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浦东又要啃“硬骨头”,创建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区”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正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新区,又要啃最硬的骨头,全力创建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区”。这是全国文明城区评比里难度最高的一个。

12月8日,浦东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动员大会在浦东图书馆召开。首个评比周期为2021-2023年,留给浦东的时间,其实只有2年。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文明城市(区)是对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权威评价,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则是文明城市(区)的升级版。

“一模范四高四力”,是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的创建要求。“一个模范”是指模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高”是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高效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高水平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高标准示范。“四个力”是指具有显著的创建带动力、价值引领力、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范例。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每三年评选表彰一届,2021-2023是首个创建周期。已获评的307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只有在2021和2022年测评中排名靠前,才能作为典范候选城市,参加2023年的典范评比。最终当选的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不超过15个。

“百城挑五,可谓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首届竞争将很激烈,浦东全力参与创建。这既是打造‘引领区’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区域满足自身发展的追求。” 浦东新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2005年浦东在全市率先成功获评首届全国文明城区,此后16年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先后5次获此殊荣。

与之前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相比,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的创建测评标准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其中有81条测评标准提高要求,并新增12条测评标准,且更加注重设置更能凸显城市先进性、引领性、辐射力、影响力的特色指标。“啃最硬的骨头”,浦东新区将在2021年到2023年首个创建周期中,大力开展“硬骨头攻坚行动”。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贝佳媛

校对:丁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