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大约五年前,安迪-里德系的教练们将RPO(传跑选项进攻)从大学普及到职业,马霍姆斯无缝衔接进入职业体系、尼克-福尔斯和特鲁比斯基都享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虽然这种配合并没有什么问题,除了裁判要盯着进攻前线,判断他们是否有掩护超过一码的犯规以外。问题在于,我们对解释每种RPO不同之处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以及在何时何地使用RPO。

首先,观众和分析师从RPO中的传球进攻能获得某种审美满足感,这使得我们很容易认为RPO的常规操作类似于某种假跑真传或是快速传球。当然,以这种方式理解RPO有好处,从海豚进攻就能清楚看出这一点。海豚在RPO的传球使用量领先全联盟,他们的RPO传球领先第二名18档传球尝试、200+码。根据全方位的数据统计,海豚的RPO效率同样也是联盟最佳。图阿-塔奥维洛阿已经成为了联盟最好的RPO四分卫,可很难说这是褒还是贬。

解答谜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查看海豚在RPO传球中的平均传球纵深。本赛季至少使用25档RPO传球的13支球队中,海豚的传球纵深5.4码领跑全联盟,比第二高的比尔几乎要多出一码。slant路线(29%)、fade路线(20%)和flat路线(18%)合计要占到海豚所有RPO路线里的三分之二,但仅占其他31支球队RPO路线的36%。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从功能和理念上讲,海豚使用RPO传球的方式与其他球队有所不同——本质上是掩盖他们路面进攻羸弱的事实。本季前13周,海豚的冲球均码3.3码联盟倒数第二。考虑到RPO这类快速传球对于进攻前线的要求没有直接后撤步那么高,海豚利用这招更好地保护四分卫避免施压。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除了传球,RPO的另一个维度是冲球。从视觉上看,RPO中的交递球给跑卫,似乎是对于对方防守组的一种退让。然而,对于许多球队来说,由于四分卫阅读了对方线卫的动态,所以一旦线卫协助防传,那么四分卫就会交递球给跑卫,攻击对手的薄弱区域,或者说是让无人掩护的防守者远离攻击点。RPO冲球使用率前五的球队——红雀、酋长、无名、包装工和老鹰——在使用这类冲球时,冲球均码均超过了4码,其中四支球队在遇到擒抱接触前的码数超过总码数的三分之一。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尽管这五支球队在跑卫和进攻前线的能力各不相同,但在进攻设计的相似性同样可以用RPO传球的平均纵深来解析。这五支球队的平均纵深都不到三码(其中两队的均码都不到一码),而且只有酋长在这五队中中尝试了50次以上的RPO传球。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外接手屏风短传(通常是泡沫屏风)占这五支球队路线的38%,这表明这些球队正在使用RPO作为路面进攻的延伸。进攻前线做垂直掩护到第二层,让对手以为进攻组要走路面,而且他们也没有外接手跑slant路线挑战更深的窗口,最终变成一次外接手屏风。

五年前大热的RPO,未来还有前景吗?

虽然RPO无论是收球传球,还是交递球给跑卫,我们能看出这类进攻的欺骗性和多样性让众多球队能玩出花来,可职业赛场防守者天赋和个人能力太过惊人,时常能用个人能力弥补RPO中的判断失误,这使得RPO很难作为一支球队的“主菜”,只能作为“配菜”使用。出于这个原因,遗憾的是,RPO在未来五年内不会有太多的进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