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作者:风起堂主人
【风起堂原创文章 | 搬运洗稿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智能产线只要2个人!家长:还要中考分流吗?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01 职普分流早已存在‍

关于教育内卷的讨论仍在继续。

在家长群体中的普遍观点是,“职普相当”的中考分流制度下,几乎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入高中,将不得不进入职校学技术,成为产业工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理工教授杨东平表示,职普分流早已存在,且部分地区普高的实际录取率达到60%左右。

杨教授所言确实,统计数据显示,国内2010年至2020年的这11年间,普通高中的录取率都维持在50%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上不了高中,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还有一部分进了职高。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从普高录取率的50%再到大学录取率的75%左右(近10年数据),最终仅37.5%的学生进入了大学。

按照每年大几百万的大学毕业就业压力换算,即使扣除中考后进入社会的部分,经过职校毕业后的产业工人也应该是千万级别,常理来说,国内制造业本不应该有产业工人短缺问题。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02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的制造业聚集地,正在持续遭遇“用工荒”,尤其是一些制造企业招工难上加难,不少企业主抱怨,以前是工人进厂要交中介费,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各家企业老板举着广告、排成排,翘首以盼等着工人前来应聘。一位老板抱怨,现在招工的比找工作的还要多,老板变成求着工人上班了!

而作为实体制造业的代表,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也曾多次表达了年轻人宁愿送外卖、跑网约车也不愿进工厂的制造业招工困局。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从种种招工难的现状来看,似乎中考分流一半进职高,为产业输送制造业人才确实有其必要性。

但国内11年来已经维持至今的“职普分流”比例,输送的人才难道还少吗?人都去哪里了?工厂为什么还缺人呢?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产线现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智能制造产线,智能化、自动化越来越普及,用的工人也越来越少,一条产线只要两个人就可以。

“一条生产线只要2个人”?没错,这就是现在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正在越来越普及,早就不是以前一个车间几百人的人力密集型的低水平工业制造了。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再比如曹德旺的招工难,难在哪里呢?

曹德旺在一场教育论坛中表示,福耀集团每年都会在全球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往往面临招工难的窘境。

曹德旺进一步解释了原因:一方面是大学扩招带来数量增加,但大学毕业生却都不愿意进工厂,会觉得没面子、不体面;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的学科设置还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应企业的需求。

那么答案出来了,曹德旺所称的招工难,是招大学生进工厂难;而真正的产线技术工人,却如李东生所言,一条产线只要两个人,早已不需要那么多低技能人力了!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曹德旺和李东生所表达的产业用人现状,也得到了相对权威的官方印证。

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杲就当前职业人才现状表示: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特别是一些新的科技应用在迅速深化和扩大,我们短期之内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还没有跟上形势,所以出现了结构性缺口。

显然,在产业升级和高技能人才需求下,现有水平培养出的职业技能人才,并不是制造业所需要的。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浙江临安:节后求职忙

当然,对于部分低水平工业制造,本就面临落后淘汰产能的个体作坊型工厂,在一些低水平如剪线头、分拣工等岗位上,本就不需要职校毕业生去,但随着曾经的第一代农民工回乡,这些工厂就出现了招工难了。

此外,年轻人不愿进工厂,还有一个现实问题,社会认可度低,待遇低,加班时间长,没有人际交往空间,与此同时,还要面临城市租房、未来买房娶妻生子等重大压力。一句话,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觉得进厂没希望。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武汉渐渐苏醒这座生活了21年的城市承载了太多记忆。街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外卖小哥和环卫工人。因城市发展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又存在一边要照顾家庭,一边是住房、教育、养老等巨大压力,如此一来,时间上相对自由的外卖、网约车、快递等工作就更具有吸引力了。

整体观察下来,制造业缺工现象,其实还是供需不对称,表现在两点:

①、低层次缺人是:落后产能工厂没有吸引力,落后薪资待遇没有吸引力;②、高层次缺人是:由于部分职校毕业生不能满足智能工厂用人需求。

03 家长:中考分流还必要吗

从用人需求上来看,家长们对中考分流的焦虑,其实是有其合理性的。

那么,还在为孩子升学内卷的家长们就要问了:中考分流了十几年,制造业还在缺工,中考分流还有必要吗?为什么不能高中在分流呢?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对此,北大教授姚洋认为,目前的中考分流制度,已经不适应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初中毕业开始学技术应用的职校生,已经难以满足智能制造业对高级蓝领的要求。姚洋教授建议,应该让所有孩子读完普高之后再选择走职教路线还是大学路线。

事实上,中考分流并不能解决当下制造业的招工难问题,但却对初中毕业的孩子们的未来成长造成一定负面、不可逆的影响。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第一、初中毕业生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对负面社会化影响还不能做到有效辨别和抵御,自身更可能因为不能继续升学而产生对未来的失望和对自我的否定,这样还不够成熟的人格,过早进入层次不齐的职高体系中,成材率较低;

第二、国内产业升级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原有的初中文化水平基础,在进入职校后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也不利于新形势下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三、由于社会现实长期形成的升学、就业、高薪、买房等功利化的“成功学”、“毒鸡汤”的价值观影响,社会需求对高学历的过度崇拜和对产业工人价值地位的忽略,也不得不倒逼家长和学生向升学看齐。

曹德旺:工厂招人难,李东生:1条产线只要2人!中考分流还必要?

写在最后:

如今形势下,制造业招工难已不是一个中考分流可以解决,真正背后的供需不对称、学历崇拜、社会价值偏差,才是教育内卷和制造业招工难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在谈教育内卷时表示,教育成了社会问题的背锅侠,算是点到本质了。

当然,如果延伸一下,家长和孩子不也是这场内卷的背锅侠吗?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