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正式全面爆发,原本可能只是南北朝鲜的小打小闹,但随着美国等联合国军的介入,战争局势开始发了巨大的转变,北朝鲜紧急向中国寻求援助,企图挽救他们的颓势。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对我国的东北边防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尤其是对中国丹东有意或无意地轰炸,都让中国一方充满了愤气,只是,要出兵作战,并非易事,要衡量诸多可能的因素与后果。

1950年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中国一方的强硬表示并未让美国引起重视。而且当时中国内部关于出兵朝鲜还有诸多争议,不少人表示当时的中国刚刚历经战乱,如果参战,将会对新中国的发展造成影响。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紧张,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辽东地区的轰炸,使得毛主席等人作出统一决策,出兵援朝,刻不容缓。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市)渡鸭绿江入朝作战。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联军并未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联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的情况下发动进攻,而且此前联军也没有收到任何中国军队已经跨过鸭绿江的情报。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
此后,朝鲜战场成为了诸多国家关注的对象,因为在整体冷战的格局之下,这场战争的胜负其实将决定很多利益的分配。中国一方出兵援朝不仅仅是对于友邻的支持,更是因为朝鲜战场的格局一旦被美国所掌控,那么将会面临诸多可能的威胁。在朝鲜战场之上的中国志愿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但是,既然是战争,就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共牺牲19.7万余人,他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之上发挥了中国军人的光辉,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而在牺牲的诸多志愿军战士之外,也有不少的高级将领在这片他乡战场牺牲,实属让人惋惜。
在朝鲜平壤给东部霞岚山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友谊塔”下的石函之中藏有10本志愿军烈士名册。在第一本之中,第一名便是李湘,他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之上志愿军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在一次谈话之中高度赞扬了李湘军长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且盛赞他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家境十分贫穷。在其14岁时,正是毛主席、朱德等人领导的井冈山运动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当时的江西农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不少人在其影响下投身红军。
1928年底,李湘在当地先后参加了乡儿童团和乡少年先锋队。1930年8月的一天,也是红军第八次攻打吉安的时候,他辞别年迈的母亲离开永新到吉安报名参加了红军。李湘参军后被分配在红九师师部当勤务员,1931年1月调红九师二十五团当司号员,4月加入共青团,9月转为中共党员。之后,长期征战于战场之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者。
全国解放后,195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此时面对朝鲜战争的消息,尤其是部分国家对新中国的挑衅,让李湘心中憋了一口气。最终他决定率领67军全体战士进入朝鲜战场,面对飞机、大炮,他的心中并没有畏惧。
在朝鲜战场之上的李湘,能够根据局势及时调整战策,尽可能将伤亡减少到最低,并取得了多次优秀的战绩。1952年春,志愿军总部命令六十七军在某地一线挖坑道、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伪军发动的新攻势——“春季攻势”。李湘带领士兵们亲临实地,尽心尽力地构筑工事。
但是,在美军发动“春季攻势”的前夕,李湘却病倒了。但此时的他依然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对战局进行分析,但他的病情却在不断加重。在美军的“春季攻势”中,远比之前的“秋季攻势”更加猛烈,而且这一次他们还使用了化学武器。不幸的是李湘军长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当时,军政委旷伏兆几次劝他赶快到后方医院治疗,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坚决不下火线。然而他的病情因细菌感染,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脑肿胀得像水桶一样粗大,虽经医生百般设法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 1952年7月8日13时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年38岁。
1915年3月饶惠谭出生于湖北大冶殷祖镇南山村。1928年,家乡闹革命,年仅13岁的饶惠谭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共产党。他先后参与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战场之上的他表现出大无畏的气质以及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
1952年,饶惠潭主动要求入朝作战,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负责军事后勤保障工作。1953年3月中旬,饶惠潭到下属各师检查弹药和粮草的供给情况,奔波劳碌了一个多星期,回到指挥所的时候,也是他终于能缓一口气的时候。20日回到军部,他汇报完工作以及进行新的安排之后,便回到参谋部,因为劳累,他便匆匆睡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此时的敌军正在进行新的战略谋划。
21日凌晨,敌机对我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饶惠潭在朝鲜伊川郡谷南佐里壮烈牺牲,年仅38岁。
1909年10月蔡正国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车田蔡家村。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参加红军。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蔡正国任一一五师教导大队三队队长。在平型关战斗中,教导大队担任警戒任务,蔡正国率三队英勇阻击驰援日军,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1945年9月后,蔡正国任山东野战军第六师副师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参谋长、第十一师师长。在抗日战争之中以及解放战争之中他均表现出英勇的精神,做到了一位军人的典范。
1950年10月,蔡正国随第四十军参加抗美援朝。在这一年的12月,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的代理军长,主持全军的工作。在他的指挥之下,50军英勇作战,取得了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以及痛歼英军第27旅的战绩,同时也为我军以步兵进攻敌人坦克开创了先例。
1953年4月12日,在龟城郡青龙里遭敌空袭牺牲,时年44岁。为了感谢蔡正国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在朝鲜战场上做出的贡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发给他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国旗二级勋章各一枚。
1919年吴国璋出生于安徽金寨,1929年商城起义爆发后,参加了当地的童子团,1930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部开赴冀鲁边区,任地方游击队负责人,后调回三四四旅政治部任职。1942年4月初,调任 河南省 南乐县基干团团长,率部在日军的 铁壁合围中,纵横驰骋,连挫敌军,受到根据地军民的交口称赞。1943年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战斗模范”称号。他率部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不管是在抗日战争之中还是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场之上,均能看到他奋斗的身影。
1950年,吴国璋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第三十九军副军长,参加了 临津江战役,第四、五次战役,以及防御战的指挥,不久,任第三十九军代军长。1951年10月6日,吴国璋在去往平壤志愿军总部开会,乘坐一辆吉普车返回39军的军部,但当车行驶到平壤东北部的成川郡附近时,却突然遭到了美军飞机的袭击。当时,吴国璋左肋处中弹,最终不幸牺牲,年仅32岁。
1914年5月20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齐心村,这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和当时中国数万家庭一样,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们将会跟随父辈的生活再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1930年,土地革命风暴波及茶陵城乡。当时,16岁的李雪瑞决定参军,但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他的体格十分瘦弱,当地的负责人只让他参加了儿童团。1931年1月,参军心切的李雪瑞只身跑到高陇镇找到陈韶的队伍,情真意切地陈述了自己参军的要求,最后,终于被留下当了警卫员。1932年他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他先后参加长征以及抗日战争,均表现出了勇敢的战斗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第十七军分区改编为冀东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李雪瑞任司令员。他每次能够出色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面对外敌的数次侵扰,作为中华儿女的李雪瑞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数次请战,但只是告诉他再等等。1951年1月,上级任命他为67军200师的师长,但也只是待命状态。这年3月,他再次向上级请战,表示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决心。最终他的决心得到了批准,正式踏上了朝鲜战争的旅程。
在入朝之后不久,了解大致的局势之后,李雪瑞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之中。1951年7月18日,他在藏财洞召开师党委和团级干部会议,部署战斗任务。突然敌机轰炸,李雪瑞便走出洞来,观察情况,当他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望远镜之时,一架敌机被我高炮分队击伤,从会场上空向六团驻地方向滑落。李雪瑞见此情景,告诉身边的作战科长“立即通知六○○团,要抓住敌飞行员。”但不幸的是,也许这架飞机上的飞行员看到了下面的情况,也可能是要鱼死网破,投下了一颗炸弹,而李雪瑞因为躲避不及,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7岁。
1916年罗春生生于江西吉水。1930年,罗春生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保卫局科员、红二师第五团特派员。
1937年3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历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独立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独立第三团副团长等职,战场之上的他英勇无畏,从不会选择退缩,展示了军人的气质。
1950年,罗春生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担任118师师长。在朝鲜战场之上,他指挥果断,及时掌握战场局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安排。10月,他所率领的部队与敌人在温升、宁边等地展开战斗,这也是他们入朝之后的第一场战斗,凭借着过人的指挥才能,他成功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11月,他率领部队抢渡清川江,割断了敌人的退路,并成功配合友军光复了平壤。
1952年的春天,罗春升指挥部队在横城战斗、三八线防御战以及进攻美军陆战一师的战斗中,给予了敌人的大量的伤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年5月16日,罗春生在涟川前线新寺洞突遭敌机空袭,最终光荣牺牲,年仅36岁。
1921年薛剑强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方渡乡。1937年他考入江苏省立石湖乡师。同年冬,因抗战局势紧张、学校解散而失学。回家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1941年他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场上,年轻的他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胆怯,反而做好表率,带领士兵们取得了一个有一个的胜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他也就只有29岁,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正是人生的大好阶段,还有着诸多可能去探索。
1950年,薛剑强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0岁。可能在踏上朝鲜战场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他没有想过会这么早,因为他想看看胜利的到来。
除上述几位高级将领之外,牺牲于朝鲜战场上的高级将领还有炮兵第8师师长王珩、20军后勤部长喻永清、12军35师师副师长蔡启荣、20军58师参谋长胡乾秀以及40军118师参谋长汤景仲等人,他们无一不是战场之上的英雄。但让人痛心的是,他们牺牲之时,大多只有30多岁,这样年轻的生命就完结于朝鲜战场之上,但是他们的心中从未后悔。
很多人常常评论抗美援朝的价值,意见不一。在我们付出诸多伤亡的情况之下,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完成了我们的既定目标,这是当时上少有国家能够做到的。因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敢于挑战强国,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而我们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正是因为诸多英雄儿女的存在,用他们伟大的生命换来了来之不易的战果,他们理应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