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教师招聘备考-奥苏贝尔

作者:锅包肉小百科

考情:单选、多选、判断。

一、奥苏贝尔

奥苏贝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后又获布兰代斯大学医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50-1974年任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1975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与大学中心教授,1978年退休为名誉教授。后开办诊所,任精神病医生,曾获桑代克奖。

二、成就动机理论

1.认知内驱力

地位:认知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含义: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关键词:认知、理解、求知欲

2.自我提高内驱力

地位: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

含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目标指向将来要从事的理想职业或学术上的成就,以便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学习期间,自我提高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或较高的排列名次。总之,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会使学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同伴中赢得优越的地位。

关键词:社会地位

3.附属内驱力

含义: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它与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区别:附属的内驱力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明显的不同。附属内驱力更多是为了获得长者的称赞,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为了得到社会中的地位。

关键词:赞许、认可

三、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非人为:如学习英语单词“Thank you”,并不知道其构成及意义,仅以汉语类似发音“三克油”表记,通过读汉语而联想英文单词,就是人为联系,而真正理解“Thank you”的结构及含义,就是非人为联系。

实质性:如学生掌握2×5=10,能确定2个5之和是10,这是表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观念(2个5之和是10)与2×5=10的新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2)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程度;(3)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程度。

奥苏贝尔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四、考题练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研究性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奥苏贝尔提倡的是有意义学习,C项正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