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作者:成都青白江

群众生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清泉镇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地,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幸福。

公交开进最后一个村

清泉镇辖区不少村地处山区,群众出行多有不便。“以前山里交通条件差,去镇上都要坐摩托车,很不方便也不安全,没有要紧事我们都不想出去。”说起曾经的出行条件,家住逍遥坪村的陈阿姨很感叹。

由于道路狭窄且坡陡崖多,逍遥坪村是青白江区唯一未通公交的建制村,村民往往要走上好几公里山路才能坐上公交车,就近坐公交,成为了村民多年的心愿。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为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问题,在云石路、云金路改造完成后,清泉镇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对接区级相关部门,很快确定了拟延伸线路走向,并展开站点踏勘工作。

今年9月19日,公交Q18路正式延伸至逍遥坪村,村内设置3个站点,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状况。

“公交通了,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去城里就方便了。这不,现在天冷了,趁着周末把新棉絮给在城里上学的儿子带过去。”陈阿姨喜笑颜开。

小餐厅解决老人吃饭难

清泉镇桔丰村户籍人口达1900余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89人,空巢和独居家庭占老人总数的20%。

“我们村离欧洲产业城比较近,村里的年轻人白天基本都在那边上班,家里的老人就无人照管,不方便做饭的老人甚至会少吃一顿,等晚上儿女回来再吃。”村民李洲金说。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这件事引起了村委的重视。10月初,村委会主任周林带着同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并收集意见,最终确定以自筹的方式建一个爱心餐厅,为村里的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午餐和晚餐。

11月5日,爱心餐厅正式启用,价格为5元/餐,由村委和爱心小组送餐上门。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当天,得知爱心餐厅启用的村民张大哥,一大早便为父亲购买了两个月的午餐和晚餐。他表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担心独居的父亲一人在家吃不上饭,“爱心餐厅解决我的后顾之忧,而且是村委在负责,很放心。”

“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餐厅能够发挥大大的能量,为更多的有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好服务。”周林表示。

“口袋服务队”上门来

北宁村地处清泉镇东北段,辖区面积大,总人口超5000人,大部分村民散居于龙泉山上,去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往往要花半天时间。

办事难怎么办?为此,今年10月,村上成立了由村委成员组成的“口袋服务队”,将办事服务送到村民家中。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陈婆婆,您的养老金领取时间到了,我们今天过来帮您用手机验证,以后就不用去镇上了。”北宁村党委书记陈礼芬背着印有“北宁村党群服务”的口袋来到陈婆婆家里,手把手教她如何用手机验证。

“离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远,办个事还是多麻烦的,自从有了‘口袋服务队’,村干部上门办理,特别好。”村民徐大姐赞叹道。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清泉镇:为民解难很实在

陈礼芬深有体会的表示,村干部深入群众,将公共服务延伸到村民家中,从“等村民上门”变“送服务上门”,在上门过程中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服务,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青言青语

用心,难事不再难

群众出门坐上公交、老人吃上可口饭菜、村民办事不再跑趟……今年以来,一桩桩让群众犯难的事儿在清泉镇得到很好的解决。值得点赞,更值得学习。

基层工作,难在用心。任何事情最怕“用心”二字,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桔丰村独居高龄老人多,为解决其吃饭问题,村上建起了爱心小餐厅;北宁村辖区面积大,村民到村上办事很麻烦,于是“口袋服务队”应运而生……

正是这样一群用心用情的基层干部,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当然也就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党员干部在办难事上多用心,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才能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李欣燕、小蜻蜓

图片:清泉镇

编辑:沈婷婷

编委:刘文芳、兰国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