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触伟大的艺术——肯尼斯·克拉克
读肯尼斯·克拉克的《观看绘画》,像是在看电视纪录片,即便是对绘画领域知之甚少的人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观看绘画》书面
在本书中克拉克筛选了十六幅不同主题的画家的画作,包括提香《基督下葬》、委拉斯开兹《宫娥》、罗希尔·范德魏登《基督下十字架》、拉斐尔《捕鱼神迹》、透纳《暴风雪》……
当他运用纪录片式的叙事语言向我们介绍这十六幅画作时,一幕幕“语言镜头”让我们仿若置身美术馆大师的作品前。他将“理论”和“知识”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了。
委拉斯开兹《宫娥》
只要对作者稍加了解,就能理解为什么克拉克能以平实但又不乏激情的语言,带我们从大师的画作一窥观看绘画的门道与乐趣。
肯尼斯·克拉克是20世纪杰出的艺术史家、作家、策展人和纪录片主持人。他二十七岁即任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馆长,三十岁出任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创作的第一部艺术类大型电视纪录片《文明》,使其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师。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
在克拉克看来,一个人享受纯粹的审美感的时间,不会长过享受一只橙子的香味的时间。那么要如何观看一幅杰作?
克拉克告诉我们,如果要继续有反应地看下去,就必须用准确的信息来强化自己。
透纳《暴风雪》
“首先,我会看画面的整体。”克拉克写道,这使他获得对一幅画的整体印象。
在获取那些杰作最初的震撼之后,他所做的是审查,观看画作的各个部分。
之后,克拉克会做的就是回忆画家的生平事迹,并将作品放入画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用准确的信息来强化自己”。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其接受力就会逐渐得到更新,直至最后完全被作品浸透。
华托《热桑尔的招牌》
“纯粹的愉悦!”这是华托《热桑尔的招牌》带给克拉克的最直接的感受。色调与色彩交相辉映散发出一种夺人心魂的美,以至于任何尝试的分析都显得愚蠢而粗俗——克拉克对这幅画作的第一印象。
但是,克拉克还是以他惊人的洞察力关注到了画作中堪比赋格曲的色调,敏锐地捕捉到了色彩细节:站姿女士,淡紫红色斗篷底下出现的一只祖母绿的袜子,坐姿女士手肘旁红漆盒子。
随后,克拉克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让我们了解了华托创作这一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仅用了八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这一幅伟大的杰作。
华托《舟发西台岛》
以置身现场循循善诱地引我们进入观看绘画之道的同时,克拉克也以独特的艺术史家之眼评析了诸位大师的性格与艺术作品。
他说,华托是营造野餐神话幻象的忧郁诗人。委拉斯开兹的含蓄矜持已经超越了国籍。只在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和中国的王维那里才体验过他的这种心态。
拉斐尔的艺术特色:一是流畅的运动感;二是在每一种形式中都给人以滋养的丰盈感。
拉斐尔《捕鱼神迹》
对于伦勃朗,克拉克如此评论道,伦勃朗的自画像是有史以来留给后世最伟大的自传。面容对于伦勃朗,就像太阳之于梵高,海浪之于透纳,天空之于康斯特布尔。
伦勃朗《自画像》
画作插图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一位大师的主题画作都配有局部的特写。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找到同一主题下画家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德拉克洛瓦的“三次屠杀”《希奥岛的屠杀》《撒尔达那帕勒之死》《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或者是画家创作这一幅主题画期间的思历变化,康斯特布尔的《跃马习作》与《跃马素描》;又或者不同画家的同一主题的画,达·芬奇与马萨乔笔下的《圣母子与圣安妮》。
但是,本书失败之处也在于绘画插画的排版,跨页的绘画作品没在夹缝中不能观全,十六幅作品占据八幅之多,让人无法忍受。
书页中的德拉克洛瓦《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抛开插图排版,《观看绘画》作为克拉克的又一本艺术欣赏普及性读物,为初入该领域或入博物馆而不得其法的“常客”提供了不错的观看门径,值得一读。
但也正如他在开篇序言中所说:“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含义,或是其中我们能够理解的那一丁点,必须通过联系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增加我们的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