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偶像的力量

作者:淘气包海岩

我的偶像

孟子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我从哪里来的,我的思想从哪里来的?这些人类的终极问题,我在孔子这里得到了答案。——题记

小时候,我崇拜张海迪,因为我们家只有一本课外书,书里只写了张海迪和另外一个劳模的故事。我被张海迪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她也成为我的精神导师。后来,读书越来越多,知道的名人也越来越多,我的偶像也换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鲁迅、苏轼、杜甫……

后来觉得孔子也很了不起。他能代表中国文化,仅此而已。再后来,读了《论语》,觉得孔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他因材施教,他知识广博,他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佩服!再后来,读《大学》《中庸》《孟子》,发现他的思想能一代代传承,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成为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真不愧为圣人!

这几天读《庄子》,发现书里多处引用孔子的故事,有许多理念也推崇儒家的思想。我就纳闷——庄子不是道家思想吗?怎么也推崇孔子呢?老子不是很看不起孔子吗?好奇心的驱使,我查阅各种资料后发现——庄子与老子都是道家学派,但他们没什么师承关系.庄子倒是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有很深的渊源.据考证,庄子是出儒家的颜渊学派.颜渊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出现这一现象也不并难理解.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道家和法家都不擅长培养人才.反倒是儒家为道家和法家以及名家等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如法家的李悝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学生;申不害也是出自儒家,而不是法家;商鞅倒是李悝的学生,同样出自儒门.而战国名将吴起则是曾参的学生.至于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个集法家之大成的人物都是战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道家的情形和法家的情差不多.庄子出于颜渊;其他的一些道家代表人物有的是学于儒家,有的则是儒家的再传弟子.道家讲"体"和"用",庄子是属于"体"这一派的,讲究内心和自我;而讲究"用"的这一派主要在齐国,被称为黄老派,这一派在汉初很是得势,其思想是汉初的官方思想.汉初的张良也是道家,但讲究体用致;而同时期的陈平则偏于"用"。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家和名家,在当时被认为也是出于道家,法家也是出道家.所以司马迁写史记时把老子、吴起等人合在一起立传。这不难理解,因为现在我把道家与道教给弄混了。道家与道教根本就没有多少相同的地方。而且,讲究出世并不是道家的全部,而只是道家思想中很小的一部分。

哦!天哪!简直不敢相信,孔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更是中国文化的鼻祖。是中国文化的渊源。瞬间,在我心里孔子的形象一下子上升华到神的级别。试问,世上有谁能如他这般神奇——引领一个民族的思想!太伟大了!超越了我的想想。

‌ 相信,随着阅读的加深,我会对孔子有更多的认识,毋庸置疑,他将成为我新的偶像,影响我的思想,引领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