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作为汉初顶级谋士,曾自言: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陈平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后世也多把他论为阴谋毒士,大概是因为玩弄人心的手段用多了,便会招来嫉恶。

但陈平的自我剖析,也带了磊落的味道。当时天下攘攘,群雄伐战,搞些兵不厌诈的离间诡计,并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只是下限太低的话,自然另当别论。
那年,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走脱不了。陈平便趁着天黑,让两千女子出荥阳东门,他和老刘转头从西门逃离。
大家有没有疑惑,这两千女人能干啥?我们试着脑补一下,如狼似虎的楚军,看到对面奔来一群女人,除了发蒙,还会干些什么勾当?
陈平的这一手,可谓是下作毒辣。如果换做张良或韩信,就是再聪明的脑袋瓜,也想象不到如此妙计。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其计秘,世莫得闻。由此可知,老陈同志的毒点还有很多,只是晓不得罢了。
陈平少年时家里贫困,和兄嫂住在一起,虽然粗茶淡饭的过日子,但长得却是高高壮壮,一表人才。
他好读书,整日里闲人一个,不下地耕作,还时常出门游学,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嫂嫂看不下去,牢骚了两句,便被哥哥休出家门。
等陈平长到结婚的年纪,由于家里穷,娶不上媳妇。那些富人家的小姐看不上他,穷人家的姑娘他又看不上,于是成了老光棍。
人穷思计,这时候陈平的狠辣就显现出来了。
同乡张大户有一位守寡的闺女,嫁了五位丈夫,但都做了短命鬼,是个克夫的命数,没人敢娶。
陈平却剑走偏锋瞧见了机会,将张家闺女娶回来当媳妇。而且老丈爷也十分看好孙女婿,时常资助些钱财,充当家用。
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看出,陈平对自己有股狠劲,是个不怕死的,同时为了生活善于钻营,也舍得下脸皮。
大家知道,钱是英雄胆,陈平日子富裕了,腰杆自然就硬,在乡里逐渐混出名堂。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作为有志男儿,他便告别哥哥,投身到乱世洪流,谋取前程去了。
起初,陈平在魏王咎那里干了一段时间,因为得不到重用,且又受到排挤,便跑到项羽帐下混日子。
但项羽的德行大家也清楚,留不住人才,因为一点差池,陈平封金挂印,又匆匆跑路,投奔了刘邦。
这里特别提一下封金挂印。陈平能将项羽赐下的黄金原物奉还,说明他志向远大,不是特别恋财之人。
等到投身汉军,陈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便悄然开始。首先要面对的是派系斗争。
作为侍奉二主的外来户,刘邦一出手就给了个都尉,而且还担任监军之职。
老刘的这一手,是对沛县的这帮子兄弟不放心,故意派个外来户当第三方监理,防止尾大不掉,监守自盗。
而周勃、灌婴等人怎会容忍一个新人骑在头上蹦跶。纷纷告陈平的状,说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个收受贿赂,反复无常的小人,同时引出陈平盗嫂这一案例。
盗嫂事件应该不是真的,叔嫂两人曾经闹过矛盾。传出这样的绯闻,多半是因为陈平长得帅,且长期单身,被村里闲人编排些故事出来,当作笑话取乐。
不过这种事是说不清楚的,陈平也很光棍,没做过多解释。并直言刘邦,能用则留,不能用我卷铺盖卷回家。
这一节,我们同样可以看出,陈平有磊落的一面。
及至楚汉争雄,他纵横捭阖,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把项羽集团搞得分崩离析,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其功劳是非常大的。
但玩弄人心的阴谋和那些堂堂正正的阳谋相比较,在世人眼里不够雅正,就连陈平自己都认为有伤天和。他从娶了张大户家的闺女开始,便已走入了偏锋。
然而玩阴谋的人,必定善于钻营。等到刘邦驾崩,陈平立马抱上了吕后的大腿,日子过得滋滋润润,顺利地坐上丞相位置。
后来吕后归天,他又出谋划策,联合周勃诛灭吕氏,还天下于刘家,可谓是翻云覆雨,笑傲朝堂。
纵观陈平一生,少年时的经历给他的性格打上了烙印,虽多阴谋但也不失磊落,活得非常明白的一个人。然而身处乱世,能成就一番事业,便也不枉此生。至于身后事,都只能留给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