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八佰》

作者:墨槿

一部上映前各大影院便开始点映并场场爆满的电影,还有三天正式上映就评分高达9.3的片子,名字是《八佰》,一部中国版的《血战钢锯岭》,甚至更优秀,团体英雄主义在90后翻涌,独特色彩下的英雄主义,让爱国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发人深思。

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八佰》

击中我的首先是画面,不是战争片的灰暗破旧感,不是热血篇的高对比度,正片贯穿了太极一般两极对比的画面感,一条河分开两个区域,战争区清冷灰白,死亡也有了厚重的质感。租界区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奢华和残破对比,生机和死亡对比,是两极。一条河隔绝了两个世界,说不清哪一侧才是真正的戏台,然后序幕拉开....

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八佰》

电影看过最大的感受,是疑惑。为什么军事素质如此高的国军会败的如此彻头彻尾?八百壮士的牺牲到底有没有意义?选择坚守国家领土还是选择尽早结束战争?每一次不知道结局的战斗牺牲,前人做下的每个决定影响我们至深,而他们是否曾好奇设想后人会如何评价?谢团长的惊疑,特派员的劝告,同样是在审视、质问每一个屏幕前的观众,假如你是谢团长,上海顽强抵抗的最后一人,你会怎么做?权力的把手下满是鲜血,一不留神是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都是快速的成长,没有选择的犹豫时间,活着或是死亡,就在举起枪的一瞬间。

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八佰》

简单来讲,这部电影是一部知道了结局的故事,八百人的必死无疑,只是人们都在期待着,知道了结局也想看看过程中是否可以让人始终热血沸腾,和平时代的我们似平巾继承了上一辈骨子里的热血,战斗的热血总是等待着机会,一旦引起共鸣便爆发,进入那个场景,感他所感。

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八佰》

八佰看完已经三天了,激情褪去,这个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观众们。《八佰》是唯一部看过之后,剧场灯光亮起后,观众默契的静而不语默默退场的电影。结尾的黑底白字,民族经受的磨难、前人的牺牲抵抗,用数字记录在电影屏幕上的时候,所有人仿佛都屏住了呼吸,那一瞬间的静寂,每个人都在感受,铭记屈辱然后默默在内心咀嚼,灯光亮起默默退场,把愤懑、激昂,所有的一切情绪留在身体里慢慢消化。

剧场里的观众,从几岁到几十岁的都有,电影中还能听到孩子的疑问,看到白发斑斑的老人激动的眼神,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在那一场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