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作者:静知视界

12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拜登已提名梅格·惠特曼出任美国驻肯尼亚大使。如果一切顺利,梅格将接替肯尼亚临时代办埃里克·尼德勒,结束该大使职位空缺近两年的状态。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梅格是美国知名的商界女强人,曾获《财富》杂志颁发的“美国最具权力商界女性”称号,此前曾担任eBay和惠普的CEO。2010年,梅格以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竞选加州州长,失败后,她决定曲线救国,成为了民主党的大金主。

在2016和2020两届总统大选中,梅格分别给希拉里和拜登捐了款。去年,她向拜登竞选委员会捐赠了50万美元,顺利“买下”了这个驻外大使的肥缺。

美国的驻外大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总统直接任命,只要通过参议院投票,就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权,只受总统约束。一种从专业外交人员中选拔,由国务院提名,不对总统个人负责,二者的人数比例是3:7。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总统上任后,有权换掉所有大使。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于是,就有了美国政界这个不成文的传统,总统能直接任命的大使,往往用于回报金主。驻外的地点遵循“论功行赏”原则,对总统当选贡献越大的人,越容易被分到油水多的国家。

之前还有传言说,拜登要提名奥巴马出任驻英大使,原因是奥巴马虽然没出钱,但作为前BOSS,也出面给拜登拉了不少选票。

当年,奥巴马本人也亲自任命过不少驻外大使,一个个的都巨有钱。后来特朗普搬到白宫,立马宣布,要把奥巴马任命的大使全部换掉。他自己任命的那些大使,更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其中有一个名叫冈特的,那真是刚得不行。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2019年5月,冈特前往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就职。可能是受不了当地寒冷阴郁的环境,去了没多久,这位大使就得了“被迫害妄想症”,整天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吃不下睡不着。

尽管大家都说不会有危险,冈特还是向美国政府申请特权,允许他在冰岛持枪,出门必须乘坐装甲车,穿防弹背心。去年2月,冈特回美国开会,之后就一直以疫情为由赖着不走。要不是蓬佩奥出面劝说,估计这老哥现在还没走呢。

冰岛政府气的不行,却又无可奈何,就是因为控枪严格,我们的社会治安才这么好,冈特这种任性的做法,是对我们的侮辱,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大使。冈特不以为意,我可是总统亲自提名的,有本事你去跟特朗普告状啊。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现在这位梅格,也差不多,只是她捐的钱少,只能去非洲、拉美这种穷地方了。但这并不代表肯尼亚大使这个职位含金量低,肯尼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数矿藏处于未开发状态。在那开个矿业公司,也是稳赚不赔。

正如美国一位政客所说:“大使职位是一种珍贵的奖品”。

至于美国政府,为什么专门卖驻外大使这种官位呢?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驻外大使再能折腾,祸祸的也不是美国人民,国内感知力相当弱,不容易引起公愤。而买到大使位置的富商们,就去小国享受王侯般的待遇了,地位跟土皇帝差不多,顺便还能把生意做到国外去,简直是一本万利。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多年来,美国一直自诩为“民主灯塔”,表面上看,说的是人民有自由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实际上,金钱政治才是美式民主的底色。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前几天说了,本质上讲,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它直接受控于金钱。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赢得国会选举的人中, 91%是因为拿到了更多的“政治献金”,这些钱大部分都来自于富豪、工会和大型企业,他们花大价钱让这些“民意代表”增加曝光,从而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

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废除《两党竞选改革法》,允许企业或组织无限额捐款。2014年,个人捐款上限也被取消,“金钱政治”变得更加光明正大,将美国进一步推向了富豪治国的深渊。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以2020年大选为例,整个竞选过程一共花费了66亿美金,这是个什么概念?2017年法国总统竞选期间,马克龙的总开销约合187万美元。特朗普和拜登花的钱,可以供3529个马克龙当上法国总统。

算上同期国会议员的开销,金额更是达到恐怖的140亿美金,要知道,马尔代夫2020全年的GDP才37.57亿美元。这其中,只有一半来自于普通选民的小额捐款,其余都是大金主捐的。

拜登的金主大多来自华尔街、硅谷、教育领域、律师事务所等,捐款最多的就是彭博社老板迈克尔·布隆伯格。他在竞选之初就承诺过,要狂砸一亿支持拜登,最后承诺兑没兑现不清楚,反正明面上的账务兑现了5600万美元。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同时,布隆伯格还利用自家平台,为拜登大力宣传,甚至自掏腰包帮罪犯交罚款,让他们给拜登投票。这位大佬一开始还想自己当总统,前后花了7亿美金,后来发现自己人缘不行,才及时止损,转战幕后。

第二、三名分别是唐纳德·萨斯曼和詹姆斯·西蒙斯,俩人都是对冲基金大佬。这里要重点讲一下西蒙斯,这人可不一般,是拜登的多年老友。他创办的文艺复兴科技,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300亿美金。其中最著名的大奖章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6%,远远超过股神巴菲特的对冲基金,至于这么高的收益是怎么来的?拜登心里估计最清楚了。

西蒙斯作为民主党长期金主的资历,比梅格还要老。2009年退位之前,他都是通过公司捐款,退位之后,还要坚持以慈善家的身份自助捐款。仅在2020年,西蒙斯就给民主党捐了200多笔赠款,其中用来资助拜登竞选的金额高达700万美元,是真爱没错了。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除了这些商业大亨之外,文艺界也有不少大佬给拜登捐款的。比如拍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这些巨作的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八次获得艾美奖的动画片《恶搞之家》的导演塞思·麦克法兰等人。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金主,还有一大部分献金来源于匿名捐赠的“暗钱”。据彭博社报道,拜登在竞选期间,一共收到1.45亿美金的暗钱。这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大概是真心相信拜登能让美国变得更好吧。

只可惜,拜登让他们失望了。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华盛顿国家广场竖起70万面小白旗,突破一百万大关指日可待。阿富汗撤军再度上演“西贡时刻”,仓皇逃窜的美军成了全世界的笑话。疯狂印钞放水,非但没有解决经济困境,通胀反而屡创新高。

美国买官卖官真相:花50万美元买个驻外大使,是种什么体验?

一般来说,总统上台之后,是要为金主们谋取利益的,钱不能白花。拜登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啥具体行动回报金主爸爸,反而因为没钱搞基建,想要从富豪们身上拔毛,增收富人税,这下可捅了大篓子了,世界首富马斯克第一个就不答应。

眼看着明年中期选举马上就要到了,拜登只能屈服于资本,除了梅格,另外一位商界女强人米尔斯坦也被提名为驻马耳他大使。至于参议院的共和党议员给不给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