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皇帝是最尊贵的人,那么有没有最尊贵的房子?紫禁城就是。如果一定要细化到哪一座房子的话,自然是非太和殿莫属。明清两代,所有国家级别的大典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个礼仪在国家层面就是各种典礼,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还有任命大将军出征,都有一套庄严而又繁杂的礼仪,连皇帝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流程走。

整套仪式要好几个时辰,年轻的皇帝再怎么不耐烦,也不得不忍住。否则昏君的帽子就扣上来了。所以在中国,礼仪的重要性有时候是超过皇权的。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明清两代,皇帝的继承人选有时会发生一些异议,但只要在太和殿走完整个流程,完成登基仪式,就不会再有人质疑这个皇帝的合法性。

即使是现代,礼仪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最典型的是,即使办理完法定的结婚登记手续,新人还是会举行盛大的结婚仪式,否则这个婚姻仿佛就不作数似的。

皇帝要举行这些典礼有个共同的特点,便是人多。皇宫人员、文武百官加起来几百上千,这样才能彰显出典礼的恢弘和隆重。太和殿正是为举行这些典礼而建的超大宫殿,一座华夏最高礼仪的殿堂。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太和殿长46米,宽37米,比一个游泳池还要大。高度达到26.92米,是紫禁城里最大的单体建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从等级上讲,太和殿是皇宫里的最高等级,屋顶上的镇瓦兽有十个,这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只有太和殿能享此殊荣。

太和殿除了最高最大外,内部的装饰也是最高档次的,连地面都铺满金砖。别误会,这里的金砖不是指金子做的砖,而是产自苏州陆慕的一种高档地砖。从选料到烧制成型,需要整整两年,稍有瑕疵就被剔除,成品率很低,价格不比真的金砖低。

这种御用的金砖只能用于三大殿的地面铺设。除此之外,用于任何地方都是非法的。据说,曾有边远地区的土司想造反,派人高价收购了一些金砖铺在自家的地面上,先过一把皇帝的瘾。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太和殿是靠72根大柱支撑屋顶重量的,这些大柱最早是用西南地区的金丝楠木制成。每棵楠木都要生长千年以上才能使用。后来这种楠木越来越少,太和殿又多次重建,到了清代几乎绝迹。

于是,清朝用东北的松木来做大柱。现存的太和殿实际上比刚建时已经小了一些,就是因为没有好的木料做支撑。

北京的这座故宫和太和殿都是朱棣在1420年建成的,仿南京的故宫样式。刚开始叫做奉天殿,嘉靖年间改为皇极殿,清朝顺治时改为太和殿。

由于是木质建筑,古代的防火工作也不很到位。这座宫殿屡遭火灾,仅在明一朝,就被烧毁过四次,可谓是多灾多难,也损失惨重。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我们经常在评书影视剧等等听到皇帝在金銮殿接见大臣,这个金銮殿其实就是太和殿。不过,皇帝是不在这里接见大臣的,这里只用来举行重大典礼。

古代的早朝对皇帝和大臣来说,都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大臣们三、四点钟就要出门,五点多等在宫门外。遇到刮风下雨什么的,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还真是遭罪。

而且几百号官员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难有个结论。所以明清两代,上朝听政制度越来越弱化,皇帝们喜欢和一些重臣开小会,来商量国事。即使上朝,也一般在太和门或乾清门。明朝皇帝更有几十年不上朝的先例。

一间被各国仿建的中国式建筑,内部铺满金砖,烧毁一次重建一次

太和殿还有一个功用,即接受外国使节的朝拜。那些藩属国的使臣每年都在太和殿中向皇帝献上贡品,以换取丰厚的赏赐,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其的安全保证。

国家强盛时,来自各国的使节把太和殿挤得满满的,这样方能体现出华夏昌盛,万国来贺的威仪。一些经常来太和殿参拜的藩国,叩拜之余,心生羡慕,就在自己国内也照虎画猫,建了一些山寨版的太和殿。

朝鲜的景福宫、越南的紫禁城、还有琉球的首里王宫,都是按照北京紫禁城的式样建造的,当然规模要小得多。越南王宫里直接就有太和殿,连名字都没改。

太和殿是中华礼仪的核心场所,它是故宫的灵魂。游览故宫时,一定要好好瞻仰这座中华第一宫殿。

【参考资料:《故宫的历史》、《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