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前言:

眼下很多人反思淞沪会战的时候,多把日军的武器装备先进,作为主观原因阐述,实际上日军胜利,主要在两大战术的运用上非常成功,但是也不是无懈可击,在用兵问题上,日军实际上有个大破绽留给了国军,国军一度甚至有机会取得胜利,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因为指挥的问题没有抓住,白白浪费!今天笔者就淞沪会战的问题,和各位读者聊聊,一家之言,还请专家多多指正,

一、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的运用,大迂回与登陆突袭!

早在“一.二八”事变的时候,日军曾经就对上海驻军的攻坚作战非常不满,由于伤亡过大,战后日军对进攻上海的作战策略,做了很大转变,从强调正面进攻,转而变为迂回战术与突袭战术相配合。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淞沪会战爆发后,根据战前策略,日军第3师团迂回国军侧翼,从张华浜展开突袭登陆战,防御该地的国军警察总队力战不支,随后国军急忙调派二个团的兵力(87师和教导总队各一个团)做第一次反击,没有成功!接着再次派出两个旅(87师和36师各一个旅)发起反击,也未成功,至此日军第3师团实现突袭登陆战计划。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几乎同一时刻,日军第11师团在上海石洞口,川沙口区域展开登陆作战,由于防御川沙口的骑兵连不战而退,日军顺利登陆并攻占罗店,但是进军中遭到国军56师顽强抵抗,不过很快国军11师收复罗店,但是石洞口登陆的日军已经兵临宝山,由于日军的海空优势,造成国军反击失利,日军第11师团也登陆成功。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日军3、11师团的迂回突袭登陆战术,直接完成了日军从上海北侧,攻击国军左翼的战斗目的。接着日军在杭州湾的再次登陆成功,又可以从南面迂回上海,威胁国军右翼,加上正面攻击的日军,一下子让国军陷入三面受敌的境地。至此,国军防御体系被基本瓦解!

二、淞沪会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

实际上日军也并非无懈可击,日军的弱点在于低估了国军的反击力量,企图用少量部队取胜,实际上如果国军能够在日军增兵之前,下定决心,利用国军兵力优势,吃掉驻扎上海的一万多名日军是不成问题的,坏就坏在国军上层指挥的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让日军有机会多次增兵。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在随后的战斗指挥中,尽管国军基层将士浴血奋战,但是因国军指挥部门消极防御,不能发挥兵力优势,战法上采取强攻突击,正好中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设想下,如果能够集中优势兵力,避开多路日军进攻,采取逐个收拾的战法,战局也许会更好。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再者,国军部队中央军与非嫡系部队的配合协同,也是一大难点,接防部队未到达,换防部队提前撤退,导致不能给予日军反击的情况,屡屡发生!

此战国军败在指挥,非兵之过!日军胜在两大战术,破绽也多!

三、淞沪会战的得失

发生于1938年8月13日的淞沪会战,长达三个月,面对中国军队的殊死搏杀,日军不得已多次增兵,几乎涵盖所有主力,总兵力达到二十二万,伤亡达到9万之众。反观国军,尽管损失巨大,但是也通过战斗,给予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工业城市南迁的时间,为日后反击日军保存了工业力量!

向淞沪会战为国牺牲的烈士致敬!向解放军、志愿军烈士致敬!你们都是为了中华民族尊严牺牲的烈士,你们的英魂将永远护佑着中华大地!永远接受后辈无限的敬仰与爱戴!中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