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丝皓首对精勤”——张磊西中文李继东庚子五月同韵唱酬纪实

作者:河南财经圈

(七律三十五首)

题记

九旬国士宴时贤,情挚犹如仲夏天。

对客嘉言惊座席,寻诗幽意颂吟笺。

自嘲蹇步随龟后,谁共云心在鹤前?

医道千年仁德术,从君更信不虚传。

——《感张磊先生宴客作》

“青丝皓首对精勤”——张磊西中文李继东庚子五月同韵唱酬纪实

“90后”“70后”“50后”谈诗甚欢(赵子建摄)

年逾鲐背的张磊先生,是目前河南唯一享有“国医大师”荣誉称号的著名专家。磊老一生悬壶济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国士无双,至今担任河南中医学会、中药学会会长之职,不仅每周坚持到医院应诊三次,还常在家中义务为登门求医者问诊开方。仁范高风令人钦敬。

我久闻磊老大名,无缘得见。知道他和我的恩师佩韦斋主西中文先生,既是固始同乡又是诗友。二人多有诗词唱和往来。前不久有一同事因身染怪症,多方求医不见好转,辗转打听欲向磊老求诊,我不揣冒昧请佩韦师帮助。佩韦师很快答复,说磊老让次日到家中就诊。同时提醒说,磊老幼读私塾,素喜诗词,明日登门可带几篇诗作作为“见面礼”。次日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佩韦师亲自带我和同事来到磊老家中。问诊过后,送走患者。佩韦师展开专门赶写的一幅对联、一幅中堂送给磊老。我则呈上近来和佩韦师合作发表的《槐香千里斗诗忙》《偷闲且将诗债偿——李继东步西中文先生咏物诗20首集锦》《鼠年四题并序》等诗作,当面请磊老指教。磊老戴着花镜,仔细看完几篇诗作,连声称赞,鼓励有加。告别时,磊老对佩韦师说他近期要请几个同乡、好友餐叙,并点名要我这位“新友”也参加。

7月2日(农历五月十二)中午,磊老亲自张罗,在宾馆请几个亲友和同好小聚,我有幸忝陪末座。磊老性格豁达、风趣,为人热情、好学。耄耋之年,亲自宴客,还亲自刷卡埋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席间磊老即席颂诗,思路清晰;叹拄杖行迟,自嘲吟句“只怜总是落人后,幸喜还能在鳖前”,尤其令人难忘。归来之后,当日我以七律一首感记此事(见题记)。

磊老这次宴客之前,我和佩韦师刚刚结束了一场斗诗。席间便将这次“白战”所得《端阳寻余事,同韵竟唱酬——西中文、李继东同韵唱和七律十三首》呈奉磊老。不意却引发了继端午唱酬之后,更为令人难忘的一场同韵唱酬。

这次唱酬由磊老发起,我与佩韦师勉力跟随。在我和佩韦师端午唱酬已经六叠的基础上,复以同韵反复唱和,数日之内,诗笺往来,竟至十叠,罢战之后,磊老意有未尽,又写了几首,共得七律三十四首。参与者三人中,磊老最长,九十一岁,佩韦师七十五岁,我五十岁。平均七十二岁。一个“90后”,一个“70后”,一个“50后”。年龄之大、叠数之多、速度之快、收获之丰,在当今诗坫也许并不多见吧!

宴会结束第二天,磊老就发来第一首和诗,是写在粉色信纸上,由其女张登荣女士用微信发给佩韦师的。其题为《看西中文李继东二位大家斗诗感怀。步其原玉》:

事业功成全在勤,夜深披氅写经文。

诗人惯看窗前月,野老常观岭上云。

高士情怀称出类,状元才学曰超群。

而今多少风流者,小试牛刀即建勋。

磊老18岁从师固始老中医张炳臣先生,出师后悬壶故里。上世纪50年代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本科学习,经6年深造,学成后留校任教。后以专业成就担任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至今主持河南中医学会、中药学会。曾主编《河南中医》《中医研究》,注释《产鉴》,并有《张磊临证心得集》等专著。诗中首句“事业功成全在勤”,既是磊老对吾辈的殷殷寄语与勉励,更是他平生从医、治学的经验总结和真实感悟。“夜深披氅”可谓其工作之余,诵读经史、习书为文的真实写照。诗甫一传来,便引起共鸣。佩韦师应声而和,题为《国医大师张磊先生原韵赐和余与继东端午唱和,感而奉答》:

九秩仙翁尚自勤,歧轩施罢著鸿文。

灵椿久仰千年树,福第高飘五彩云。

素禀仁心标懿典,但凭神术乐新群。

国医岂是虚名状,众口称扬记硕勋。

我两次与磊老交往,均是以诗为媒介。但没想到磊老会赐和我和佩韦师的唱和之作。便随佩韦师之后,以《张磊先生以鲐背之年,坚持行医吟咏不辍。近日借磊老宴客之机,呈佩韦师和我的<庚子端午唱和集>就教。磊老旋以原韵赐和,感佩无任,步韵奉贶》为题,奉答一首。诗曰:

鸠杖行迟意尚勤,回春妙手缀新文。

登临遍览千山月,晏坐闲吟一片云。

心有慈悲耽染翰,名侪仁德乐超群。

平生励志岐黄术,孰料词章亦著勋?

诗中“登临句”,谓磊老当年从教时,曾多次带领学生上山采药,遍登中原名山。这一细节,是之前向磊老求证“只怜总是落人后,幸喜还能在鳖前”二句的出处才知道的。我的和诗完成已至深夜。因磊老有早睡的习惯,我便发给登荣女士转达。第二天是周一(7月6日),上午磊老按惯例去医院应诊。下午即有二叠前韵传来,题为《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毅力决心源在勤,老夫衰朽尚温文。

凭窗乐乐频斟酒,好雨纷纷不望云。

愧我庸才难进步,为人服务要思群。

羡君学识宽且广,犹记兰亭树大勋。

磊老诗末句乃指佩韦师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事。佩韦师很快以《张磊老以九秩高龄,两和余与继东唱和诗。耄耋仙翁,思路敏捷如此,吾侪弗如也。愧而奉答》为题再和。诗曰:

宰予昼寝不知勤,掌上时惊赐大文。

愧我苦吟如滞水,羨君叠唱似行云。

医臻至理能匡世,师树坛旗好聚群。

片楮星痕珍拱璧,待留青史记鸿勋。

诗中首句“宰予昼寝”,典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宰予是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从祀孔庙。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就严厉地批评他。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时光短暂,故一般不会“昼寝”。佩韦师化用此典,乃自谦之辞。前辈虚怀若此,诚为吾辈楷模。我遂以《张磊老再赐和端午唱和诗,佩韦师随又奉答。二前辈以耄耋、古稀之年,佳什频出,笔力扛鼎,实乃当今诗坛一大幸事也。盖前辈风流吾侪难望项背,唯愿庶竭驽钝步趋后尘。勉力奉贶》为题,和诗一首:

前辈风流不厌勤,一生终老伴诗文。

读残书卷读天籁,题遍青山题彩云。

世羡悬壶经世业,人钦染翰领儒群。

谁知伏枥思征鼓?白战常期竞册勋。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和磊老、佩韦师能成为“忘年交”,端赖对诗的共同爱好。磊老一生以歧黄为业,却不废吟哦,曾出版个人诗集《医余诗声》数卷;佩韦师一生耽诗,上世纪70年代曾因诗获罪,仍痴心不改,“一生终老伴诗文”,不正是前辈风流的真实生活吗?

我的和诗照例是在晚上发出的。第二天便收到磊老的三叠赐和,其题为《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宝剑锋从磨砺勤,堂中高士善为文。

真真切切交心客,阵阵飘飘欲雨云。

静坐常思多所悟,成人之美不离群。

终圆大梦荷恩泽,史册恢恢载盛勋。

诗尾有小注“2020年7月7日,张磊时年九十一周岁,病后。”正可见磊老喜诗之甚,用功之勤。佩韦师见而感之,旋以《国医大师张磊先生年高九秩,脑勤体健。歧黄之余,拈韵自得。庚子端午,余与继东斗诗唱酬,磊老见而喜之,欣然赐和,三叠原韵。令我辈赧颜无地,感而奉和》再答,其辞曰:

九旬老健一何勤?经史随拈羡博文。

逸趣清清明晓露,琴心渺渺淡秋云。

大医素谨敦行道,奇句高标迥出群。

但秉仁怀传圣统,越人岂为著时勋!

诗中“大医素谨敦行道”句,一语道出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古人认为“医易同源”。唐代药王孙思邈云:“不研易,不足以为太医。”《黄帝内经》认为:“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越人是先秦时期名医扁鹊的字,其事迹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因其医术高超,后世常以扁鹊为良医代称。佩韦师对历史掌故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诗中用典信手拈来,于此可见一斑,允称诗“外”之真功夫。感念及此,我遂以《张磊老三叠原韵,佩韦师三次奉答,诗笺往还,疾速如梭,才思敏捷,堪比潘陆。盖功夫在诗外,吾辈所阙如者,不独才情,更在磨砺。静夜有感,三叠奉贶》为题再和,诗曰:

叉手诗成岂独勤?人情练达始为文。

穷途尚不悲时俗,多患何妨寄白云。

偶有醇醪堪饮客,还惊妙句更超群。

浮生守得冰心在,胜似凌烟阁上勋!

“叉手”是“八叉手”的省称,喻作诗迅捷快速。典出唐代诗人温庭筠。宋人孙光宪《北梦琐言》:“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为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号‘温八叉’”。观磊老与佩韦师斗诗,感二位前贤大德,才思敏捷,诚当代“八叉手”也。

当日磊老又传来四叠之作《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今来古往业精勤,通达经书称博文。

滚滚长流心上海,轻轻渐散垅头云。

竹梅含笑对佳日,松柏苍茫迥异群。

只要胸中能乐悦,何关事后有无勋。

磊老幼读私塾,自己也当过私塾先生,于古典诗词造诣深厚,守律精严。佩韦师随后即以《再叠原韵奉答张磊老》为题奉和,其辞曰:

掌上铃声励我勤,含毫欲步愧无文。

榻前仙剂霖春雨,诗里奇峰幻夏云。

走笔粉笺吟柳絮,放歌碧海逐鸥群。

欧苏那比岳鹏举,斗句谁堪记战勋!

佩韦师这首诗发来已是晚上。我尚不及奉答,便在“和畅群”中看到武钰涵师姊微信发来的“庆生”照片,始知当天是佩韦师的七五初度。赶紧微信送上生日祝福。次日乃高考第一天,上午又以和诗奉答,题曰《庚子高考因新冠疫情,延后一月。高考首日,恰逢佩韦师七五初度。是日师与磊老斗诗正酣,余亦从旁助阵,往来唱酬,已过三叠。竟夜孤灯,堪比学子。感慨记之,四叠原韵》:

岂惟学子用功勤,衰鬓矜矜频缀文。

白战恰逢初度日,清交长在且挥云。

新诗口占遥为寿,老凤心期久作群。

甘当太平憔悴尽,书生何必觅高勋!

这次斗诗是很辛苦的。二老年事既高,当时天气又热,斗诗又是“余事”。磊老除每周医院三次应诊之外,每天到家中求医的更是络绎不绝;佩韦师正在负责编审一位前贤的专集12卷,煌煌巨著,交稿日近,笔务如山,殚精竭虑;我平日则为俗务所累,苦于分身无术,诗债基本上都是在夜间偿还的。但这首诗却是上班途中口占,用手机随手记下的。诗成即先发佩韦师,佩韦师很快回“赞”。磊老随后就发来五叠唱和之作《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身心锻炼尚须勤,宅近公园黄水文。

辽阔太空观日月,巍峨楼宇接天云。

乘风破浪行无碍,铁画银钩绩不群。

高卧籐床舒意志,平安是福即华勋。

国医大师,岐黄妙手,九秩高龄犹能籐床高卧,于闲暇之时引领我等后进吟咏唱和,且佳作频传,真乃名士风流也。这首诗的手书图片是佩韦师微信发我的。很快又收到佩韦师的和诗,题曰《张磊先生高卧籐床,等闲和韵,前贤风流,愧杀我辈,再叠奉答》:

抱琴荣启一生勤,海屋时添吉瑞文。

皓首人修三绝艺,籐床笔扫九天云。

仰钦台阁先生范,俯愧邯郸弟子群。

待到窥堂登拜日,传胪高唱赞元勋。

诗中首句提到的荣启,是春秋隐士,原名荣启期。据《列子·天瑞》载,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佩韦师首句用“荣启行乐”典,喻磊老籐床卧吟之风范,诚深得用典之三昧矣!是日我因工作原因,事务繁忙,无暇静心,此首五叠之作未及奉和。不想一日之内,磊老、佩韦师竟连唱三叠。而我只能忍作壁上观,惶愧无任,个中滋味,岂能为旁人道哉?

7月8日,磊老六叠《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诗来,其辞曰:

才高八斗尚精勤,百尺楼台夜读文。

槛水遥瞻飘晓雾,芸窗远眺送星云。

黑乎有眼能前进,白也寻方不失群。

耕种砚田收获众,得瓜得豆即为勋。

此首颔颈二联,对仗工稳,词新调雅。尤其是“黑乎白也”联,以虚词入诗,陡添佳趣。诗后磊老自注:“我上午去医院诊室应诊,归来后得大师恩誉,不胜感戴,遂步原玉。实属俚语,见笑大方。不管如何,是我的心意,务请斧正!”磊老寿高勋祺,却虚怀若谷,谦逊若此,诚难能可贵。古人有云:“才华忌傲,平庸忌懒。”一傲一懒,不知毁得古今几多英雄人物!前辈楷模,令我辈时时自省。

正在我感叹之间,佩韦师以六叠《再和磊老》传来,其辞曰:

绣句仙方羡两勤,珠来笔底缀成文。

才思腾跃如驰马,心地光明无殢云。

问切听闻兼冷望,兴观述怨更和群。

愿将医术成诗教,敦厚温柔积硕勋。

佩韦师在和我讨论作诗时,曾一再强调,律诗每联都应扣题,通常首联即要点明主旨。此首赞磊老医文兼擅,首句“绣句仙方羡两勤”即统领全篇,“两勤”可谓全篇的“诗眼”,以下诸联皆围绕其展开。颈联化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诗教的“兴观群怨”,不仅紧扣主题,表意精准,而且对仗工稳,意蕴深刻,新颖独特,在步韵和诗的狭小空间之内,能有如此腾挪功夫,堪称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

次日一早,磊老手书诗笺再次传来,七叠题为《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其辞曰:

博古通今在学勤,高才总是善于文。

闻鸡起舞英雄志,跨马穷追猛士云。

伟略鸿图谋上卦,深思远虑要依群。

人生能有几回搏,唯冀名垂史载勋。

诗笺下方有磊老自注:“2020年7月9日窗下。眼睛模糊,手腕僵硬,勉以奉答。意在抛砖引玉。张磊时年九十一周岁,病后。”想不久前,我和佩韦师的“端午白战”,也不过六叠而止。而今“战”端再启,磊老参战,旋已七叠。不仅出我意料之外,佩韦师亦惊呼:“煞不住车矣!”盖诗人斗诗如军人决战,争强好胜之心,老少皆然。磊老如此激情,焉能不激起佩韦师和我的斗志?果不其然,很快就收到佩韦师的《七叠原韵奉和磊老》,其辞曰:

丙夜拈须底事勤,严师砺我习诗文。

游鱼巧避池边鹭,残照斜镶雨后云。

大泽不虞龙失水,小园堪慰雁离群。

且随步武寻桃岸,翰墨期能立上勋。

昨日我因工作繁忙,只能忍作壁上观,已欠下两首“诗债”,心中不免若有所失。今见磊老晨兴诗来,感慨万端,血性陡起。遂断然拨去冗务,再续诗思,奉和而答。其题曰《张磊老手书和诗晨来,小注有句云“眼睛模糊,手腕僵硬,勉以奉答。”感佩至深。五叠奉贶》:

眼昏何碍手书勤,尺牍连章赐大文。

病起仁心成细雨,晨兴清趣伴长云。

高怀澄澈深犹静,傲骨崚嶒老不群。

医道金针藏奥旨,比堪良相济时勋。

诗成之后,发磊老和佩韦师,仍觉意犹未尽。加之前日所欠两首“诗债”,已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便利用中午时间杜门谢客,废寝弃餐,一鼓作气,再叠二韵。诗题为《昨日俗务扰扰,晚有朋远来,豪酌大醉。磊老两叠赐和,未及奉答。今日抽闲,补缀二首奉贶》。正可见当时之情和迟和之因。两韵如下:

其一

营营浮俗事功勤,孰与传薪锦绣文?

浊酒尊前方为乐,浮名身外未堪云。

依依挥手惜分袂,落落伤心叹不群。

弱冠当年共戎伍,几人百战树奇勋!

其二

仙翁病起用功勤,问切归来复为文。

吟榻时听檐下雨,鸿襟遥接岭前云。

籐床几度劳清梦,秀句频传惊故群。

皓首穷经仁德厚,杏林诗坫两书勋。

此两首中,上首写的是我与远道而来、阔别多年的昔日同窗把酒对酌的情景。端午唱和时,佩韦师曾说,这种临机应变,咏眼前景事的做法,前人在斗诗中常用。类似于相声艺术中的“现挂”。大抵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其形盖远,其道实近,诚不虚也。

两首诗债偿还后,略觉心安。但不一会儿,便收到磊老的《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其辞曰:

才秀与君堪谓勤,拈来丽句即成文。

莲居泥土污难染,鹤舞泰峰声入云。

陶令竟然为隐士,菊花依旧笑同群。

蓑翁独钓寒江雪,不计功名不计勋。

九秩高龄,不借助任何现代化电子工具,仅凭一纸一笔,随口吟咏,信手记下,便成佳构。岂仅爱好,更是功夫。佩韦师曾说他们这一代,是最后一代用“人脑”写文章的人。悲耶?喜耶?盖前辈风流,吾辈能继承几何?正思忖间,佩韦师《八叠原韵奉和磊老》翩然而至。其辞曰:

幼得熏陶琢句勤,家风惠我重书文。

每依古郑春天树,遥望乡关日暮云。

屏幕何妨输别字,手机惟喜建诗群。

痴情只恐童心老,但为清娱不为勋。

此诗为佩韦师自述平生经历,直抒胸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特别是颔联以“别字”“手机”“建群”等现代词汇入诗,平仄合律,表述精当,既通俗易懂,又不觉生硬,别有一番意趣。关于现代词汇能否用于古典诗词,现在仍有争论。佩韦师在其近著《论古典诗词的传统》一文曾有专章论述,提倡首先要尊重传统,“今不废古”,认真过好文言关,然后再谈创新发展,力求“盈科后进”。可谓有的放矢,一针见血。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佩韦师已述平生经历,我曷不自言其志?于是便步佩韦师之后,以《张磊老与佩韦师大作频传,感羡不已。退而结网,八叠奉贶》为题,学作一首。其辞曰:

寒门孺子早知勤,戎幕栖身却喜文。

幼犊威雄堪搏虎,岁松志节敢凌云。

偶然笔落成珠字,端赖人呼入凤群。

衰鬓只今何努力?年华飞逝愧无勋。

看到我这首学作和以上两首补缀之作,佩韦师直言不讳,微信评论说“八叠更好”。至此,我本以为此次斗诗已经落下帷幕。不承想佩韦师以微信发来磊老书信一封,信中写道:“此次叠韵奉答,我收获不小。奈学浅才疏,又加老态龙钟,反应迟钝,勉强为之,已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就此罢了。姑存数稿,由小女登荣带去奉上。”“继东先生,我接触不多,对他身事(世)不甚了解,深蒙他对我的赞誉。烦代问好!”信后附寄磊老手书于粉色信笺之上的和诗新作三首。照录如下:

再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西李诗篇脑更勤,令人读后赞奇文。

几番细雨几番润,一阵香风一阵云。

架上藏书能惠客,笼中灵鸟也思群。

夕阳渐下桑榆晚,自叹余生难树勋。

2020年7月9日灯下

敬步西中文大师李继东先生原玉

天赋又加自学勤,古今中外遍通文。

涛涛不尽长江水,冉冉飘来五岳云。

炼石补天施艺术,立鳌载岳保人群。

欣逢盛世无忧虑,开敞胸怀树大勋。

2020年7月10日

满腹经纶学问勤,实难用语写中文。

飘来阵阵三春雨,伫看悠悠一岫云。

东箭南金夸出类,锦心绣口不同群。

时时得意花千里,如愿以偿建大勋。

2020年7月10日窗下

如此情怀高谊,如此才思敏捷,怎不让人感动而自惭!佩韦师再次应声而起,奉答二首。其诗题甚长,兼回顾此次斗诗经过,堪作跋语:《庚子五月十二,乡贤国医大师张磊先生以九秩高龄,设席宴宾。磊老素喜吟咏,席间奉呈余与继东学弟端午同韵唱酬七律十三首。磊老甚喜,席罢即发来和咏。余与继东亦应声唱和,往来叠韵,数至于十。先生犹浓兴不减。八叠之后,先生又连叠三首,方宣布罢战。感先生高谊捷思,勉以二律奉答》:

常恨天公未恤勤,寒窗一世半通文。

小溪万转方奔海,老树千寻不碍云。

池里催吟荷聚蕊,岩间待友鹿成群。

于今震旦昌明日,端信重瞳继放勋。

青丝皓首对精勤,淘尽河图奥赜文。

雨恋三春润桃李,情牵一鹤逐星云。

清池泥淖标莲格,词苑梧桐集凤群。

策论万言堪覆瓿,但凭绮句立诗勋。

佩韦师这两首收官之作,除上首尾句“重瞳”(指舜)、“放勋”(指尧)和下首尾句“覆瓿”算是用典外,通篇用词几近“白话”,但却达到了语言明快而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而意蕴深长的效果。尤其是中间四联,对仗工稳而出人意料之外,语言平实而又有弦外之旨,意脉连续而又开合自如,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品力作。从中既可见佩韦师数十年耽于诗词的真功夫,亦可见其有感于磊老高怀大德的真性情。

当我在电话里向佩韦师祝贺和请教时,先生对我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宋人苏轼极力推崇的艺术境界。坡公在《与侄书》中,曾谆谆告诫勉励后辈:“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样,何不取旧时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借白战之机,行教导之殷。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讨论交流之后,佩韦师勉励我说:“我们要学习磊老的这种一生向学的精神,不服输的劲头。你也不妨再和二叠以练手。”我于是抖擞精神,也以长题奉答二首。《国医大师张磊先生以九秩之尊赐和,愈战愈勇。八叠之后,佳什再三。高怀捷思,吾辈诚不如也。余习诗未久,幸随骥尾,得与磊老、佩韦师反复唱酬,犹从游舞雩,何其快哉!感前贤教导之殷,竭力勉旃,索尽枯肠,再叠二首奉贶》:

劳费灯窗半世勤,西斋萧散乐为文。

常期远步随章亥,不厌高登伴岫云。

壮节吟来成秀句,孤风兴起忆同群。

诗坛游刃足堪慰,何羡营营觅策勋!

书城坐拥徒空勤,竟夜含毫恨少文。

学浅羹墙堪抒愤,才高謦欬可干云。

菜根细嚼甘余味,藜杖长吟卓不群。

前代汗青今具在,谁言此后更无勋?

磊老宣布罢战后的周末(7月18日)中午,佩韦师专门安排“和畅苑”几个弟子,一起陪磊老夫妇小聚。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谈诗论文,宾主尽欢。第二天,佩韦师微信传来磊老书信一封。信中写道:“中文大师、继东先生大鉴:吾应邀赴宴,甚感荣幸。聊按二位大师尊韵原玉敬步三首,皆为庸俗之作,只是心情而已。我信守前言,宣布罢战,可以不应答。此并非予又挑起新一轮斗诗叠韵。请鉴谅!张磊 2020年7月18日”。信后附原韵七律三首。原文如下:

狼籍杯盘酒劝勤,高谈阔论赞奇文。

东边日出西边雨,南起风来北起云。

座上嘉宾称巨擘,胸中浩气不同群。

肯垂青眼特邀我,结草衔环谢鼎勋。

2020年7月18日中午,西教授邀请诸位就餐,其中有我,甚感激。即席小诗一首,聊作助兴云尔。

从来天道总酬勤,新创基于传统文。

坐客常临施化雨,观音救苦驾慈云。

长江腾起千重浪,广厦能涵万户群。

奉献精神高品格,不为名利不为勋。

2020年7月13日窗下

移山之志太辛勤,惹得先人写论文。

西去阳关多进酒,东来瑞气满祥云。

康庄大道行须正,朝夕穷经思不群。

日月光辉歌盛世,海河绚丽颂殊勋。

2020年7月12日窗下

至此,这次同韵唱酬终于落下帷幕。一次唱和一囊诗。前后十日之内,三人共吟得七律三十四首,难能可贵。但更可贵的是我通过和两位前贤的诗词唱和,零距离感受他们的谦谦君子之风、荦荦国士之范和矻矻向学之志,这将成为我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我习诗未久,知作诗难,和诗更难,步韵尤难,联珠迭唱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新手为什么能参与这次唱酬,并紧跟前辈至十叠之数?佩韦师命我梳理下自己的感悟心得,以利同好“交流研讨”。我个人认为,学习古典诗词,要者有四:

一曰真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是真喜欢,而不是假喜欢,就不会浅尝辄止,不会有畏难情绪,更不会患得患失。这是学诗的重要前提。这次斗诗,“90后”的磊老、“70后”的佩韦师像年轻人一样冲锋上阵,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不也是因为真的喜欢吗?

二曰守规则。规则之美,是古典诗词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更是最大难点。学格律首先要过音韵关,过此关宜从入声字入手。佩韦师常教导我,要尊重规则、崇尚规则、学习规则、用好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带着“镣铐”,而舞姿优美。初学诗者要在继承,不在创新。这是学诗的基本要求。

三曰勤动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学习古典诗词要常练手。写诗于多数人都是“余事”,不能以“忙”为托辞。不能给自己找借口、留退路。不能三心二意,更不为“鸿鹄之志”而扰。(所谓“鸿鹄之志”,是佩韦师有一次为学生批改作业时用的一个词。这是用《孟子》上的一个典,孟子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弈棋国手弈秋,教了两个学生。一个专心致志,而另一个则三心二意,“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习成绩当然就差了。)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是学诗的根本方法。

四曰多交流。师生、挚友或同好之间相互切磋,平章优劣,唱酬往来,教学相长,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白战斗诗,同题限韵,故用险韵之事,由来已久。如果痴心向学,就要虚心向“高手”请教,也要敢同“高手”对垒。要不揣浅陋,勇争彩头。不怕丢丑,敢于挑战。这是学诗的有效途径。遵师命,梳理浅显拙见如上,恳请方家批评指教,不胜感激之至。

李继东于2020年7月20日凌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