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多位文化名人的回忆作品、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诸多党史文本的串联……8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正式开幕。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80年前,这场历时近一年的大营救跨越粤港澳三地,保护800余名文化名人全员脱险。展览依托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中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以“时人写时事”为切入点,结合场景搭建、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按照“以笔救国,号声嘹亮”“凝心聚力,千里营救”“留存文脉,开拓未来”三大部分,生动描绘了80年前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展出众多珍贵文献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潘咏怡介绍,展览甄选省立中山图书馆实物文献40余种,客观、翔实地重现营救过程的艰辛和风险,其中既有夏衍、茅盾、梁漱溟等被营救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后发表的纪实文章,抗战时期香港出版的进步报刊、抗日题材版画,又有连贯、黄秋耘等参与营救工作者撰写的相关回忆录等。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茅盾在《脱险杂记》中对这场营救行动的评价——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策展团队将茅盾、邹韬奋、王作尧等人对大营救这一事件的回忆内容刻印在柱形墙面上,带观众“沉浸式”地进入展览。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基本上这次展出的都是珍贵文献,因为民国文献的纸张含酸性高,容易变黄发脆,保存非常不易。”潘咏怡指引记者来到一处独立展柜前,只见柜中展品多为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文献,包括夏衍、茅盾、梁漱溟、萨空了、华嘉等文化名人回忆作品在1943年前后的初印本,距今同样有近80年的历史,“这些文献通常是在馆内的闭架书库封存,这次是首次展出,希望让读者可以亲眼一睹这一时期出版物的语言表达、思想内涵,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

发掘文献展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中国百年文化薪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潘咏怡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获救的文化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成为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导者和佼佼者:茅盾曾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并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夏衍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培养了大批电影人才;丁聪成为著名漫画家;特伟后来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等脍炙人口的美术片作品,成为国产原创水墨动画片的创始人……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故纸无声,默诉风云。记者注意到,展出文献如作家夏衍的《走险记》(1942年版)中就记述了香港沦陷后,夏衍等人从香港用渔船渡海至澳门,再乘船转都斛登陆,后由陆行至台山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此外,萨空了的《香港沦陷日记》(1946年版)则从1941年12月8日战争爆发开始记录,直到1942年1月25日作者逃离香港为止,历时共49天,其中不仅有萨空了本人在香港沦陷前后的经历,还记录了许多当时在港文化名人梁漱溟、邹韬奋、范长江等数十人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展览中,一本诗人徐迟的《诗歌朗诵手册》也因背后的故事引发关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徐迟在印刷所待印的《诗歌朗诵手册》(1942年版)清样毁于炮火,仅存一份初校稿。1942年初,徐迟逃离香港前忍痛销毁了他的所有书稿,将该初校稿装在一个热水瓶内,从澳门经沦陷区带至桂林后出版。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结合对营救路线的梳理,还挖掘出一批广东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献资料,如1934年版《今日之四邑》,内有广东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县旧照100余幅;以及罕见的营救行动集中点“香港大中华酒店”旧照等。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22年1月16日,结束后还将去往江门台山进行流动巡展。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知多D】

时值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深圳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旧址、惠州东湖旅店、河源福建会馆……这些大营救沿途的红色文化旧址及相关遗存,被精心保护、活化为纪念馆,从南往北串联起一条数百位文化民主人士走过的脱险之路。

12月8日,广州主会场以及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江门8个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途经地接力联动举办系列活动,共同讲述这段动人的抗战记忆。

抗战期间,在中共中央指挥部署、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主导下,800多名文化界精英、民主进步人士等从香港沦陷区陆续撤离。这其中,既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胡绳、梁漱溟、范长江、夏衍、蔡楚生等文化艺术精英,也包括国民党军政官员家属、进步人士和国际友人。

首次展出!40余种珍贵文献再现80年前这场大营救

历时十个多月,沿途跋山涉水,遭遇匪徒、躲过追杀、住过草寮……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不费一枪一弹,护送全员脱险,无一人牺牲,无一人被捕。首批被营救的文化名人之一、著名作家茅盾在《脱险杂记》中评价:这场营救工作“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大营救的全线告捷,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保护中华文脉、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留存有生力量更是意义深远。

【记者】黄堃媛

【摄影】仇敏业

【通讯员】黄冬凌 何靖怡

【作者】 黄堃媛;仇敏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