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陆抗篇(特别篇)——西陵之战青史留名

作者:公孙枫翔

三国良将系列之陆抗(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凤凰元年(272)九月,西陵督步阐据城叛乱,并派使者向晋国投降。说起西陵,许多朋友不清楚在哪,其实西陵就是夷陵。据守这样战略要地的重要将领居然叛变投敌,事态相当严重。

步阐的叛变,直接原因还是昏君孙皓惹的乱子。东吴从立国之前的江东割据势力时起,就一直盛行私兵制,将领们往往拥有一支只服从自己的私人武装,战时再由主公授予一支部队。等仗打完了授权的部队会收回,但私兵还是跟随将领。如此私兵就等同于将军们的个人财产,这在东吴初期起到了激励将领踊跃立功的作用,但随着三国局势逐渐稳定,私兵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问题。包括孙权晚年对许多将领及后代的刻薄寡恩,除去犯糊涂因素外,其实也有削藩的考虑。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陆抗篇(特别篇)——西陵之战青史留名

步阐

步阐的父亲步骘、兄长步协都先后镇守西陵,到步阐叛变之前步家三代共镇守西陵长达四十余年。所以不仅私兵,整个西陵都顺理成章被步阐视作家族势力范围。所以当孙皓征召步阐前往建业担任绕帐督时,步阐内心非常紧张,觉得孙皓是在调虎离山,对自己不利。

步阐的忧虑有没有道理呢?不能说完全没有。几年前步阐曾经以战略位置更有利为由极力劝孙皓迁都至武昌。孙皓迁到武昌后发现,从江东逆流向武昌运输物资极为困难,于是转年十二月就迁都回建业了。

这件事正常来说也算不上什么罪状,可别忘记皇帝是孙皓,孙皓不是正常人。上期讲过,孙皓杀掉佞臣何定后还是怒气难消,竟翻旧账把之前开凿运河失败已经外放的薛莹又抓起来险些处死。至于其他被孙皓处死的大臣,有的甚至连罪名都懒得按一个,说杀就杀了。如今突然要征调驻防西陵已历三世的步阐,也难怪步阐为自保反吴投晋。

无论如何步阐据西陵城叛乱已成定局,陆抗作为荆州的最高将领,赶紧派出多名将领前去平叛。陆抗命令吴军筑好营垒,从赤溪至故市修建一道围墙,把西陵围在里面,并凭借这道围墙抵御晋国的援军。西陵距离江陵并不算太远,所以吴军当然比仓促集结的晋军有时间优势,但在陆抗的严令之下,吴军只能昼夜不停地建墙,紧张程度就像晋军已到眼前一样,因此将士们都颇有怨言。

主要将领们纷纷向陆抗谏言:“如今凭借我军精锐,正该迅速攻击步阐,必能赶在晋国援军到来前攻下西陵,解决战斗。何苦修建这么长的围墙,白白浪费将士与百姓的体力呢?”

陆抗自然早有打算,回复道:“这西陵城极为坚固,粮草又充足,城内防御及维修的器械都是我以前亲自布置的,这座城的情况我最清楚。如今我们要是领兵猛攻,也不可能很快打下来。等那时北方援军来到,我军若不及早防备,那才是真正的腹背受敌,届时又该怎么办?”

《三国志·陆抗传》载: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五十多年前陆抗父亲陆逊就在指挥夷陵之战时力主坚守避战等待时机,遭到众将极力反对。有个别不听话的将领擅自迎战蜀军遭遇失败,众将只得听从陆逊的命令,最终获得胜利。

五十多年后,夷陵已改名西陵,陆抗的任务也不是守城而是要攻城,但面对的局势很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大敌当前,同样众将不服。接下来的发展也很像,众将们屡次强烈要求进攻,陆抗总是不答应。最后宜都太守雷谭做了一番言辞恳切情绪激动的慷慨陈词,陆抗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再强压可能会有将军擅自行动,于是索性让众将一起上,攻打一次。发起攻城后东吴诸将完全占不到任何便宜,才发现陆抗所言不虚,这才安下心来修建围墙,终于赶在晋军到来之前完成了合围。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陆抗篇(特别篇)——西陵之战青史留名

当陆抗强令吴军各部昼夜不停地修建围墙时,晋武帝司马炎已经派出三路大军向东吴杀来:荆州刺史杨肇率军直扑西陵以救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率军攻打荆州最重要的枢纽江陵,巴东监军徐胤则率水军从长江上游而下攻击建平。

陆抗正准备到西陵前线亲自指挥战斗,然而晋国羊祜攻打江陵的消息传来,东吴众将纷纷表示陆抗应该留守江陵,毕竟这支晋军实力最强。

面对内有叛军未平,外有强敌来袭的不利局面,陆抗再次力排众议。陆抗表示:“江陵城足够坚固兵力又充足,没什么好担忧的。就算假设敌人真的攻下江陵,也没办法固守,对我们来说损失较小。可如果西陵丢失,使晋国东西连接起来,那荆南山区的蛮夷部落将群起作乱,这对我国造成的威胁会多大,简直难以想象。所以相比之下,我宁可放弃江陵也得保住西陵,更何况江陵城防很牢固?”有西陵的前车之鉴,众将也没再反对。于是陆抗亲临西陵前线,把江陵的防御交给了江陵督张咸。

江陵作为东吴控制荆州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都很便利。陆抗则命令江陵督张咸筑坝蓄水,以淹没北军南下的道路。晋军主帅羊祜因为陆路受阻,只得使用浮船来运粮,并扬言一定要破坏水坝恢复道路。按正常剧本,这时双方就该在水坝附近打一场攻防战了,谁知道陆抗命令张咸赶紧主动把水坝给打开。这下吴军众将又糊涂了,主帅到底在想什么?

费好大力气修的用来阻挡晋军的水坝,怎么晋军来了又要主动破坏掉,大伙纷纷劝谏,不是陆抗压力太大精神出问题了吧?

不管别人怎么劝,陆抗就是不听,吴军只得把水坝拆了,让陆路恢复。这时羊祜行至当阳,听说水坝拆了,便把粮草从船上卸下改由车运。

《三国志·陆抗传》载: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原来这晋军粮草一折腾,就中了陆抗的计。从车改船再由船改车运,一折腾就浪费许多时间,也凭空产生许多粮草损耗。其实不管走水路还是陆路都不重要,水坝也注定守不住,陆抗的目的就是拖延羊祜的进军速度。更不要说被水淹没过的道路,等到水退去之后留下一片泥泞,马车的速度大为放缓。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陆抗篇(特别篇)——西陵之战青史留名

前面说过,晋国此次兵分三路,刚拖住羊祜,还有两路。陆抗下令江陵督张咸固守城池,公安督孙遵巡防汉水南岸防止羊祜登陆;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抵挡来自益州方向徐胤的晋国水军;自己则率领吴军主力迎战直扑西陵的晋国荆州刺史杨肇的中路军。

尽管陆抗面对强大的晋国三路攻势沉着指挥应对有方,但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难免个别意志不坚定者叛逃阵营。就在陆抗领军进入之前包围西陵修建的围墙中不久,就有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叛逃到晋国杨肇那边去了。

陆抗仍旧非常冷静,对部下们说道:“俞赞是我的老部下,他对我军情况很清楚。我顾虑夷兵训练水平比较差,如果敌人来攻围墙,必定挑选夷兵驻守的地段。”这里的夷兵指的是被吸纳进东吴军队的夷人部队,三国时期为补充兵力,魏蜀吴都有相当数量的蛮夷部族被征召进军队。

于是陆抗连夜把夷兵调离原本的防区,改用自己的旧部替换。第二天一早,杨肇果然指挥晋军猛攻该地,早有准备的陆抗领军迎击,箭矢投石如雨般倾泻而下,晋军死伤惨重。双方相持一个月,杨肇毫无办法只能趁夜色掩护撤军。

晋军落魄撤离,吴军本该趁势追击。但别忘了陆抗对着杨肇是在围墙里,可背后还有西陵城里的叛将步阐呢,他才是这场战事的根源。万一陆抗冲出去追击杨肇,步阐出城袭击,吴军兵力很难两面兼顾。于是陆抗命令全军使劲擂鼓呼喊,假装追击杨肇。过了一段时间晋军发现吴军只是虚张声势,于是放松警惕纷纷脱下盔甲跑步撤离。哪知道陆抗虚中有实,暗中派出一支轻兵偷袭,晋军顿时大乱,溃不成军地逃走了。

《三国志·陆抗传》载: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项领,伺视间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

听说杨肇惨败,东路的羊祜跟西路的徐胤也没能占到便宜,于是先后撤退。晋国的三路大军全部撤离,陆抗这才转头围攻西陵。步阐领军叛乱本就出师不正,如今外援尽失,城内士气自然低落。陆抗很快攻陷西陵城,将步阐夷及其主要党羽夷灭三族,其他城中军民数万人尽数赦免。

陆抗在西陵把城墙修缮一番,便回到乐乡驻地,并没有因为一场大胜而有任何骄傲之色,对人仍如往日一般谦逊礼貌,因此更加得到将士们的爱戴。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陆抗篇(特别篇)——西陵之战青史留名

本期讲述的实际是西陵之战全过程,陆抗多次力排众议采用了非常巧妙的策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连续逆转不利局面,最终不仅击退来势汹汹的晋军,也剿灭了据城叛乱的步阐。东吴能在孙皓这个昏君的统治下与晋国共存多年,陆抗的勉力支撑居功至伟。在这场西陵之战中假设任一环节应对失当,东吴都将遭受沉重打击,可以说是陆抗给东吴续了命。

与陆抗有关的一个著名典故叫做陆羊之交,说的是陆抗与羊祜虽然是对手,却能惺惺相惜。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到底陆抗与羊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咱们下期继续聊。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