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日军根本搞不懂对面的中国军队怎么如此强悍

1932年1月28日午夜,蓄谋已久的侵华日军,再次照搬了当年对付东北军的那一套,在其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的指挥下,兵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企图通过一次闪电战,彻底打垮中国军队,为全面侵华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但是令盐泽幸一没有想到的是,驻防上海的中国19路军,不仅没有像其设想的一样一击即溃,反而发起了最猛烈还击。日军对19路军阵地和上海民宅、商店进行了覆盖性轰炸,步兵在炮火和20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了4次总攻,但均被我军打退。闸北、江湾、吴淞等地的“市街到处起火,火焰漫天,战场极为凄惨。”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19路军总部在接到日军发起进攻的报告后,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当即下令“坚决抵抗,誓死不退!”并亲自赶往前线,建立临时指挥部,同时命令后方部队迅速向上海推进,必须挡住日军的攻势。

进攻上海的日军显然是寄希望于一战功成,没有丝毫保留实力。日军战机从“能登吕”号航空母舰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进行了无差别轰炸,使城区成为一片焦土。而面对日军横冲直撞的装甲车,缺少炮火支援的19路军将士只能以集束手榴弹进行拦截。同时组织敢死队,以潜伏手段近距离炸毁装甲车。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一度计划几个小时结束战斗的日军,却在猛攻1天后全无战果。其进攻北站及天通庵车站的部队还遭到了我156旅的反击,仓皇败退,连自己的陆战队司令部都被19路军攻下,可谓颜面尽失。吃了大亏的盐泽幸一跟手下说“这支中国军队过于强悍。”

第一次进攻吃了败仗,日军只能假意接受国际调停,暗地里却竭力增兵,以求再战。1月30日到2月2日,日军10余艘军舰、30余架战机,3000余人的陆战队抵达上海。

换了四任主帅,损失近万人,日军也知道这场仗不能再打了

2月3日,日军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再次进攻闸北、八字桥。结果接连几天下来,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全部受挫,进攻吴淞的日军甚至在水里就被打退,登陆的机会都没有,还被19路军高射炮打下了一架战机。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窝囊的盐泽幸一撤职,调回了国内,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将接替了他的总指挥职位。2月8日拂晓,野村吉三郎率领手下扩充到万人的海陆空军,声势浩大地进攻吴淞,结果大败而归。

盐泽幸一不中用,野村吉三郎更是难堪,败报一封接一封传回东京,送到天皇手中。2月8日,日军第2次大规模增兵,第9师团驰援上海。日军总兵力达到3万,野战炮70门,飞机60余架。第9师团植田谦吉成为第三任战场指挥官。

植田谦吉在进攻前,还非常“绅士”地给19路军下达了一份“最后通牒”,让他们尽早撤退。而蒋光鼐、蔡廷锴看到最后通牒后,直接下令前线部队对日军阵地猛烈开炮,告诉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回应。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在战术上,植田谦吉比他的两位前任更加讲究,命令部队中央突破,两翼卷击,一路围攻吴淞,一路合围闸北。结果进攻闸北的日军机械化部队,被地雷阵炸的死伤惨重,还让我军的反冲锋俘虏了少佐及士兵数百人。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被19路军敢死队潜水炸伤,以致日本国内闻讯震动。

2月23日,日军第3次增兵,第4次换将。白川义则大将接替植田,率领11、14师团和100余架飞机支援淞沪。日军总兵力达到9万,远高于防守上海的5万中国军队。3月初,日军偷袭浏河登陆,双方进行了一场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因为侧、后方均受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

而此时的日军,却也没有想着继续推进,而是想方设法让双方回到谈判桌上去解决问题。这场战役,罕见地用起了“人海战术”的日军,没有讨得半点好处,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停战,从其他方面争取一些“实惠”。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军队和日军的第一次全面对抗,它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激发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情和决心。

而经此一役的日军,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33天的血战,4换主帅,损失近万人,日军唯一想弄明白的,就是对面的阵地上的19路军,为何如此强悍?这远远超出了他们以往对中国军队不堪一击的那种印象。

客家人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忠义善战的热血

1932年底,日军外务省情报部在深入研究19路军在淞沪抗战中的表现,得出了最后的答案,“19路军的顽强抗日思想,根源于客家族群天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传统的排外精神。”他们还特意出版了一本帝国领事馆编写的《广东客家民族的研究》一书,将其下发军队,让日军务必重新认知这个曾经的对手。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几次大的历史动荡时期,都有南迁的汉族一脉融入了客家体系之中。因为身处偏远的岭南之地,客家人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所以也被称为“最纯正的一支汉族人”。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同时客家话的语言中保留了大量文言文字眼,和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所以客家话也被认为是古汉语文化的活化石。

而对于客家人的评价,还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好战”。客家先民即是岭南,留戍的武卒,血统里流淌着勇武的血液。之后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也曾数度迁移,常举族而居,建立土楼以防土匪袭扰。客家土楼坚如堡垒,闻名天下,这也体现了客家人骨子里的顽强的抗争精神。

血战33天,撤换3位主帅,日军硬是被客家人打回了谈判桌

而在历史上,客家人也以血性勇敢和敢为天下先而知名。从宋末抗元,明末抗清,再到清末抗日抗法,客家人都体现了忠义为国,义无反顾的精神。太平天国运动更是完全以客家人为主体发起一场农民起义运动。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以客人居多的19路军,更是将忠义善战的特点完完全全展现到了外敌面前。日军曾坦言到“客家人在精神上十分团结,富于爱国心和斗争心,无愧于中原民族的骄傲。”

同时日军情报部还分析到,客家自身的团结,也让他们组建的势力,足以左右中国革命未来的局势。包括在淞沪名震天下的19路军,还有陈济棠、张发奎等人的部队,包括在海陆丰、潮梅地坚持斗争的红军也有相当多的客家子弟。

能让日军花费如此大的心思来专门研究一支民系,足以体现出客家人在抗日战争建立的不朽功勋。而从大的方面来看,客家人又是整个中华民族浴血抗战,誓死保家卫国精神的一个缩影。在外敌面前,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民系之分,更没有人与人之分,有国才有家,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自发拿起手中的武器,给予侵略者最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