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作者:无非水晶2

朋友很喜欢在手机上和人玩各种推理游戏,前阵子又疯狂迷恋剧本杀。

本以为他会一直这么沉迷下去,结果前几天再见时,竟然不出去玩了,也不抱着手机不放了,反而拿着本书在摆弄。

然后我就被科普了一番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诚一郎。

大山诚一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翻译家。凭借《字母表迷案》正式成为本格派小说家。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全员嫌疑人》是大山诚一郎最新的推理短篇集,专注于多重反转,围绕推理题材中的“孤岛模式”讲述了七桩案件由于主人公具有提高他人推理能力的特殊能力,因此除了凶手,侦探是谁也成了谜团之一,这让所有案件愈发扑朔迷离。

一时的好奇促使我也一起研究起《全员嫌疑人》来。

但很快的,不擅长推理的我每次反倒最先找到“凶手”,一次是巧合,两次是意外,三次,四次呢?

朋友震惊了,坚决不相信,明明他才是擅长推理的那一个。

为了解答朋友的疑问,我帮他也分析“推理”了一番。

对于很多喜欢大山的朋友而言,我的“推理”也许冒犯了大家,但请看完后再决定要不要喷我。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01推理小说的本质是“小说”

推理小说的故事再曲折,案件再精彩,但它只是小说众多题材的一个分类,它的本质是小说。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小说的主体是情节。

短篇小说中人物的内在性格描写要逊色于长篇小说,但外在形象依旧遵循人物性格表现,这是不可违背的定律。

那么既然是人就要做事情,小说人物遵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不论你是凶手也好,是侦探也好,是分析工具人也好,依旧逃不脱这一点。

只要抓住每个人物的性格和他的事件表现,找到凶手并不难。

这一点在《求婚者与下毒者》《雪日魔术》中尤为突出。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02背景场景中的线索预置

背景场景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前提和舞台,任何情节的发生都离不开背景场景。

线索预置的处理是推理小说的基本功,而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就是大神。

任何一个合情合理的线索都是提前交代的,需要的读者细心的揣摩和作者行云流水的自然预设。

利用前提条件和细节找到小说中的凶手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这一点对于《云端之死》《求婚者与下毒者》和《侦探剧本》几个篇章中很重要。

03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推理小说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往往是最后出奇制胜的关键。

不论是现实案件还是小说案件,很多无意识的细节会成为找到凶手的关键。

大山诚一郎的细节处理自然是顶级大神水准,遇到危险事件和家人报平安的行为再正常合理不过,但这个细小的行为举止却成为案件的关键线索。

那些让你忽视的细节都藏在《暗房凶案》《倒霉凶手》和《殷红十字》的关键处。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04情节的反复翻转

任何小说最大的忌讳就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这样的作品没人埋单,尤其是推理小说的大忌。

如何一本推理悬疑小说让读者一眼就看到了结尾,找到了真凶,那么这是一本完全失败的作品。

我们的主角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提高周围人的推理能力,让故事情节层层翻转,每一次的理论点都看似无懈可击,但又有漏洞,直到找到真正的“凶手”。

这一点全文八个案件,都有充分体现。

05正反推理的逻辑自洽

合理的逻辑线条是任何小说都必须遵守的,推理小说的逻辑合理性一样很重要。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推理小说就是设定是个事件,从头到尾顺序地安排好事件的发展,写作时颠倒写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认识十分粗糙。

不是不对,是粗糙、简单,甚至是粗暴。

任何一个故事不单单要做到从事件起始到完结要符合逻辑,同样的,从结局到起始端的反向推导依旧要符合逻辑因果,达到逻辑自洽。

凶手为什么要杀人,杀人的动机,杀人的实施过程,造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做到正反推理都没有漏洞,都能符合逻辑。

《全员嫌疑人》:千万别说我知道了,不然你得去看五官科

06大家一起来找茬

全篇有一个贯穿案件,那就是主角被劫持了,他需要找到劫持他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劫持他。

劫持案件的凶手就隐藏的其他七个案件的人物中,怎么找到这个人,这个人为什么会符合作案凶手的条件,这就需要每一位读者回答上面的五个“推理”条件。

凶手的人物性格、凶手的背景、凶手的作案动机、细节的描述、逻辑线条,共同为我们早早地指出了劫持主角的凶手,只要你够仔细,你就能找到他的藏身之所。

悬疑推理作家很多,但能封神的寥寥无几,关键就是上面的五点中有发挥不到位的地方。

如果你自认是推理高手,如果你是大山迷,请你也来找一找谁劫持的主角,这个凶手具有怎样作案条件,他凭什么会成为凶手?

也许正是应了局外人的特性,正因为我不擅长推理,反倒在推理小说中用我自己的习惯和特点找到了“凶手”。

亲爱的推理宝宝们,你们又从这些“推理”过程中找到我为什么先朋友一步的原因了吗?

不要着急说你知道了,也不要早早下结论,就好像《全员嫌疑人》中的案件一样,越早下结论的脸就越疼,打脸多了是要进医院看五官科的哦!

《全员嫌疑人》等你来找“凶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