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哲学源流史》法国启蒙运动之九:孔狄亚克

作者:麟剑的人类史
《世界哲学源流史》法国启蒙运动之九:孔狄亚克

法国启蒙运动之九:孔狄亚克

  埃蒂昂内.博诺.德.孔狄亚克百科全书派的其他几位代表人物相比,他的著作更近乎一般所谓哲学家的品味。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与认识论、本体论相关的理论范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本来应该成为他那个圈子里最具哲学思考的人士。然而,鉴于法国当时的国情民情文情,他难于进行真正形而上学式的理论思考,而他的哲学倾向和理论定位也与这样的思考无法和谐。他的哲学学说只能集中在接受、消化和创造性传播英国经验主义特别是洛克哲学方面,洛克与牛顿是他的真正的思想圭范与导师。结果,他不但没有成为具有哲学本色的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反而成为最少启蒙特色的启蒙主义思想家。论其启蒙作用,他既不如比他年长12岁的拉美特利,也不如与他在年龄上班上般下的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孔狄亚克1714出生于法国格榕诺布尔。他出身于多菲内省议会的一个官僚家庭。他的幼年身体不好,生活也不算顺利,13岁时,因为父亲去世,他被接到里昂做省警察总监的大哥那里。后来他二哥又把他带到巴黎,送他进入圣苏尔比斯修道院——他二哥本人就是一位神父。

  孔狄亚克与大多数杰出的思想家不同,那些思想家大都少年早慧,学业超群,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惊人的聪明才智。他则另属一路,他不但性格内向,身体娇弱,而且寡言少语,智力迟缓。这样的资质,进修道院学习倒也算比较合适。但他对成为神职人员,却没有多少兴趣。倒是对欧洲近代哲学及科学思想饶有兴致。他反对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喜欢和推崇洛克。从这一点看,他确实读了不少他那个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的作品。在校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文学、科学和哲学。这对他以后的研究与著述,无疑很有价值。

  他毕业时,虽然接受了神品授任礼,却没有履行教士的圣职,而是很快进入世俗社会文化圈,并通过某种关系,很快和狄德罗、卢梭、达兰贝尔、杜克洛等人成为朋友。

  孔狄亚克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人类知识起源论》、《体系论》、《感觉论》、《逻辑学》。因为他从1758年至1767年,做过9 年的家庭教师,他还写过一本题为《学习教程》的教材。

  他的哲学思想正是洛克一派。但也和其他几位启蒙思想家一样,他不仅通过自己的著作以法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了洛克的学说,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改造和发展了洛克的学说。他只承认洛克哲学中的外部经验论,而反对他的内省经验论。他认为:" 这一方面因为反省在原则上只不过是感觉本身,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其说是观念的来源,不如说是观念借从感觉中导出的途径。" 但沿着他的思路推论下去,其结果往往强调了感性而贬低了理性。但他对这种结果非但不以为意,反而认为理性观念原本也不比感性观念更为深刻。

  孔狄亚克把哲学体系分为三种类型,即抽象体系、假设体系和经验体系。他认为:抽象体系的代表是笛卡尔哲学;假设体系的代表是莱布尼茨哲学;经验体系的代表则是洛克哲学。他对抽象体系和假设体系都持批判态度,而且以战斗姿态批驳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马勒伯朗士的哲学。

  他不同意天赋观念,只同意唯物论的经验论。他不同意单子论,认为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虽然他并非无神论者,但他的思想显然对于以英国经验主义方式启迪法国人的头脑很有价值。

  此外,他关于语言、观念、感觉和心理活动的分析,也给后来的哲学心理学研究以相当的贡献。他对史学、法学、风俗、政治、道德以及贸易自由和公共福利都颇有兴趣,而且倾注了不少心血。他的《论商业和政府的相互关系》一书,虽然似未登上古典经济学的大雅之堂,但并非全无新意。他晚年时,还" 进一步研究了数学分析,并开始编写《计算的语言》一书"。孔狄亚克死于1780年4 月2日,终年65岁。丧礼按天主教的仪式举行。

  这一点,他比之伏尔泰和狄德罗可谓大不相同。然而,他原本就是一位神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法国启蒙人物有些异样也很自然。今人评价他的哲学,表彰他说:" 他给后人遗留下的著作,对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而对思想家们则提供了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在查理.德.维利埃的《康德的哲学》一书被介绍到法国之前,一直是法国哲学的基础。" 这评价应使孔狄亚克在天之灵感到欣慰。

  孔狄亚克是卢梭与狄德罗的朋友,但看来他和卢梭更相近些。卢梭和伏尔泰都对他寄予厚望。伏尔泰对他更是赞赏备至,说:" 如果洛克没有撰写《人类理智论》,他会写出来,而谢天谢地,他会写得短些。" 不过,真该谢天谢地的倒是这些法国启蒙思想家,毕竟英国有了洛克,而且他们也接受了洛克。

  除去上述几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外,法国还应有更多的数以千万计的启蒙主义思想的接受者、拥护者和传播者。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湮没不可考矣,但通过这些思想家的著作,仍然能体味到这些无名英雄的气息与作用。毕竟法国式的启蒙运动,不是少数精英的思辨行为,而是众多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