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年华编辑部在编五大道街志的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名人故居故事,并感到每一栋无言的建筑,都在讲述着中国近代史,就像一幅的厚重画卷徐徐向我们展开,潘复故居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潘复旧居
潘复(1883—1936),字馨航,山东济宁人,清末举人,长居天津。1926年任财政部总长。1927年,张作霖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任命潘复为国务总理。至此,潘复终于爬上了仕途的最高峰,当上了北洋政府第32任总理。但好景不长,1928年初夏,北伐军节节胜利,北洋军阀政府日暮途穷。当年6月初,张作霖就通电全国,宣告退出北平,潘复内阁也随之土崩瓦解。潘复本人随即表示退让贤能,自愿辞职退居津门,在五大道做起了寓公。
左图为潘复旧照
潘公馆坐落在马场道2号,是一座欧式风格的花园楼房。潘复退隐后,常常在此大宴宾客,广交各方人士,并以看戏、聚赌等方式拉拢各方势力,周旋于各路政要之间,伺机东山再起。
那时的“潘公馆”院子里永远都停满了高级轿车,出入的皆是衣着光鲜的人士。潘公馆也被称为是在津朝野官僚的“俱乐部”,被形容为“出入皆政客,往来无平民”。
因聚会客人众多,潘公馆里有11个卫生间,4个大厨房,厨房也按菜系划分得很仔细,有鲁菜厨房、豫菜厨房、淮扬菜厨房和西餐厨房,而厨师最多时有二、三十名。经常出入他家的有张学良、吴毓麟、李景林、褚玉璞、张宗昌、张廷谔等。
潘复旧居复原图
潘公馆的饭局留下了很多逸闻趣事。如,同为下野军阀的张宗昌和陈光远曾是战场上的对头,潘复在家中布置了饭局,邀请张宗昌和陈光远来聚餐,当了一回和事佬。康有为曾到潘公馆,吃了淮扬菜和西餐后赞不绝口,高兴地书写书对联 “海纳黄河浊,天包大地圆”赠给潘复。1934年,司徒雷登来津,在潘府吃了淮扬菜和西餐,也给予了好评。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1936年春,潘复患病。同年6月赴北平就医,9月12日在北平逝世,终年53岁,后葬于天津,曾经门庭若市的潘公馆也逐渐冷清下来。现潘公馆旧址在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