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作者:会呼吸的鞘翅

被他从诗歌中“清洗”出去的,正是整个浪漫主义—象征时代及其“美学自足”的沉渣。

—— 汉布格尔

一首诗不应“有意思”而应“就是”。

——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

布莱希特认为:人们普遍倾向于高估“纯粹、抒情的产品”。而他自己,则是一位“不幸消息的通报者”。

布莱希特这一生几乎无所不写,以及以几乎所有诗歌形式写。他写莎士比亚式的诗,他写十四行诗和歌谣以及颂诗,他写长篇叙事诗和哲理诗,他写童诗和字母诗、进行曲、涂鸦诗、各种变体的情诗和赞美诗,还大量写了属于他个人特色的带不规则韵式的无韵抒情诗。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诗选分七个部分。每一部分我摘抄了两首诗,我认为是具有该阶段代表性的诗。但实际上,要从226首诗中挑选出14首来,真的很难取舍。如果读了这篇分享小文后,喜欢上布莱希特的诗歌的朋友,当然可以将这一整本诗选读完。

早期诗和早期城市诗(共42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读布莱希特的诗,你不会获得那种顺滑和悦耳的感受。相反,你或许感到不和谐,不浪漫,不慈悲。即使在他早期的诗歌中,也是如此。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他早期诗歌的才华洋溢和强劲有力。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城市诗(共23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如果合适,布莱希特会在同一首诗中做到,从最高到最低。因为在他看来,真实生活正是如此:种种落差的连贯性,种种矛盾共存的可能性。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危机时期(共15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布莱希特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政治诗歌:“真正地,而不是仅仅在修辞上参与生活与语言之间的互相作用。”

“一张过夜的床”,这张图片中的手写文字是上一位读者留下的。大概的意思是:“绝对的天才,节奏处理大师。当然,首先出于人道主义的悲悯。”这位可爱的读者还在其他的诗歌中做了标注,用了一种和我不同的方式对这些诗歌表达了敬意。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韦尔费尔对布莱希特的评价:

在没有宣称拥有知识上的优越性的情况下,诗人在他的经验和他的学识的授权下,担当了朋友、合作者,以及所有怀着良好愿望的忠告者和领路人。

“不要听那些如此彻底失败的人的任何建议,而是要自己决定什么对你们才是好的...”(临终的诗人致年轻人)。这个男人已活得足够长,有足够的清晰意识,敢于说出他对别人的关心。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流亡初期(共37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阿瑟·韦利称:“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是讲理和率直的省思,而不是哲学上的精巧和猜想。”布莱希特对中国古典诗歌青睐有加,尤其偏爱白居易那些反映民不聊生、针砭时弊的作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对于读书人而言,这句话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在这一点上,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德国现代诗人布莱希特不谋而合。

“探访被流放的诗人们”,布莱希特借助于奥维德、白居易、杜甫、维庸、但丁、伏尔泰、莎士比亚、欧里庇得斯众多伟大的诗人之口刻画出了当时的社会境况。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与元九书》节选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最黑暗的年代(共30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布莱希特在诗与现实之间,写作与政治之间,致力于一种调和,而抒情完全消匿于诗的宗旨背后,这种他称之为“无韵抒情诗”的现代诗,被视为德国诗歌语言的伟大革新。

那是什么样的现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革命、超级通胀、大萧条、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德等等。生活在这般现实中,经历了二十世纪真实生活中的种种剧烈落差,布莱希特寻求获得他认为已丧失的东西:诗学语言美丽而矛盾的统一。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美国时期(共37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传统的诗观认为诗歌是某种远离或高于一般人类问题的事物,而不是人类问题的有机部分。布莱希特基本上能够做到保持客观,去除诗歌神秘性的关注,使他得以抵制教条最乏味的效应。或许这种清醒,正是他留给他的战后继承者们最有用的遗产。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后期诗(共42首)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迈克尔·汉布格尔认为:“布莱希特的后期诗歌要比他的早期诗歌更经久耐读和更可作为楷模,尽管早期诗歌才华洋溢和强劲有力。”

我读完整本诗选,总体感觉布莱希特后期的诗歌文字更精炼,寥寥几句便将思想表达完整;早期诗歌往往篇幅较长。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早期诗歌表现出更强的气势,读起来内心有波涛汹涌之势;但后期的诗歌更显平和与睿智,似轻描淡写,似脱口而出,读来或充满温情、或得到启迪、或获得一种平和的坚定。

读腻了华美的诗篇、浪漫的抒情、空洞的遣词造句后,再读伟大诗人的诗,才终于顿悟:有的诗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仅仅是为文字刷了一层薄薄的的“糖霜”;而有的诗不仅仅是诗,更是营养,是知识,是思想。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诗·赏析|布莱希特:不幸消息的通报者,美学自足的清洗者

就用这段话作为结束吧: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诗人、导演

代表作品:《三毛钱歌剧》《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等

代表作《斯文堡诗抄》;诗集《家庭祈祷书》;组诗《布科哀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