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自己愿,毕竟一些事情要看情况,否则会让你很难受。

李世民在男女之事上较为随便,因而才会有那么多关于他的风月之事。李世民虽然纳了弟妹杨妃,可他并没有动自己的嫂子,之所以不动,在于他不敢动。

千古圣君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辛酸坎坷换来万古流传贞观之治。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多数帝王夺嫡之路并不容易,他们为了登上自尊之位,不惜舍弃爱情。亲情。友情换来高处不胜寒,谁能懂得他们的无奈,寂寞。自尊之位让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的无奈,李世民为保命只能被迫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逼父退位,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儿子,接着又将两人妻妾都收入后宫,但唯一放过自己嫂子郑观音。

玄武门事变爆发时,郑观音27岁,李世民28岁,两人仅差一岁,从年龄上看,李世民有一万个理由不放过郑观音,可她为何放过自己嫂子,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郑观音16岁的时候下嫁给26岁的李建成为妻,两人相辅相成11年,感情十分不错。

古时候,皇室子弟一般在成年不久便结婚,26岁结婚的时候稀少。但从相关史料上可以查到,李建成仅有郑观音一位妻子。玄武门事变爆发时,李建成死于李世民手下,年仅38岁。

距离皇后之位仅一步之遥的郑观音,往后余生都在怀念自己丈夫李建成,从这点可以看出,夫妻关系十分不错。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郑观音容貌十分不错,在一些史料上有记载:“淑韵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正因为郑观音的极佳容貌,让李世民打上了她的主意,可郑观音拒绝了李世民,这段历史虽然没有在历史上记载,可我们从郑观音的墓志铭中可以看道:“昔有陶婴、梁寡,礼节在于衡沁。”

陶婴、梁寡是古时候著名的赫赫忠贞烈女,她们的事迹被无数人知道了她们的忠贞,郑观音将自己比作陶婴、梁寡,从中能看出其对李建成忠贞,坚决不服侍李建成外的人。从当时的情况看,唯一符合条件的只有大唐王朝现任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郑观音和李建成成婚11年,他们总共有十一个孩子,除了早夭折长子外,总共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这些孩子虽然不全是她生的,但至少有两个到三个是她所生,至于其他子女,自然要认郑观音为嫡母。

玄武门事变爆发后,李世民先后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最后逼自己父皇李渊下台,自己成为大唐新任皇帝,从而开启辉煌无比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总共杀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太原王李承宗、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等人均被杀害。

这些可都是李世民的侄子,居然能一个都不放过全除掉,从这可以看出,李世民手段有些毒辣,但他没有一点办法,毕竟若不将她们处理,有可能会威胁自己一代霸业。

李世民的手段让郑观音内心十分痛苦,毕竟这些人都是她的至亲之人,他们被杀害,身为长辈的郑观音内心绝对悲痛。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为了挽救自己受损的名声,先是将李建成追封为息王,追赠太子,谥号为隐,最后又将自己儿子赵王李福过继给李建成做儿子,李建成所做一切能看出,他在努力消除玄武门事变影响。

可这一切对于郑观音来说,都是虚情假意,完全没办法弥补自己丧父丧子之痛,所以只要李世民敢纳郑观音为妃子,郑观音绝对要想办法弄死李世民,你说身边有如此隐患换谁敢纳。

除了以上原因外,郑观音家事不可小视,这让李世民不得不重视她身后力量。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郑观音出生于河南荣阳郑氏,东汉末年,以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孝文帝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 ,唐代有十二位宰相,其中郑温三子后裔位列禁婚家“七姓十家”。

从这点可以看出,郑观音家族力量十分强大,李世民若将其得罪,有可能会让自己的政权不太稳定。李世民当初杀李建成和他儿子是迫不得已,可如今要拿自己嫂子郑观音,若没有一个好理由,必然和荣阳郑氏交恶。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朝廷局势必然出现危机,李世民刚当皇帝不久,稳定局势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他不会对郑观音下手。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李世民纳杨氏为妻,主要在于杨氏年轻,才18岁,还有就是杨氏和秦王李世民关系不错,但和丈夫齐王李元吉关系不佳,这让李世民有了纳杨氏为妾基础。

因为这层关系存在,杨氏在李元吉死后被长孙皇后寄养在自己府邸,后期无意间和李世民相见,杨氏在看到李世民后,请求李世民赐死自己,李世民看着美人求情,这让其内心产生动摇,对她一番宽慰,请她来到东宫和自己一起生活,就这样杨妃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李世民迎娶杨氏在于其没有为李元吉生过孩子,而且还有极佳的容貌,这让李世民没有放弃的理由。杨氏选择李世民再简单不过,毕竟李世民是未来的皇帝,自己 委身于他可以确保后半生安宁。李世民成为皇帝后,将发妻长孙氏立为皇后,杨氏成为自己的嫔妃。

李世民看重杨氏,还有另外一层企图,那就是拉拢杨氏背后的家族。

杨氏是隋观王杨雄侄孙女,这层关系的存在,才会让李世民产生迎娶杨氏的想法,毕竟杨氏所代表旧隋皇室,没有曾经的荣耀,可他们家族力量依旧存在,李世民刚登基不久,需要和各大家族搞好家族,拉拢杨氏家族自然是李世民稳定朝局方式之一。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迎娶弟妹的事情在无数有识之士面前依旧不太好,毕竟在多数人认知中迎娶自己弟媳是在有伤风化。

可实际上,这种事情要以民族来看,毕竟每个民族对于婚姻上的认知都不一样。

北方游牧民族觉得女人注定是男人附属品,因而家族里有男人去世后,他的兄弟就可以接受他们妻妾,从而确保他们能在恶劣草原环境中活下去。

这种做法可以让那些刚刚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条生路,毕竟改嫁给陌生人,不如直接嫁给丈夫家族人,这样能确保自己生活会好一些。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但这种情况不适合汉族,毕竟太伤风化,也让无数人没法接受,所以只能在少数民族中存在,毕竟他们人口少。

李世民之所以敢这样做,在于他身上有鲜卑人血统,也就是说李世民不是个纯正的汉族人,因而他在做这个事情时候,觉得将自己嫂子、弟媳收入后宫十分正常,毕竟在他眼中,女人就是财政。

杨氏既然没生过孩子,他的父亲、丈夫、兄弟、孩子都去世了,那自己是不是也有资格继承。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所以,李世民纳杨氏为妃这件事情,我觉得还算正常,不算污点,毕竟他血统中确实有鲜卑族血统,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事情时,不要采取有色态度。

杨氏在跟了李世民后,为他生下了儿子李明,李世民对此很高兴,将其升为嫔妃,同时在长孙皇后去世后,还打算将其册立为皇后,只不过他的举动遭到魏征反对。

《新唐书·列传·卷五》:“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征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乃止。”

魏征认为如果将杨氏立为皇后,有可能会影响朝局不稳,希望陛下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从魏征劝解中可以看出,他从头到尾没说杨氏是李元吉的妃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并没有伤及皇帝自尊。李世民觉得魏征说得有理,所以他没有立杨氏为皇后。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我们再来说说李建成妻子郑观音,在其拒绝李世民要求后,没有受到相应报复,反而活到77岁,从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自己兄弟妻女没有报复,让她们自由自在活下去。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