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作者:成都青白江

群衆生活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今年以來,清泉鎮積極推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落地,為民辦實事,為民解難題,讓群衆切實感受到身邊的幸福。

公交開進最後一個村

清泉鎮轄區不少村地處山區,群衆出行多有不便。“以前山裡交通條件差,去鎮上都要坐機車,很不友善也不安全,沒有要緊事我們都不想出去。”說起曾經的出行條件,家住逍遙坪村的陳阿姨很感歎。

由于道路狹窄且坡陡崖多,逍遙坪村是青白江區唯一未通公交的建制村,村民往往要走上好幾公裡山路才能坐上公共汽車,就近坐公交,成為了村民多年的心願。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為解決山區群衆出行問題,在雲石路、雲金路改造完成後,清泉鎮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對接區級相關部門,很快确定了拟延伸線路走向,并展開站點踏勘工作。

今年9月19日,公交Q18路正式延伸至逍遙坪村,村内設定3個站點,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狀況。

“公交通了,家門口就有公交站,去城裡就友善了。這不,現在天冷了,趁着周末把新棉絮給在城裡上學的兒子帶過去。”陳阿姨喜笑顔開。

小餐廳解決老人吃飯難

清泉鎮桔豐村戶籍人口達1900餘人,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89人,空巢和獨居家庭占老人總數的20%。

“我們村離歐洲産業城比較近,村裡的年輕人白天基本都在那邊上班,家裡的老人就無人照管,不友善做飯的老人甚至會少吃一頓,等晚上兒女回來再吃。”村民李洲金說。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這件事引起了村委的重視。10月初,村委會主任周林帶着同僚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了解村民的需求并收集意見,最終确定以自籌的方式建一個愛心餐廳,為村裡的獨居老人或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提供午餐和晚餐。

11月5日,愛心餐廳正式啟用,價格為5元/餐,由村委和愛心小組送餐上門。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當天,得知愛心餐廳啟用的村民張大哥,一大早便為父親購買了兩個月的午餐和晚餐。他表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擔心獨居的父親一人在家吃不上飯,“愛心餐廳解決我的後顧之憂,而且是村委在負責,很放心。”

“希望我們這個小小的餐廳能夠發揮大大的能量,為更多的有需要幫助的群衆提供好服務。”周林表示。

“口袋服務隊”上門來

北甯村地處清泉鎮東北段,轄區面積大,總人口超5000人,大部分村民散居于龍泉山上,去黨群服務中心辦事往往要花半天時間。

辦事難怎麼辦?為此,今年10月,村上成立了由村委成員組成的“口袋服務隊”,将辦事服務送到村民家中。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陳婆婆,您的養老金領取時間到了,我們今天過來幫您用手機驗證,以後就不用去鎮上了。”北甯村黨委書記陳禮芬背着印有“北甯村黨群服務”的口袋來到陳婆婆家裡,手把手教她如何用手機驗證。

“離村裡的黨群服務中心遠,辦個事還是多麻煩的,自從有了‘口袋服務隊’,村幹部上門辦理,特别好。”村民徐大姐贊歎道。

我為群衆辦實事丨清泉鎮:為民解難很實在

陳禮芬深有體會的表示,村幹部深入群衆,将公共服務延伸到村民家中,從“等村民上門”變“送服務上門”,在上門過程中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服務,也拉近了幹群關系。

青言青語

用心,難事不再難

群衆出門坐上公交、老人吃上可口飯菜、村民辦事不再跑趟……今年以來,一樁樁讓群衆犯難的事兒在清泉鎮得到很好的解決。值得點贊,更值得學習。

基層工作,難在用心。任何事情最怕“用心”二字,隻要用心,辦法總比困難多。桔豐村獨居高齡老人多,為解決其吃飯問題,村上建起了愛心小餐廳;北甯村轄區面積大,村民到村上辦事很麻煩,于是“口袋服務隊”應運而生……

正是這樣一群用心用情的基層幹部,把工作做到了群衆的心坎裡,當然也就得到了群衆的認可。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黨員幹部在辦難事上多用心,真抓實幹解民憂、纾民怨、暖民心,才能讓群衆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李欣燕、小蜻蜓

圖檔:清泉鎮

編輯:沈婷婷

編委:劉文芳、蘭國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