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就像一个大转盘,很多黑暗的东西让我喘不过气来,愤怒、仇恨、抑郁包围着我,让我失去理智,让我又错了......"
近日,河南省上水县召开逐案警示教育大会,播放瑶集镇原副市长郭霞作为素材拍摄了这部《诬陷行为的亮剑》故事片。郭霞被认定为匿名诬告短信。
2019年12月的一天,尚水县纪委主要负责人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反映姚明党委书记"受贿、违规推荐、村养书保护伞"的问题。第二天,再次发送了内容相同的短信,但发件人的号码不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收到了几条内容相同的消息,但发送了不同的数字。
尚水县纪委监察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组织了一次牵头调研评审会,并将线索转发到三审调查室进行初查。经初步核实,发现问题中反映的线索严重虚假,反映出有人故意捏造他人违纪违法事实,涉嫌诬告陷害。
县纪委主要负责人立即表示,要及时对被诬告的干部作好名,消除关切,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涉嫌诬告案件专案组,同时安排调控室和我司宣传部门人员参与全过程, 结合案例推进专项治理活动改革,做好诬告典型案例预警教育。
我们如何识别诬告诬告制定者的人?特设小组首先从外围进行检查,并对有关人员进行筛选和筛选。这些对案件处理的挑战是因为举报人使用未命名的手机号码发送消息,并在发送后立即关闭。专责小组设立沟通协调机制,协助公安机关侦查,一枪锁定原宣传委员郭霞副市长等涉嫌诬告。
随着周边调查的深入,诬告背后的原因也越来越清楚。2019年11月,姚继镇党委政府按照组织程序,推荐了两名村党支部书记高、李某申请公务员。因为高俪和李曾有过与管理领导郭霞的节庆,郭霞一直心怀恨,当得知高珂和李已经顺利通过笔试时,即将进行的面试中,郭霞将组成姚集镇党委主要领导收受高赐, 李某和两人举报内容,是指村干部石一购买4张电话卡和一部老人手机,连同石、岳一起更换手机,换了位置,不时向市县领导发送匿名短信举报短信,瑶瑶镇委领导诬告陷害。
刚到姚地镇上班的郭霞也充满野心,想在岗位上做点什么。然而,因为一个正常的岗位调整没能奏效,她开始反感很多,责任不被提拔到组织缺乏意识,下到领导不够重视,下到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够好,整天纠缠在个人得失上无法得到解脱。
从那以后,郭霞就发泄了自己在工作中换工作的挫败感。她担任姚地镇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利用工会负责人的便利,骗取难工学生1.2万元补贴村委会选举,公然破坏村委会选举,未经授权任免村干部,贿赂9万元;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向郭霞"上致敬",送钱少她会做爱、发脾气,共违反3.7万元的节日礼物收受。
当一个党员干部偏离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名利,满意地对待岗位,以进取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得失,问题就必然存在。2020年1月17日,郭霞被开除党籍免职,违法犯罪嫌疑人依法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河南省上水县纪委主任卢秉荣||负责编辑冯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