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和田野有个约定

作者:廖昊

从2014年开始至今,农行浙江分行累计选派1817名优秀骨干到乡镇挂职,这是浙江金融史上的第一次,在全国金融系统中也没有先例。累计走访1.84万个行政村、31万家农户和中小企业,直接受益人数80多万人次;协助全省农行1.5万台“惠农通”机具的安装维护,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围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共协调相关银行授信456亿元……7年耕耘,硕果累累。

“浙里乡间”好风光,作为“三农”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行浙江分行将继续尽锐出战,探索和实践共同富裕新样本!

助力全域共美——

徐金平:80万平方米“赤膊墙”穿上“新衣”

一顶草帽,一双雨鞋,一副手套,工作中的徐金平总是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穿行于田间地头。谁曾想到,58岁的徐金平是农行一家支行的行长。

面对很多人的不解,他说:“我觉得和农民打交道很实在,在农村能听到基层的声音,也能用积累一辈子的金融知识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值。”初来乡镇,正是浙江开展“543”专项整治的时候,石梁镇党委书记交给徐金平两项中心工作,一是农民“赤膊墙”整治,二是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到岗以后,徐金平迅速进入角色,勇挑重担。

徐金平刚来的时候,石梁镇下辖几个村面貌一般,有的农户家的墙都没粉刷,大家戏称这是“赤膊墙”。驻村的这段时间,他戴着草帽,骑上电瓶车,每天进现场盯进度、看质量。如今2150户农户总计80万平方米的红墙披上了“新衣”。

从论证设计、政策处理,到招标建设、运行管理,徐金平全流程负责“五水共治”项目——石梁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为衢州赢得全省“大禹鼎”作出贡献。他还一直担任省级“最美河流”石梁溪张西支流和寺桥段二段7.7公里的河长,每年战斗在防汛一线。作为年龄最大的乡镇干部,前后和他搭档的镇党委书记已经换了五任,可老徐却依旧在这里坚守,树起全区“挂职最久最实属农行”的品牌。

一江清水向东流,座座青山如画屏。挂职期间,徐金平先后获得衢州市党建治理大花园“先锋战士”、柯城区“五水共治”工作先进个人等各层级、系统内外荣誉表彰12项,为衢州“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贡献了一份坚实的农行力量。

实现收入共增——

盛春:把荒山打造成致富的桃园

正值深秋,山色宜人。浦江县杭坪镇截柘岭有一片500多亩的桃园,虽然已经过了收获季,但是可以想见丰收时的盛景。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正是农行挂职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使这里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十几年前,由于青壮年几乎常年外出打工,截柘岭这片山地荒废了。杭坪镇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浦江县的水源保护地。但同时,杭坪镇也是个经济薄弱镇,全镇31个村有24个村为经济薄弱村。

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在独特的山水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走上致富路,让村集体和农民的钱袋子都鼓起来?2014年6月,农行浦江县支行员工盛春到杭坪镇挂职。经过一番调研,盛春认为,消除经济簿弱村的关键是要让村级经济合作社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盛春根据山区实际,充分利用截柘岭周边各村的闲置山林、荒地等资源,组织4个村统一开垦流转和统一经营,将分散在截柘岭周边的闲置山林、荒地统一规划种植。从此,充满希望的截柘岭国庆桃种植项目也应运而生。项目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杭坪镇壶源村村民张亮星说:“我们在这里干活140元一天,这块荒山开发出来,我们也多了一笔租金收入。”

盛春还提出利用山地和岩壁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利用无污染山涧水养殖石斑鱼的建议,被镇里定为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9月28日,投入约500万元的薛家村旅游有限公司生态户外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业,当年就收回30%成本。从此,杭坪镇最大的消薄项目有了收入。

作为一名农行乡镇挂职干部,盛春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充分肯定。“我将继续学习,为农行在农村‘消薄’路上再出融资融智之力。”盛春谦虚地说。

赋能活力共兴——

周丽莲:给希望的田野浇灌“活水”

下乡的第一天,农行温州瓯海支行员工周丽莲就将“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推进普惠金融为己任,把挂职当作任职,努力在乡镇干一番实事”写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用金融杠杆撬动农村生产、让农民拥有生产生活的“本金”、激活禁锢在农村的资产、帮助释放改革的红利……周丽莲运用专业优势,将金融兴农的“活水”浇灌进这片希望的田野。

“到岗之后我发现当地村民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很高。”周丽莲挂职的瓯海区郭溪街道金融市场环境单一,仅有两家本土的农商行和温州银行,这对于庞大的金融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到任后,周丽莲积极改变该街道一直无国有银行入驻的局面,使农户享受高效优质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经过周丽莲的牵线搭桥,农行瓯海郭溪支行于2016年11月开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得到街道辖内农户的一致好评。

金融生态的丰富让郭溪街道的村民有了过上美好生活的本金。曹平村的贾秀强在村内经营农家乐,承包土地进行果园规模化种植。在得知他资金短缺需要融资时,周丽莲和农行工作人员一起到村里和他面对面沟通,最终使其获得信用贷款4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金融自治村是普惠金融的一大举措。在周丽莲的牵头下,郭溪街道共建立9个金融自治村,发放农户贷款7000多万元。挂职期间,周丽莲推动浙江亚合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股改上市,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跨越。

12亿元的招商引资、助推省凤凰计划、引金融水灌溉农业田……几年挂职下来,周丽莲成了精通金融又了解基层实际的复合型干部人才。“希望能够做好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挂职期间不负使命。”由于工作出色,她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成为当年该活动举办13届以来唯一获奖的金融系统员工。

参与社会共治——

周凤青:坚守防疫一线60余天

要了解周凤青就要从他走过的路开始。

每天七点,他准时沿525国道驾车上班。盐官镇是海宁市的西部经济重镇,作为农行挂职干部,在盐官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以来,他习惯了早早来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这里他又将开始另一条路,或是赶往外地的国道高速,或是下村走在曲折狭窄的羊肠小道。

周凤青不乐意待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做个“走读干部”,更喜欢迈开腿走到村里,走到群众中去。他认真做好联村工作,积极参加“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等活动,晚上按照网格片区逐户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表和宣传手册,听取意见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周凤青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繁忙了。从大年初二起,他就前往联系村排摸出租房外地人员具体情况,填报市外员工情况排摸表和行程登记表,参与杭浦高速盐官出口卡点值勤工作……镇里的干部做什么,周凤青就做什么甚至做得更多,他与同事一起,用实际行动筑起了阻挡疫情最坚固的铜墙铁壁。

每次轮到值班、夜间督查、守卡点时,周凤青都只能在办公室沙发上临时靠一下,但他不叫苦不叫累,连续60多天坚守第一线没有休息。作为一名防疫服务团成员,他积极参与商会开复工物资服务团工作,做好抗疫物资的采购分配……周凤青还到企业检查外地员工隔离点管理情况,对申请复工企业进行核查验收,助力企业早日复工复产。

在工作中,他还发挥自己“懂金融”的优势,对于引进的每一家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宣传农行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挂职以来他协助参与对接55个项目,成功促成企业落户11家,总投资5.2亿元,累计提供开户金融服务41次,发放法人贷款5700万元,个人贷款2200万元,协调融资5000万元。

融资融智

体现大行担当

农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国之大者”。无论是脱贫攻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探路共同富裕,如何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人才、服务、知识“三缺失”,是制约“三农”发展的“短板”。以金融力量助力“三农”,农行浙江分行创新思路,派出挂职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融资融智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国有大行的担当。为坚决扛起服务乡村振兴责任,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和有效探索。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着力点在于“补短板”。今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开局之年,对于山区26县,浙江最近启动了“新型帮扶共同体”建设,旨在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行下派干部挂职乡镇,帮助地方既融资又融智,正是对构建“新型帮扶共同体”的有力探索。金融力量,逐梦前行。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责任更是机遇。相信农行浙江分行一定会继续致力于在乡村振兴上深耕创新,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插上腾飞的“金翅膀”。

(本版图片由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

【来源:浙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