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中,1955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先后在人民军队中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和军官薪金制这三大制度,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后来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年,有1000多名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后来称他们为开国将帅。有趣的是,这其中约有10%的将领是原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共有159人。给之前的“敌人”大量授衔,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恐怕也是一个奇迹。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这159名起义将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曾经和我党指挥的军队兵戎相见,也曾经在抗日战场上和侵略者进行过殊死搏杀。然而,当他们看清蒋氏政权所发动的反动战争的本质后,毅然顺应历史潮流,弃暗投明,既让百姓免遭战火涂炭,又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因而,他们都是解放军的有功之臣,他们被授予各级军衔是实至名归。

这159名将领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3人;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韩练成、孔从洲、曾泽生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有魏镇、白天、邓兆祥、廖运周、张世珍、王启明、白天、林遵、刘善本等。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这些将军中,最英勇善战的有3人,其中有2人是抗战名将,有1人在朝鲜战场打出了威名。

第一位是发起绥远起义的董其武上将,他是傅作义将军的得力战将。早在1933年,时任团长的董其武即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坚守主阵地,抵抗了日军的七次进攻;1936年冬,董其武升任35军的两个主力旅——218旅旅长,率部跟随军长傅作义参加了著名的“百灵庙大捷”(又名绥远抗战)。此役毙敌近千人,俘敌4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晋绥军仅伤亡300余人。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董其武率218旅收复商都,毙伤敌伪330余人。随后,转战晋西北,参加绥南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到了1940年,董其武因战功卓著升任暂编第4军军长,两年后,接任傅作义的第35军军长。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董其武带领这支部队,参加了安北、东胜、河西、哈叶壶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不愧为抗战名将。

如果说董其武是国民党的“杂牌”将军的话,陈明仁则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是国民党军中公认的英勇善战的将领。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陈明仁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在第二次东征的惠州攻城战中,陈明仁担任敢死队,并手持大旗第一个率先登上城墙,获得蒋介石的赞赏,庆功会上,蒋介石亲自发布命令,吹号、举枪,向陈明仁致敬。30岁时,陈明仁已经是第80师的中将师长了。

1938年,陈明仁在九江保卫战中,率预2师6000余官兵猛打硬拼,在伤亡2000人的情况下坚持不撤。参战的9个师中,预2师唯一完成任务,受到蒋介石的嘉奖。桂南会战,陈明仁率预2师一直在昆仑关孤军奋战,顽强坚持一个星期。当时,在日本军中曾传言:杜聿明没有陈明仁厉害。在1944年的滇西抗战中,陈明仁更成为远征军的王牌战将,指挥71军攻克回龙山,扬名中外。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陈明仁抗战内行,当然内战也“内行”。1947年,陈明仁守四平,解放军伤亡万余人仍未将其攻克,甚至致使他的对手——黄埔四期的“师弟”林总司令一段时期内攻坚的信心不足。当然,陈明仁最大的业绩还是在1949年8月,与程潜等率部通电起义,为和平解放长沙作出了杰出贡献。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中,曾泽生中将也英勇善战,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卓著战功。曾泽生是云南永善县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任国民党60军的团长、师长、军长,曾血战台儿庄,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1948年,曾泽生率部在长春起义,所部被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继续任军长。

来自国军的开国将军,哪3人最英勇善战?有两人是抗战名将

1950年10月,曾泽生率5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第三次战役,50军在碧蹄里地区,击破了美25师一个营的阻击,后又全歼英军皇家重坦克中队,毙伤俘敌300余人。在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中,50军背临汉江,继续阻击攻势不减的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耳其1旅,苦战50多昼夜,毙伤俘敌1.1万余人。回国后伟人接见曾泽生时说:“你们打得不错啊!”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著名作家关河五十州的《大授衔 1955年授衔真相 战神们的铁血战史》,这是作者真实解读中共战神及中共党史的又一力作。该书仅售45元,元,推荐大家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