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弘一法师、虚云和尚的奇特做法,令我们明白,惜福竟如此重要

作者:必胜天多子

民间有一句老话这样说道:“一饮一食,莫非前定。”意思就是说,人们所享受到的一切,那怕是一口水、一顿饭这样的受用,都由我们的福报决定。一个福报大的人,自然可以享受大的福分,而一个福报小的人,自然只能享受到小的福分。

弘一法师、虚云和尚的奇特做法,令我们明白,惜福竟如此重要

古人说,因果通三世,一个人今生的福报很大,那么一定是因为他过去世懂得培福惜福,修了很多的善业,才感召到如此大的福德乐果。

如今我们所享受的福报,是往昔业果成熟后的感召。如果我们自身拥有福报,却又不懂得珍惜福报,而随意铺张浪费,那么就极其容易感召到不好的下场。

我们打个比方,福报就像是银行中的存款,你现在所用的全是过去已经存进去的,如果现在只取不存,奢侈挥霍,那么当我们把银行里所有的钱都提前耗干后,就只能忍饥挨饿,要饭度日了。

圣贤智者一直提醒我们要懂得培福惜福。培福惜福对我们的人生尤为重要,但很多人却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要惜福,又该如何惜福?2位高僧大德的行为,可以令我们有所感悟。

一、虚云老和尚的惜福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历史上,被人们公认的开悟大德。晚年的老和尚,住在九江永修县的云居山上。云居山地势很高,到了冬天尤为的冷。当时放在地窖里的红薯因为受不了这冬天的寒气,所有的红薯表层都冻成了黑色,煮熟之后吃起来非常的苦。

弘一法师、虚云和尚的奇特做法,令我们明白,惜福竟如此重要

有一次,齐贤师父与另一位师父在老和尚寮房喝稀饭时,吃到了又苦又涩的红薯皮,就挑出来丢在了桌子上。老和尚看到后什么也没说。当大家喝完稀饭后,他却默不作声地把桌上的红薯皮捡起来吃了。

文化

两位陪伴老和尚的师父看到了这一幕十分的羞愧,心中十分难过,从此之后再也不敢随意浪费粮食,不吃红薯皮了。

后来两位师父问起老和尚这件事情:“您老人家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而那些红薯皮又老又苦,很难嚼动,您怎么还能吃得下去啊?”老和尚只是叹气说道:“这些都是粮食啊!只能吃,不能糟蹋啊。”

弘一法师、虚云和尚的奇特做法,令我们明白,惜福竟如此重要

老和尚如此德高望重的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只要张口,全国各地都会有人跑过来满足和尚的要求。从外人眼里,他是根本不需要如此辛苦对待自己的。但老和尚不同,他毕竟是开悟之人,明白惜福的重要性。哪怕是再苦的红薯皮也是粮食,也不能浪费啊!

二、弘一法师的惜福

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的律宗高僧,他持戒精进,所见之人无不敬佩。弘一法师曾经说过:“我们纵使拥有十分的福气,也要只享受三分,余下的可以留到以后享用。”

当时法师在厦门的南普陀寺讲法时,也劝导其他的法师大德们发大菩提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来布施给众生,愿一切众生可以共同享用。

弘一法师说,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福德是非常微薄的,如果现在还不懂得珍惜,把这仅有的微薄之福消耗殆尽,那就要受无量的大苦了。而古人所说的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啊!

弘一法师、虚云和尚的奇特做法,令我们明白,惜福竟如此重要

其实在弘一法师小的时候,家里就曾教育他:“惜食,惜衣,非为惜财而缘惜福。”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珍惜衣服,这种珍惜并不是因为珍惜钱财才惜衣食的,而是珍惜自己本有的福报,不要自己的福报浪费消耗。

老人说,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希望大家可以谨记两位高僧的言传身教,做一个惜福有德之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