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新安:我父亲罗炳辉的婚姻和子女

作者:拂晓哨位

编发:(拂晓哨位fxsw2021)

来源:罗新安供稿

罗新安:我父亲罗炳辉的婚姻和子女

这是罗炳辉像。新华社发

我父亲罗炳辉的婚姻和子女

文/罗新安

(2020、6、7)

2014年1月14日晚8点,我正在看书,突然接到老友赵金川从北京打来的电话。

原来,他听说我父亲还有一个女儿留在延安务农。由于她生活有困难,有人准备援助,先找我核实一下情况。

我告诉他:“在延安务农的刘凤英不是我父亲的女儿,是我父亲的前妻杨厚珍与伤残(没有右臂)老红军刘正明的女儿。”

金川听后焦急地说:“你要把这些情况写出来,否则以后就没有人知道了。”

放下电话,我马上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发现延安市宝塔区政府在2012年就认定刘凤英是罗炳辉的女儿。面对与我父亲婚姻和子女有关的事,揭开“尘封历史”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要说清楚这些事,必须从我父亲的一生经历说起。

我父亲罗炳辉(1897-1946)是云南省彝良县人,汉族。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我父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从一位穷苦农民成长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他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领导吉安起义,参加工农红军。在中央苏区创建时期,他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荣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时期,他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该军团是唯一先后隶属于一、四、二这三个方面军的军团。父亲参与领导创建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一直延伸到日伪“首都”南京附近,在日伪的“卧榻之侧”英勇战斗了六年。他发明了专门对付日军的“梅花桩战术”;他是著名的神枪手,拔枪打飞鸟,百发百中;他爱民如亲人,群众称他为“罗青天”;他练兵极其严格,使部队攻必克、守必坚,使淮南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最稳固的抗日根据地。直到今天,他的传奇故事仍然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广为流传。

我父亲的感情和婚姻经历也有传奇色彩,只是碍于隐私等问题,很少为人所知而已。

我父亲虽然在旧军队中当兵、做官十多年,而且一度身居要职,但是,他“吃喝嫖赌”一样不沾,特别在对待男女问题上极为严谨,这一条在滇军中非常有名。这里不妨引用我父亲亲笔撰写的自传里写的两件事,来作说明。

第一件、1921年初,滇军顾品珍起兵反唐(继尧),我父亲跟随唐继尧逃往香港,任副官。“有一师长的小老婆在香港同唐继尧住在一起,她很喜欢我,但我一切银钱物件坚决不收,她要我和她到上海去过日子,当时有参谋副官也劝我,要与她弄好关系,主要是能骗到钱,他也享受一部分。我不同意,他便责骂我蠢,他又遇不到这样的好事。”

第二件、1922年初,我父亲伙同三人,到广西桂林投奔孙中山。 在路过贵阳时,同行的三人找一老妇联系妓女。“老妇就把女子带来,这女子羞得面红耳赤,不说话,坐立不安,因痛哭双眼红肿,愁容满面,一看就知道迫不得已。在老妇的诱劝下渐有笑容,说了自己的遭遇。当时同行的三人都神魂颠倒了,多方买好这一女子,但这女子对他们很冷淡,只是愿意亲近我,他们三人见此就要离开,说让罗为好。我不肯,但女子不肯放我。他们离开后,我又和这女子谈了一二小时,女子要和我吻抱,我当时也确实有些动心,但道德良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而是应该帮助这个女人逃出虎口,让他们夫妻团圆,就给她五十大洋,叫她离开这里去找丈夫。和我同行的三人都说我是傻瓜,但旅店中的客人都说我是一个有为的正直青年。”

以上这两件事,在滇军故旧中影响很大,父亲的正直、善良和坐怀不乱,被袍泽们传为美谈。不难看出,罗炳辉不仅不是那种花心的男人,而且是少有的正派男人。

我父亲先后有过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李桂秀是云南彝良人,与我父亲育有一子罗代勋(1913-1950)。父亲自从参加滇军后,再也没有回去。罗代勋于建国初冤逝。

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杨厚珍(1908-1977),江西瑞金人,与我父亲育有一女罗镇涛(1929-1983)。1937年4月经毛主席批准与杨厚珍离婚。

父亲的第三任妻子张明秀(1918-2011),四川广元人,在延安经何长工介绍认识,1937年9月经毛主席批准结婚。与我父亲育有一子一女。一子就是我。

我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杨厚珍是瑞金县城一位米商的女儿。在1929年我父亲领导吉安起义之后,她参加了革命。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杨厚珍作为亲属参加了长征。长征中,我父亲在红九军团,杨厚珍在中央纵队,他们始终没有见过面。红九军团(后改名红三十二军)先后隶属于一、四、二这三个方面军,到达陕北已经是1936年10月了。在长征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没有见过面。

1935年10月,杨厚珍随着中央纵队,早我父亲一年抵达陕北。为解决伤残红军的治疗问题,中央卫生部创建了红军荣誉军人残废医院。因为杨厚珍长征中负伤(三等残疾),被安排在医院医治休养。在医院里,杨厚珍与医院的指导员刘正明产生恋情。1936年12月他们的女儿刘凤英出生。

当我父亲到达陕北,得知杨厚珍正在医院里生孩子,马上火冒三丈,拔出枪要到医院找杨厚珍算账。后经周恩来、朱德做工作,我父亲才作罢。1937年4月经毛主席批准离婚。他们离婚的事,在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罗炳辉年谱》(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中有记载。

后来,老战友何长工(原红九军团政委)介绍我父亲认识了延安抗大第三期的红军学员张明秀。他们于9月在延安结婚。

2010年4月的一天,有一位莫娴女士来访,她说是杨厚珍的孙媳妇。她说,她的公公刘钢夫是杨厚珍与罗炳辉的孩子。我问她刘钢夫的生日,她回答:1938年3月。我当即翻开《罗炳辉年谱》,告诉她:罗炳辉与杨厚珍于1937年4月离婚,所以,刘钢夫不可能是罗炳辉的孩子。

其实,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是人为搞复杂了。在云南,早在1991年,原中共彝良县委宣传部部长杨升华就在《昭通文史资料》第6辑发表的文章中写道:“长征开始后,罗炳辉夫人杨厚珍随中央纵队行动,二人未能见面。长征途中杨厚珍负伤,军医刘正明为之治疗护理,二人便有了恋情。到延安的罗炳辉挽回无效,只好离婚分手。”杨升华1979年参加了彝良县组织的到各地的访问与调查。

我认为,刘凤英虽然不是罗炳辉的女儿,她也是两位老红军的女儿,应该得到照顾。

我父亲罗炳辉在他的一生中,始终把名誉看得如同生命一样的重要。他的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在旧军队时期就已经极为罕见。参加革命并且成为红军高级将领以后,他更加严于律己,这一点是有口皆碑的。在父亲逝世多年后,竟然出现了“孩子问题”。我作为他的儿子,有责任出面澄清。

罗新安:我父亲罗炳辉的婚姻和子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