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非常清晰脱俗,看起来像是武打片,但是动作非常快,快得看不见出刀,只是刀光一闪,胜负已分。这部电影就是1991年上映的《双旗镇刀客》,何平导演。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讲的是小刀客孩哥来到双旗镇寻找指腹为婚的小媳妇。未婚妻好妹和她开客栈的父亲瘸子对孩哥非常冷漠,但碍于情面,留他当了客栈的伙计。一天,“一刀仙”的胞弟二爷在客栈喝酒,看上好妹欲施强暴,孩哥挺身而出杀死了“一刀仙”的胞弟。“一刀仙”闻讯赶来,为弟复仇。孩哥吓坏了,准备逃走,但是被村民拦住了。孩哥准备请大侠来帮忙,但是关键时刻,大侠没出现。一刀仙和孩哥决战,没想到孩哥一刀就结果了一刀仙,一战成名。
大侠过招,两人相对而立,怒目而视,不急于出招,但是一旦出手,即是杀招,一招毙命,绝不拖泥带水,这是在古龙小说里才能看到的情节。没想到,武侠电影,还可以这样拍。你看这娃娃,穿得破破烂烂,甚至还在流着鼻涕,面对一块肉,闭着眼睛思索,忽然睁开眼,伸手拔出双刀,奋力一击,就那么一下,肉块瞬间分为两半。这一刀,虽然没有亲眼所见,却给人无限的遐想,让人在脑海中自动完成这一刀。
说是武侠,其实这更像一部美国西部片。大漠,荒凉的小镇,小酒馆,骑马的刀客。孩子用的双刀都像左轮手枪一样挂在腿上。那一刀毙命,看起来跟一枪放倒对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它又比西部片高级,因为它有中国的侠义在里面。西部片往往是报仇或者是警察抓坏蛋。本片里的孩子却是为了镇上的百姓,留下来,为民除害。这是一种行侠仗义之风,让人不由得心生佩服。
本片没有飞来飞去,没有快意恩仇,镜头非常简洁,对话也少的可怜,就是这种大写意的简洁,反而跟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
电影中的孩子,三刀奠定了自己的刀客地位。
第一刀,孩子来找媳妇,女孩和他爹都看不起他,觉得他没什么用。女孩爹拿着斧子砍马肉,怎么都砍不开。孩子要自己试试,却不用女孩爹的斧子。他凝神运气,用气带起刀,一刀劈下,马肉瞬间断为两段。这一刀,让女孩爹和女孩明白了孩子的地位,这是为自己价值,为自己尊严而出手的一刀。
第二刀,女孩在酒馆被一刀仙的兄弟欺负,其他喝酒的都吓跑了。但是孩子没有跑,还出刀救下女孩。两人就那么相对,一转身的瞬间,流氓走出来,走了几步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这一刀是路见不平一声吼,是拔刀相助,是为了媳妇,舍生忘死的一刀。
第三刀,一刀仙来复仇。孩子留在镇子上准备跟他决战。其他村民都吓得不敢动,女孩爹冲上去拼命,被一刀仙一刀杀死;铁匠也冲上来,也是一刀被杀死;酒鬼也想拦住一刀仙,仍然被杀。孩子虽然也害怕,但是没有退缩。孩子跟一刀仙,相对而立,双目圆睁,一阵风袭来,孩子看准时机,真气带起刀,瞬间出手。一刀仙收刀,转身往回走,还不忘问一句,你跟谁学的刀,然后跪在地上死了。这一刀,是为全镇行侠仗义,是血性之战,是为民除害的一刀。
你看,简单的一招,同样的手法,还拍出了层次感,还带着回味无穷的感觉。就是这种武侠跟西部片相结合的手法,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就是有着一股不一样的味道。看着平淡无奇,但是后劲十足。后来,居然没人模仿这部电影,为什么,因为简洁不是简单,这部电影的位置,恐怕难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