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我目前在头条号上发的文章已经超过了一百四十篇,可以点击这个《汇总贴:所有文章的直达链接》,更为便捷地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有个别篇章只有上篇,那是因为下篇被禁了,感兴趣的朋友只能去我公众号看了。
人独自来到人世
又独自离开人世
生而孤独
死而孤独
无论亲情爱情友情或其他情
皆无一人能百分百对外袒露
总有一个角落只对自己开放
擅于独处者皆内心坚强自主
只因不需他人来促使你快乐
孤独不代表自闭且心情低落
我倡导的是欢快地孤独玩耍
自己独处都能乐趣无穷到底
独处更易于思考且精神集中
学会面对人皆是独立之个体
降低个人精神对外之依赖感
是提高幸福感不二法门之一
受干扰因素越小生活越纯粹
越纯粹者会使灵魂更加清澈
越清澈者是非观越是清明净
越清明净者自然心地越善良
越善良者越会关心世间人事
越关心者越明白世人皆苦难
越明白者越理解万事不强求
越不强求者越容易理解他人
越理解者越喜欢孤独地思考
皆因曲高和寡他人难以明了
其实也没想写成上面这种格式,只是怕寥寥几语,连着排列就只能是短短的一小段话,可是排成上面这种形式后,又有点犯了强迫症,一行字数少一个缩进,或多一个突出,就会看得不舒服,只能斟酌用词,确保字数相同,这也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完全地表达我想说的,既然上面整齐地排列出了基本意思,这里我就可以不管文字格式,再用更随性的方式补充一下我的观点。
今天在看天才简史,看到一句话 ——“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莫名地心中有一些悲凉,几百年前的科学家们,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伟大的数学家欧拉,因为过度劳累,在失明前都坚持不休息,抓紧时间把所有公式抄写在黑板上,为了在失明后能让子女们能用他的口述进行记录。而短视频如抖音、快手等的快速普及与活跃用户数的激增,更能反应出这类用户对于时间消费的观念。视频不能长,耐心有限,内容要好笑,娱乐至上,所以现在的疗愈经济才会越来越受青睐。太多的人需要各种娱乐来使自己快乐,哪怕只是短暂的,调查发现,那是因为现代人的焦虑感越来越严重,在生活中有太多难以企及的目标。
而我希望通过讲述——“乐在孤独”这一理念,让更多人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从而降低焦虑感。心理学其中有一块是对自我满足感的研究,我发现自我满足感越是高的人,幸福指数越是高,世人皆不同,有人爱才,有人爱财,对生活要求的不同,期望值和获取值差异越大,越焦虑,越难自我满足,越不快乐。而孤独地与自己独处,能让人更少受外物影响地冷静思考,评估自己的性格与现有能力,从而明白如何改善和提高,多问问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这几年我一直给很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提供咨询,也不能说是心理咨询,毕竟我没有心理医生执照,更偏向国外的“life coach”人生导师,都是义务性质,是做我身为佛教徒的一种功德和修行,很多朋友也建议,开个直播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但是我一直犹豫,因为直播平台主要都是偏娱乐为主,所以也就没启动,就先用公众号开始我的普惠修行。
在给众人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人生都挺迷茫,而当我问对方,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时,有些人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些人在我问完后,能给我 一个答案,但依然能听出这是一个很短期的目标、而我更期待的那种答案,至今没有听到过,也许我要的那种答案,想明白的,已经有答案的人也就不会迷茫了,自然不会来问我。那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呢?就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是一个月薪的期望数值,不是买房,或是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或是开什么公司,而是更形象的一种精神生活状态,你要如何到达精神上的平静和满足?
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有一些参考标准,我个人认为的,就是当你成年以后,不管你在物质上的获取如何,你坐在你的书桌前,一个人静心思考,都能对当下的你非常满意,对生活积极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世界上的天灾人祸会有同理心,不会做键盘侠,不会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很少感到大喜,但要有悲悯之心,你可以不用整天笑口常开,但不要易怒。心境平和且淡然,满足并感恩。说个更极端的,就算你明天离开人世了,你都不会觉得留有很大遗憾。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满足,说明你已尽全力,既已尽全力,仍达不到,那是运,是命,接受就好,因为你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唯一能改变的只是你自己。你是否已尽力?
明白人生而孤独,就会对很多人来人往淡然了。我也时常劝身边带孙辈的长辈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对后代过度地溺爱,你的溺爱其实有时候是为了在孙辈身上得到别样的偏爱回报,希望他们能喜欢你多过喜欢你的亲家,多过喜欢他们的父母,可是孙儿们自会长大,长大后的他们不会再对你如此依赖,你能陪伴他们的,只是他们最需要你的那个阶段。
就像爱人的分手,夫妻的离婚,父母的离开,子女的长大,每个人都是一个人在世上走着,所有人与你的相遇再分开都是暂时的,没有一个人能从你出生陪到你老死,都有着先来后到,人生就是一个个短暂的相遇串联而成,区别只是有些人留得久一点,有些离开得早一些。所以我觉得,明白了这点后,你会花更多时间去充实你的内心,爱读书的人不会怕寂寞,搞研究或创作的人都喜欢孤独,因为独处不会被打断思路。
一个人能静得下来,一群人也能热闹得起来,生活有着多样性,内心淡然平静些,自然幸福感提升,少一点攀比心,少一点幸灾乐祸,生活是自己的,而不是活在他人眼中的。真正关心爱护你的人,不会在乎你是否功成名就,只会在乎你是否快乐或难过。在乎你功成名就的人,多半是对你有所图的人,那也不是你真正的朋友、或爱人、或亲戚。
那请好好明白孤独、享受孤独、丰富内心!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幸福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