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一代贤臣姜子牙,数朝将相齐效仿。提到姜子牙,就是赫赫有名的兴周灭商、扶姬覆纣,江边独钓静待时机的智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老者。作为一个修道之人,姜子牙修仙可谓异常坎坷。

在《封神榜》作为第一角色的他,在神魔小说的描述中堪称榜首。苦行几十年,道行却意外地没有增进,引人嘲笑非议不说,又寄人篱下郁闷惆怅,最后被师傅赶出师门。机缘巧合之下,姜子牙得到一个代天封神的任务。本是转运的开始,不想卷入一场仙途争斗之中。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姜子牙一路上,先后见着了九龙岛四圣、三代弟子、元始天尊,九龙岛四圣可说是仙界出了名的混混组合,没事就吃点白饭,姜子牙前去,九龙岛这里鱼龙混杂,办个事办不成,开打也没有数,打不过,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管你有什么大仙在背后撑腰,姜子牙机智的避开了这些阻碍。

但这仙界记载,到处有人说风凉话。结果仙途走不成,走上了仕途。人间走一遭,姜子牙主持封神功成圆满,一代贤臣,能过天伦之乐。但是不免引人唏嘘嗟叹。在真实史料记载中,姜子牙是齐国开国君主,兵家祖师,有武圣之称。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古稀之年,垂钓于磻溪(和神话故事里差不多)时遇到姬昌先生,随后入仕途辅佐周文王、武王达成理想,平定天下。相比神话中的姜子牙,现实中的他也丝毫不逊色。

我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中,最乐于谈论的莫过于灭商以前的姜子牙。神话,权力的争夺战,都是津津乐道的。但是说起灭商之后,周王封齐,春秋的齐国始祖,却鲜少有人询问。姜子牙成为齐国君王后,打理齐国诸事风调雨顺,兴修水利,解决了百姓最重要的生活难题。国家强盛,齐国很快步入了同皇室同样尊贵的王者时代。吹完一波姜老爷子,我们正式开始这次的话题。姜太公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人物,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老者形象,而是一个能够运筹帷幄、隐身高堂的一国之君。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权力诡谲处事巧妙,更有君王处世风范,他曾经在决断中斩杀令人敬畏的名士。这里有一个故事。齐国建立,华士来到齐国定居。话说他不求功名,每天只是辛勤劳作,躬耕陇亩,但是他才华出众,与人交谈颇有心得,在街坊皆有美谈,说他道德品质高尚。

古时候这样的名士不难见到,比如庄子、许由、严子陵等人都是其中的典范人物。他们在名利场中是一股清流,不追求功名利禄,不求闻达于诸侯,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勤于耕作,是人们纷纷称赞的、流芳后世的追求人物。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不看重金钱权贵,对高官权贵总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敢于抨击时事,是后来典型的批判家。楚国国相曾经拜访他,庄子只是回答:“于高堂明镜,不如错入泥潭之龟。”(许由洗耳朵,结果被巢父指责把水源给搞脏了,牵着牛到上游饮水)

许由曾经拒绝过尧让位给他的请求,尧在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我不要求您当首领,你当九州长官怎么样呢?”许由却马上跑去颍水边上洗耳朵,正巧路遇另一位名士巢父。在此前听说尧也想让位给巢父,他为了拒绝直接逃跑了。原本牵牛过来喝水,当知道这个事后赶忙说:

“你在这洗耳朵,岂不是要脏了牛的嘴!”于是牵着牛到上游去喝水了。您看看,在他们眼里,官场权力就是碰不得的污秽东西!同样的,严子陵作为汉光武帝的旧识若想做官易如反掌,在得到光武帝的邀请,他没有接受。“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在当时有一首《击壤歌》,精彩的展现过去隐士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是美好的,是自由的,是没有东西能够阻挡的,他们就是古代的隐士。用西方的诗歌来说就是

“不自由,毋宁死!”在古代的小农经济中作为自给自足的践行者,他们以自己是一个农民为骄傲。再回来说到那个名士华士,名声大了就有人称赞,姜太公也同样听说了他才华出众,品德高尚,于是便想请他做官。

派人前往家中邀请相会,不前往赴约,姜太公便命人杀了他。“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可谓情理之中。姜太公这一杀就引来人们非议,甚至连周公也责备姜子牙说:“华士是你们齐国的高士,他不愿效力就算了,为什么要杀了他呢?”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姜子牙表示:帝力于你何有哉?帝力可以杀死你!)

被周公问到话,姜太公是这样解释的:“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旌之以为教首,一国效之望谁与君乎?”

意思是说,如果说这个人不向天子低头,不与周围的官员交好,难道我还要求他成为同行的伙伴吗?这样的人就是上天抛弃的人了,我先前再三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出来,不懂得遵守君王的规矩,违背君王的意愿,是忤逆你的逆民,是逆民就应该被杀头。让齐国百姓看看,谁才是这里的统治者。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一说就能明白,姜子牙的权利受到威胁,受到威胁就要防范,杀华士只是杀鸡儆猴,拒绝有人再出现这样的忤逆之举。这就告诫其他的隐士:没有生命什么都是胡扯,即使名声在外也不能没有规矩。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对于华士这样的人,韩非极力谴责,认为君主一定要将他们处以重刑)生死大过天,姜太公这件事为什么要选取死刑,直接处理没有接见的华士?姜太公那时初入齐国,新官在任最忌言,又是迁都齐国到处喜欢与士人作对,并以此为荣的华士,该如何处置,关注君王言行是非的重点。处理华士,看谐音同画师,杀他确有其人,当时齐国初建,又不免令人想到选秀。画家的影响很大。关系到选秀的规范,官员的处事,甚至涉及宗嗣问题。恰好这华士给了一个拒绝君王的借口,姜太公高兴都来不及,马上就把华士登上了黑名单。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同样的案例也出现过,姜太公的黑名单上可不止一个人。《韩非子·外储说上》记载着另一个名士狂矞,“东封于齐。海内有贤狂矞,太公望闻之往请三却马于门,而狂矞不报见也,诛之。”姜子牙请他出山,听闻其名前往家中拜访,狂矞不与相见,意思就是姜太公妄想和他见面,姜子牙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杀!

韩非子还借用姜子牙的言辞表达了君主对隐士们的普遍看法:名士不向天子臣服,那就是眼里没有主上;他们不与诸侯结交,那皇帝分派任务就没有办法决断;他们若是官也不愿做,自给自足不求他们保佑,那就更不能依靠赏罚来命令、约束他们。

你说这样的人,偏偏名声又不小,很多老百姓喜欢他们,效仿他们,这是为了让帝王喝西北风?齐国名满天下,闲士来往纷纷,好马不多,但是不缺。如果一个人不能为我所用,做事处处与我为难,不如铲去,否则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战国时期的赵威后就深刻认同姜太公的做法,当她接见齐国使臣时直接夸赞齐国人才:对钟离子、叶阳子,孝顺标兵婴儿子(这姑娘姓北宫,叫婴儿子)等道德模范大力称赞。在提及隐士於陵子仲,老太太是这么评价的:"为人上不臣王,下不治家,中不索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这人既不能明示自己的忠心,也不做事为民分忧,对君王任用没有自己的主张,这样一个有名气却毫无作为的家伙为什么不杀他了事!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当上齐国国君后姜子牙变得心狠手辣,对有功之人赶尽杀绝

名士虽名士,匹夫尚且知道为民本分,责任也一样需要与能力相称。我们和华士在生存权利上没有可比性,相比古代的严苛,刑法不懂一下眼皮子,现代社会中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是没有绝对的极端的处罚的。自由言论的社会中,每个公民可以合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联网的发言会受到社会监督,犯法了一般禁言就算是解决了纷争。这就表现了我们当下社会的优势所在,对个体的尊重,个体价值观念的尊重,现在的穿越剧很多想表达的就是这一点,窝在家里基本就是犯事的象征,在过去可谓是“步步惊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