在收入有限的家庭里,父母总是编织着幻想,给子女灌输逆境出英雄的故事。比如甘罗12岁拜相;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上海财经学院;某亲戚的孩子经商致富,等等。
人的嘴巴,除了吃东西就是说话。能吃的食物,需要付出劳动或货币作为代价。但是,说话就不一样了。信囗开河,可以涛涛不绝。有的话说得很在理。只是不见具体的执行步骤。
光说不做,什么也改变不了。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是,父母在子女成龙上能给出正确而具体的执行步骤吗?在每个步骤上,相应的供给和合适的必要条件,父母能配制妥当吗?
李嘉诚纵横商界数十年,首先他自己能把握得住财富,所以,他可以将这一切在儿子的身上再复制一遍又一遍。纵观国际顶级精英家族,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在家族内一代一代地复制。
富人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在子女身上多次复制。而穷人只有不成功的经历和望子成龙的愿望。不成功的模式,有几个能加持子女成功并传承给后代?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绝对的孤例,也叫小概率事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2012年至2015年时,我的上司跟我很投缘。从2013年起就反复作我的工作,叫我在武汉二环内买一套60平或40平的小户型房子,从而摆脱四处租房的游击生活。无奈家人都一致反对,众叛亲离之下,只有选择放弃听从上司的建议。在家里长辈人眼里,把有限的现金存放到银行或藏在家里,没事时拿在手上把玩一番,最安全。能按时上下班,月月有工资拿。一切都按部就班,在身为工农阶级的长辈看来,多好啊!当年,我的三堂兄见亲戚在武汉吴家山买房,手持现金近50万元,也蠢蠢欲动。在2013年时,吴家山房价也仅三、四千元一平米。无奈父母强烈反对,也只能作罢。到现在,数十万现金躺银行。老人手持银行存折时时把玩。存折在手上,放心。作为工人退休的老年人的想法,一旦病危,有现金,在医院也能少受罪!长辈们没见识过房产在当时会成为财富增长的重头戏,所以也用仅有的经验限制子女的经济活动。
2012年时,我大姨夫(连襟)想接手一间卖瓷砖等房屋装修建材的店子。他父母也是不同意,后来,在他资产过亿的舅舅的劝说保证下,才将压田的20万拿出来让他盘下店面。到2018年时,就凭这次机遇,在城内买了160平左右的大房子。车也有了。
大财靠命,小财靠勤。记得豆豆三曲部之《背叛》中的一句话总结得好: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这类人的结局,往往不会有好的下场。
遥想当年。楚汉争霸,两军对阵时,项羽把刘邦的父母绑于两军之前要挟刘邦投降。刘邦当时的处理着实让人佩服。再往前,春秋战国时卫太子获罪父王而逃出卫国。老国王死后将王位直接传给卫太子的儿子。此后,卫太子见自己的儿子当了国王,又想着回到卫国。不料,却被新国王拒于国门之外,不让他踏入卫国。
现今中国经过了40年的经济建设,开始提倡全民共同致富。但是,要怎样做,才能真正确实地全民致富呢?肯定不能直接发钱。事实证明,许多人一旦暴富后,往往会直接堕落。数据统计显示,70%的人暴富后数年会再次返贫。还有人说,等中国人囗从14亿降至6-7亿就一切都解决了。但是,参考美国,人家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和科技的盘子都比中国大,人口仅3亿,不也是穷人遍地!日本韩国也一样。
当财富和机遇上门时,你有接住财富的能力和驾驭财富的智慧吗?
全民共同致富,首要是改变人的思想。让所有人明白社会财富是有限的。必须把钱集中起来,用在具体的经济发展上面去,才是正确的选择。只有完成了经济上的造血能力和保持合理的收支,有盈余了,才是富裕的前提。当然,理论在具体的执行中,怎么才能落到实处而不走样,就又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了。
在子女从青春发育期到20多岁的这段时间里,父母与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子女的影响至为关键。20岁的年华,也是人生的精华时期。家庭内的所有成员帮助20岁的后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并有所作为,那么这个小青年就真的是实现了父祖辈的愿望——望子成龙了。
许多的底层父母,在望子成龙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精神上绝对支持,但要让父母把用于打麻将的钱和精力以及用正确的实际行动来为子女作榜样时,没有几个父母能坚持下来。普通民众,在资源上对子女没有充足的供给。在理论指导上也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过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他们的子女在盲目的条件下,只能用自己的试错来累计经验。在这种条件之下,注定了从底层崛起的人是极少数的个例。
可笑的是,越是不成功的父母,越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强加给子女。有些父母甚至会说出“只有横强霸道的父母,没有不下雨的天”这样的话来,给子女增加负担和圧力。记得易中天先生谈子女选择时,易先生会通过自己的能力搜集相关信息,总结出优劣,让子女自行选择。在各种事情上,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辅导子女的独立决策。而不是为子女全程安排一切。
从20岁到40岁,在这近20年的奋斗中,如果能有些成就,那么,日后的路自然会好走一些。男性超过45岁后,身体的各项健康机能都会走下坡路。女牲结婚生子后身体也会走下坡路。这时,如果家庭内的经济条件还得不到改善,那他(或她)也只能以牺牲自身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换暂时的经济收益了。超过60岁以后,能否健康而体面地活过80岁,就要看以前在20岁到40岁或50岁以前的这段时间的努力了。
个人的长期准备重要。但社会上偶然发生的巧合性变化而引发的红利也很重要。在80年代偶然走上教育工作的人,今天的退休金也很可观。以前教我的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多数人的退休金会接近或超过5K。如果夫妻双方都是老师退休,两人今天的退休金一个月就轻松过万。在六线以外的小镇上,这收入完全可以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这类人,如果两代人在家庭经济建设上同心协力,更容易让子女翻身。
龙生龙,凤生凤,跳蚤配臭虫,老鼠的子女会打㓊。望子成龙成凤,你为子女准备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