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蟹种被召唤上餐桌?发现者黄超博士有话迫切想跟大家说

作者:科学大观园杂志

没想到吧,90后黄超博士发现的新物种——深圳巨腹蟹,在网络上居然成了一面镜子。同一只螃蟹,在科研人员眼里是新物种,在吃货那儿却成了美食。

今年11月,最新一期动物学研究国际期刊Zoological Studies发表了黄超、毛思颖关于深圳山溪甲壳纲十足类(虾蟹类)的研究文章。

文章在系统介绍深圳山溪十足类动物多样性的同时,描述了一个以深圳命名的新种——深圳巨腹蟹(Megapleonum shenzhen),填补了深圳山溪大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空白。

新蟹种被召唤上餐桌?发现者黄超博士有话迫切想跟大家说

△深圳巨腹蟹

消息传开后,吃货们闻“蟹”前往黄超博士个人主页打卡。“能吃么”、“适合清蒸还是红烧”........研究人员眼中的新物种,在吃货的世界秒变“大闸蟹”;也有网友对新蟹种不以为然,“老家的山沟里到处都是,算不上新东西”。

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科技工作者”小编联系上了黄超博士,他有话迫切想跟大家说。

能吃吗?好不好吃?

当然可以!但不宜作为食用对象

哈哈,我看90%的评论都是在问“好不好吃”,看来大部分人都是吃货!

当然是可以吃了,绝大部分螃蟹都是可以吃的。只不过,溪蟹的个体比较小,壳比肉还多,不怎么受青睐。加之,有的种类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本身就比较少,所以非常不宜作为食用对象对它进行采集。

老家很多,不算什么新东西吧?

淡水蟹种类丰富,你老家的螃蟹或许还真是新种!

这是我迫切想回复各位网友的一个问题。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中国有300多种类的淡水蟹,是全球拥有淡水蟹种类最多的国家。然而,有很多的溪蟹种类外观都十分相似。

新蟹种被召唤上餐桌?发现者黄超博士有话迫切想跟大家说

△黄超博士十年间命名的溪蟹种类

造成这一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第一,溪蟹是大卵型的螃蟹。相比随洋流扩散的常见海蟹,溪蟹的扩散能力差得多,不少种类仅仅分布于一两个山头;

第二,大部分溪蟹生活在类似的山溪环境,受到类似的生存压力,所以自然选择会让它们都拥有一些共通的外表特征。这样一来,这些溪蟹的群体之间相互被隔离。这种现象称为“趋同演化”。

溪蟹种类的鉴定,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很多特征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最重要的分类学特征是雄性的第一腹肢,需要翻开雄性的腹部才能观察到。

所以说,我们老家山沟里的螃蟹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不同老家山沟里的螃蟹很有可能都是不同的种类。说不定呢,你老家山沟里的螃蟹还是一个新种!

如何加入“独立研究人员”组织?

首先要有稳定收入,确保家人的温饱与幸福

我从小就很爱淡水水生动物,特别是鱼虾蟹。自从偶然间发现了我的第一个新种,我就一直做下来了。今年是我研究溪蟹的第十年,只要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十年就像一眨眼间。

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做一名独立的研究人员,不用面对很多繁琐的事情,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新蟹种被召唤上餐桌?发现者黄超博士有话迫切想跟大家说

△黄超博士在野外做采集工作

哈哈,可能有网友觉得我这个身份很酷吧?但对于想加入我们“组织”的年轻人,首要的是要有稳定的收入,要确保自己与家人的温饱与幸福,这一点是最难的,但只要能做到了,那么自己就有很多时间去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最后,再一次提醒老家山沟里有螃蟹的网友们,如果想发现新物种,首先必须有基本的生命科学与分类学的基础;其次是要十分熟悉某一特定的类群,才能看出来哪些东西是未被记载的。

赶紧学习起来吧!

作者:易小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