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渝行记之四:血浴火锻,铸造出范目、巴蔓子、严颜等巴渝铁汉

作者:苍狼的歌谣
巴渝行记之四:血浴火锻,铸造出范目、巴蔓子、严颜等巴渝铁汉

白公馆集中营

4

重庆是一座饱经烟火薰燎与泪水浸泡的城市。如果你来重庆游历,于绮丽峭拔的山城风景中流连忘返、忘情陶醉之时,相信也会遇到一些令人庄重肃穆、肃然起敬的地方。比如人民解放纪念碑、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遗址等等。

我们可以将古老的山城,想象为一只古色古香、古韵悠远的风筝。先将手里捏着的风筝线放至尽头,然后一寸寸拉近,你就会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看到山城遭遇的苦痛与创伤,看到巴蜀人为此而留下的哀伤、激愤、激昂的泪水。

翻开重庆的漫长发展史,我们可知自先秦时期巴国建国,就与相邻的蜀国、楚国摩擦不断,尤其楚国,对其虎视眈眈,意欲吞并,不断对其发动战争,当然遭到巴国的顽强抵抗。巴楚之间的攻防之战,几乎贯穿整个巴国历史。

直至秦国张仪、司马错为断楚国后路,攻占巴蜀设郡,巴楚之争才算终止。

由于重庆居水运战略要道,后世各朝代争夺不止,数度易手。最沉痛的是宋末元初,元军攻破重庆,遭到顽强抵抗,破城后,元兵在城内大肆屠杀。残余宋军退守合川钓鱼城继续抵抗,坚守36年才被占领。

山城历史上屡遭兵火,屡毁屡建,曾有四次经历:春秋时期,初建巴都(渝中);秦国时期,张仪、司马错率军灭巴蜀,按秦都咸阳格局,筑巴郡城江州;汉末三国时代,蜀国守将李严将江州城扩建为大城;南宋时期,重庆知府彭大雅为御元军,再扩重庆大城,新城为李严“大城”之两倍。

巴渝行记之四:血浴火锻,铸造出范目、巴蔓子、严颜等巴渝铁汉

数千年拓展转换的烟火燎烤,锻造了山城人宁折不弯的倔强性格;漫长跌宕起伏中的屈痛泪水,凝聚了重庆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内核。山城历史上涌现有无数的英雄人物。最著名者为范目与巴蔓子。

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中,对二人评价极高:“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

范目为巴人部落长。时反秦盟军攻破咸阳,项羽以盟主身份自封西楚霸王,并分封其他有功将领,刘邦被封关中王。范目视刘邦有帝王之相,遂向刘邦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建议,并让其征用巴人为先锋,自为将军带领冲锋陷阵,出其不意占领战略要地,最后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封范目为建章乡侯、慈凫乡侯、渡沔县侯。范目坚辞不受,毅然回乡归隐。留下“灭秦范三侯”之历史佳话。

巴蔓子是山城人最崇拜敬仰的英雄。巴蔓子为战国时期巴国将军,时国力羸弱,部落叛乱,朝廷无力平叛。巴蔓子使楚,许以三城为报,请楚发兵救巴。当时巴楚关系尚好,皇室常以通婚联姻,加之有三城的酬劳,楚王当即出兵,很快平息叛乱。

巴渝行记之四:血浴火锻,铸造出范目、巴蔓子、严颜等巴渝铁汉

事后,楚王要巴蔓子兑现诺言,割让三城。巴蔓子委婉、慷慨而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拔剑自刎,满座大惊。

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礼,葬其头颅于荆门山之阳;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巴蔓子的事迹,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以及《蜀中名胜志》《大明一统志》等,俱有详细记载。

巴蔓子断头谢失言之罪,以保国土完整的行为,深得巴蜀人民崇佩敬仰,甚至深深刻印在巴蜀人的精神里。

三国时期,巴郡守将严颜被张飞打败。张飞要严颜投降。严颜怒曰:“巴蜀自古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巴渝行记之四:血浴火锻,铸造出范目、巴蔓子、严颜等巴渝铁汉

张飞被严颜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于是义释严颜。严颜又被张飞不杀之恩感动,投奔刘备,为其占领巴蜀,建都成都,立下汗马功劳。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民国抗日战时首都,巴蜀人民在政府的号召下,更是以“宁可断头,以保国土”的精神,不惧日军轰炸,不怕流血牺牲,众志成城,矢志抗战,先后有百万川渝将士走向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功勋永纪彪炳青史。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