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作者:诗意世界

如今的泰国,古时叫暹罗。暹罗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泰国”,沿用至今。暹罗的部分先民是世居云南一代的中国人,蒙古人崛起的时候,他们为了躲避蒙古人的屠杀而迁徙至中南半岛一带,有一部分就定居于暹罗。

暹罗深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双重影响,全民信仰佛教。公元1238年,素可泰王国建立。14世纪中叶,素可泰王国被泰人首领乌通王兼并,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对外一直向周边扩展领土,对内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渐强大起来。

阿瑜陀耶王朝同时还与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不过对外贸易几乎被皇族垄断,国王有一支庞大的船队,专门负责运输暹罗土特产同各国进行交换,据中国史书记载:

“在公元1370年—1643年之间,其使节来到中国访问和贸易达102次,中国明朝使者回访也有19次之多。清朝乾隆年间在广州设立“本港行”,专门办理对暹罗的贸易、税务等事项。阿瑜陀耶与西方国家尤其是荷兰葡萄牙等国商务交往也很频繁,它以“夏利脑”(新市的意思)这个名称闻名于西方世界。”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公元16世纪中叶,阿瑜陀耶王朝与缅甸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边境地区时常发生战争,内部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王权斗争激烈,权臣、外戚和皇族此消彼长,王朝逐渐衰落。

公元1767年4月京都被缅军攻陷,财物被抢劫,人口被掳掠,皇室、寺院、民房和典籍文物全部焚毁殆尽,也是在这时候,西方列强开始侵入暹罗地区。

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时期,中国正值明清两大封建王朝时期,日本则处于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时代。这些封建王朝基本上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又各有特点,明朝两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再赘述,朝廷律令很严格,但是依然有很多华人到海外经商谋生,甚至垄断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对外贸易。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海禁制度非常严格,比明朝“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令要严格得多,阿瑜陀耶王朝的外贸官署分为东西两个衙门,分别掌管东洋和西洋的贸易,其中东洋衙门在山田长政(日本人)以前都是由华人担任,权力极大。

华人担任的东洋衙门官职握有对阿瑜陀耶内所有中国和日本商民的裁判权,也负责暹罗王室与中国、安南,日本和琉球等地贸易的全权代理。

日本人山田长政到达暹罗以后,为什么就能打破华人“世袭”东洋衙门长官的局面了呢?今天,我给大家讲述日本武士山田长政的故事。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16-17世纪,日本人的“海盗”不仅骚扰中国沿海地区,而且东南亚国家都有他们足迹。我们称呼他们为倭寇,外国人称他们为“海盗”或者“雇佣兵”。这些日本人袭击的对象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比较著名的例如圣母号事件,日本人与葡萄牙人发生冲突,并且烧毁了一艘卡瑞克帆船。

东南亚国家非常喜欢雇佣日本武士、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这些雇佣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以至于东南亚国家甚至在一些决定性的战役中,将输赢的赌注都押在了这些人身上。泰国2010年还拍摄了一部《山田长政:大城武士 》,主角就是东南亚地区最著名的日本雇佣兵首领山田长政。

相比于其他的倭寇浪人,山田长政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武士,隶属于沼津藩藩主大久保忠佐(他是德川十六神将之一)1590出身于于骏河国骏府马场町(今属静冈县静冈市),其父山田长知为本多正信的家臣,山田长政年少时即开始参与朱印船贸易。据说,1605年,山田长政以卫士的身份跟随由德川家派出的“朱印船”前往中国,之后又独自赴暹罗(泰国)游历。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由于水土不服,游历至大城(今泰国清迈府阿瑜陀耶)时染上热病,只好留下养病,计划病好以后继续游历,然后返回日本。没想到,暹罗发生战争,机缘巧合之下,山田长政带着1000多名日本武士卷入连战争,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直到死在暹罗。

1605年的暹罗并不太平,国内政局不稳。当时在暹罗都城阿育陀耶城外已经形成了日本人聚居地——日本人町(类似于美国华人聚居区唐人街)。暹罗的新王(纳黎萱之弟)厄伽陀沙律王刚刚登基,据说暹罗的日本雇佣军团就是厄伽陀沙律王创立的。

厄伽陀沙律王晚年的时候,立长子素达为王位继承人,大臣帕乃歪却诬陷素达谋反。厄伽陀沙律王听信谗言将素达废黜,另立次子颂昙王为继承人。颂昙王继位后,杀帕乃歪,为其兄报仇。日本雇佣军团中与帕乃歪关系密切的500名武士竟然叛乱,突然杀入皇宫,逼迫颂昙王写下血书,立下有利于日本人的盟约,虐杀了4名反对日本人的朝廷重臣和僧侣首领,在阿育陀耶城劫掠一番后,退往碧差武里割据称雄。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日本人叛乱,搅动了暹罗的政局。觊觎王位的琅勃拉邦王帕翁沙打着“驱除日虏”的旗号进兵华富里,威逼都城。颂昙王也没有闲着,他号召全国勤王,日本雇佣军团也响应号召,发兵勤王。

颂昙王在全国大部分军队的支持下,先是击败了割据碧差武里的日本武士,1612年4月5日打败了琅勃拉邦王的军队,王位得以巩固。此后,日本雇佣军团正式登上暹罗的历史舞台,山田长政是否参与了这场战争,因缺乏史料佐证,已经无从考究。

可以肯定的是,山田长政从日本到中国再到暹罗的主要目的是做外贸的,初到暹罗,也是从事事业活动,根据《暹罗国风土军记》等资料记载:

“山田长政到达暹罗初期,主要从事日暹贸易,经营鹿皮、鲛皮、苏木等货物,甚至一度垄断,后来‘为暹罗官人所器重’。”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山田长政受到暹罗王室的其中也是因为“商业上的成功”,并非军事上的才能。山田长政生病滞留大城期间,流亡大城的1000名日本武士(信奉切支丹教)推举山田长政为首领。山田长政从千名武士中挑选出精壮之士编制成军,并从澳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雅加达)购入了大量的西式枪炮装备军队,使该支部队拥有强悍的战斗力,成为暹罗当政者的宠儿。

1622年,当时暹罗属国柬埔寨的国王去世,曾在暹罗为质的柬埔寨王子七士他继位后,拒绝向暹罗进贡称臣。颂昙王大怒,亲自统帅大军讨伐,出兵前,颂昙王给日本的德川幕府当政者德川秀忠写了一封信:

“虑贵国商贩彼处者,值干戈之秋,误为彼助,未免混伤,恐非和好之本意,望谕停之,容事平后依旧通贩。”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什么意思呢?颂昙王希望在柬埔寨的日本人(雇佣军)不要参与战争,以免伤了和气。最终,颂昙王大败而归,山田长政也率兵参加了这场恶战,柬埔寨日本雇佣军团的战斗力给暹罗军造成了很深的心灵伤害。后来山田长政率领的雇佣军在边境战争中多次打败了数倍于己的缅军,所以,暹罗统治者更加倚重山田长政的日本雇佣军,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

1628年,颂昙王病重,按照暹罗制度,当时身为副王的王弟室利信时是合法继承人。但是,颂昙王在披耶室利窝罗翁等人的支持下立长子策陀为继承人。当年12月22日,年仅15岁的策陀继位,披耶室利窝罗翁自封为披耶迦罗凤,类似于大清的摄政王,掌握实权。

披耶室利窝罗翁是一个野心家,积极谋划篡权夺位。他清除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室利信时,当时室利信时已经出家为僧。披耶室利窝罗翁派山田长政去执行“引蛇出洞”计划。山田长政面见室利信时,告诉他日本雇佣军团可以帮助他夺回王位。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室利信时信以为真,还俗离开寺庙,准备夺位,坐实了“谋反”罪名。披耶室利窝罗翁名正言顺将室利信时抓捕,判处死刑,把他发配到碧差武里,关在一个土坑之中,等他活活饿死。室利信时被部下救出后,召集旧部,发动武装叛乱,连克数座城市。

策陀王发兵平叛,山田长政率日本雇佣军团参战,室利信时兵败被杀。室利信时死后,山田长政成为披耶迦罗凤篡位的一大障碍,因为山田长政一直效忠于颂昙王和策陀王。披耶迦罗凤一边不断引诱策陀王纵情声色,懈怠朝政,一边试图拉拢、试探和消灭山田长政。

1628年底,山田长政奉命出使日本,披耶迦罗凤欲自立为王,山田长政听闻消息后,迅速赶回暹罗阻止,最终,披耶迦罗凤不得不立策陀之子阿滴耶为王。披耶迦罗凤对此怀恨在心,暹罗南部半独立省份六昆(那空是贪吗叻)太守反叛,披耶迦罗凤派山田长政为统帅前去平叛,此举的用意很险恶: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削弱山田长政的势力,然后一举灭之。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披耶迦罗凤向山田长政承诺:“平叛成功,封山田长政为六昆太守。”此次出征,《暹罗国风土军记》记载:

“军兵为暹罗王兵二万余,仁左卫门部卒五百余兵……仁左卫门部卒身着日本装束……”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上席商务员Gerrit Broeckmans在1630年1月4日之前的记录中称:“此间在暹日本人首领山田长政,率领日本人三百人及暹罗人三、四千人,登陆占领宋卡,征服六昆,捕获其王送往暹罗。”

山田长政平叛过程中,披耶迦罗凤成功篡位,史称巴塞通王。山田长政平叛成功后,披耶迦罗凤心中是五味杂陈,山田长政听闻披耶迦罗凤篡权称王,也在六昆割据称雄,披耶迦罗凤为了笼络山田长政,向山田长政赠送美人。

然而,六昆刚被平定,北大年女王起兵侵略佛头廊并继续北上,山田长政率军与北大年军战于六昆,在战斗中脚部负伤。前任六昆太守之弟銮吗立,立志为其兄复仇,时为山田长政属下,将毒混入药中。还有一种说法:山田长政受伤后返回大城医治。披耶迦罗凤派遣御医赴大城给长政疗伤,但长政反而在数日后病重而死。谣传披耶迦罗凤因为嫉妒长政把持了暹罗的外贸,故令御医在绷带上涂毒以暗害长政。

无论是何种说法,山田长政死于1630年,没有福气享受美人,也没有福气享受打下的江山。山田长政一命呜呼后,身在暹罗的日本人该遭殃了。因为,巴塞通王不愿意再受到日本人的威胁,他决定对在暹罗的日本人下手了。

1630年暹罗日本雇佣兵团覆灭记:干涉王位继承,被原住民血腥屠杀

山田长政死后,不知进退的日本人拥立山田长政18岁的儿子继任六昆太守,欲世代霸占六昆,名不正言不顺,六昆的原住民及暹罗朝廷的将士纷纷起来反对,山田长政的雇佣军团只有区区几百人,大部分被血腥屠杀。四面楚歌的日本人一把大火将六昆烧毁后,逃往暹罗的敌对国柬埔寨和缅甸。

巴塞通王觉得日本人始终是一个隐患,不如全部诛杀,以绝后患。1630年10月26日夜间,巴塞通王派出数百艘艇船,4千名士兵,悄悄包围了都城附近的日本人町,一场疯狂的屠杀就此拉开序幕,少数幸存的日本人都逃往了柬埔寨。之后,巴塞通王将暹罗的日本人全部驱逐,日本人被迫流亡马尼拉。

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大怒,遂下令断绝了与暹罗的一切贸易往来。1633年,暹罗的日本人町得以重建,流亡他国的日本人又重新回到暹罗。不过,暹罗日裔像山田长政那样的辉煌再也没有上演过。

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规定:日本人不许出海,海外的日本人也不能回国,南洋的日本人町没有新的移民补充,逐渐被当地土著同化了,日本殖民南洋的历史也就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