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州河边上多了一座“山”?“半马苏河”变身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打造“一江一河”样板间

作者:文汇网
苏州河边上多了一座“山”?“半马苏河”变身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打造“一江一河”样板间

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苏州河边的天安千树一期商业部分将于今年12月正式亮相。在今天举行的“2021对话区委书记”调研访谈中,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剧透了这个信息。

此前,这一建筑就因其外观错落有致、高楼露台上种满绿色植物,被网友称作“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该项目以黄山为建筑灵感,借用起伏流畅的山势勾勒建筑群的轮廓,形成一座绿荫环绕的山峰,拥有别具一格的辽阔视野,给苏州河畔带来勃勃生机。

姜冬冬介绍,天安千树项目历经八年建设,12月就正式开业了,“现在主要的功能是商业,招租基本完成了,大概几十家都是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有一些是亚洲旗舰店,有些是国内首店,有些是华东首店、上海首店,还有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此外,还将策划一些世界级的展览、展示活动。”

苏州河边上多了一座“山”?“半马苏河”变身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打造“一江一河”样板间

苏州河普陀段岸线总长21公里,约等于半程马拉松的长度,被称之为“半马苏河”。苏州河流经普陀区域共有18个较大的河湾,素有“苏河十八湾”美誉。当初有19个堵点,其中,中远两湾城1.69公里,是岸线最长、难度最大、最后一个贯通的点。如何做好这个民心工程?

首先,在实现贯通过程当中,细节都是征求老百姓意见,尽可能把他们意见建议吸纳到方案里面去,认可度也比较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中远两湾城一万多户,居委会就有四个。这个小区是共同生活的家园,怎样让居民群众更多参与进来,共建共治。其实最终得益的,还是中远两湾城的居民,充分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思想。

第三,在贯通的时候,尽可能注重品质提升,让老百姓通过这次苏州河的贯通提升工作,真正感受到获得感,觉得小区环境变好了。尽管步道和小区有隔离,但是都是绿化的软隔离,并不是铁栅栏的硬隔离,基本不影响景观。

第四,贯通真正体现党建引领。当时为了贯通,四个居委会还成立片区党委,设立功能型的党小组。另外,搭建很多平台,通过这些细致工作发挥。

贯通和改造提升后的“半马苏河”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也是上海打造“一江一河”的一个样板间。普陀区将及时回应沿河居民的诉求,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一件接着一件办,真正把工作落脚到群众满意上,绘好“半马苏河”这幅工笔画,最大程度还河于民、还景于民、还绿于民,让苏河两岸体现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

苏州河边上多了一座“山”?“半马苏河”变身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打造“一江一河”样板间

据悉,普陀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奋斗目标。

五线谱——未来五年普陀发展要通过五条高的主线来推进,就是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区形象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城区治理高效能、干部人才高素质,这是五线谱。

两部曲——去年“十四五”规划定了两个区发展目标,即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

携手零距离和共画同心圆——主要指未来五年和区域内各类型主体,比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一起,当然也包含全区120多万居民群众,一道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家园。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