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作者:明月不见我心

电影《关云长》中,姜文饰演的曹操,劝人以真诚,爱民如子,正是奸雄中正义良善的一面,甄子丹饰演的关羽斩杀颜良之后,上殿册封汉寿亭候的时候,关羽与众官立于殿上,闭目养神的样子像是抗拒这样的君主与丞相一般。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曹操服侍献帝上殿,侍立于天子身边。三言两语中挥斥方遒,代君降旨,加封汉寿亭侯,众臣下跪,曹操立于侧面亦享受跪拜之礼。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这张图能明显看出曹操乱君臣之礼,他不仅不跪,而且也享受跪拜之礼

叫关羽起身,关羽嫌弃有违君臣之道不肯起身,曹操带头为关羽鼓掌,颇显良相风度,而真实的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原文如下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曾下令表示,“祠庙上殿当解履。吾受锡命,带剑不解履上殿。今有事於庙而解履,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父祖而简君主,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这个就需要详细地说一说了。

在汉代,人们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生活条件,这么好的街道路面,不管身份多么尊贵很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雨天蹚水,雪天漫膝,所以脚底很脏,何况那个动乱的年代更是如此,因为鞋底踩污秽,对人是不尊重的,那时候互相之间在家做客都是不穿鞋的。是以人们上殿更不应该穿鞋,这样才算不亵渎神灵和君主,至于佩剑什么的更是不用提了。

大殿之上,文官站东侧武官站西侧的排列好之后,就是接下来的议事与上奏,不会出现武官佩剑上朝,更何况曹操没事儿人一样的在皇帝身边,那就是明显的僭越,无视君臣之礼。大逆不道的事情。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不过献帝允许曹操至此也是无奈之举,电影中是一团和气,一派百废待兴的样子,君臣一心,实际在历史上过不了几年曹操就自己就封王了,不过就事论事我们跟着电影的思路走。

个人观点哈,我觉得他是想效仿别人,因为历史上这会儿的曹操的确是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的,而他效仿的人就是西汉开国名相萧何。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电视剧中的萧何,杨立新老师的确很智慧

位列开国名相为何与刘邦相处融洽,而且又立过什么功劳。

原来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混子一个,而萧何是他的上司县吏,也就是县里的秘书长,大家都看不起刘邦这种无赖泼皮的时候,萧何却待他很好,平常没少帮助他,又一次刘邦带队行军过程中天降大雨,刘邦带队迟到了,秦朝律法很严,军令迟则受惩罚,被罚前去咸阳赋役一年,明明是走下坡路。按说更是无人理睬的时候。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电视剧中的刘邦扮演者,我觉得刘邦绝对没有陈道明老师睿智潇洒

在别人都更看不起刘邦的时候,萧何却是送出五百钱的重礼以便路上使用,这让刘邦很是感动,一个上司对一个当时别人眼里的混子这样的好,这在刘邦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成为帝王后仍然念念不忘。

萧何善于自保。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两年四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托付给了萧何(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空前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出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吃不好,住不好,条件非常艰苦,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很明显带有监视的意味。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怀疑的心(有怀疑君子之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人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明显能看出落魄的刘邦

萧何做事低调,让刘邦觉得很放心。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识大体,可以看出刘邦的一生萧何出力最大。革命开始成全沛公当领袖,革命胜利成全刘邦做皇帝。举荐韩信带兵,从而一统天下,而经营后方更让刘邦无后顾之忧,功劳如此大,做人却小心谨慎,没有居功自傲的嫌疑。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萧何为了让刘邦放下对自己的戒备心,肯自己担负骂名,自己抹黑自己,让刘邦看出自己没有异心,政权稳固之后,在他的操持之下,国力日渐增强,萧何声望如日中天,经召平提醒后开始以便宜的价格买人民的房子和住宅,变着花样的损害百姓利益,抹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让他们最后只记得刘邦的好。最后以至于让人拦路向刘邦告状,说萧何贪污腐败。刘邦何等聪明,已看出萧何自降威望,正所谓功高震主,这样显得自己比萧何强多了。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刘邦前线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随着对萧何的放心,才有了后续人们都知道的那三条恩宠。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这是上朝的样子,接下来说的见君不趋是在别的场合君臣相见的时候

见君不趋,古代封建社会,帝王规矩大,无论何等场合见了帝王出现,都得快步走至帝王身边,听候皇帝的命令,跑得慢了视为不敬,而见君不趋的意思是见了皇帝你可以慢悠悠的走,甚至可以不往皇帝身边凑那么近,这就是天大的面子了,别人跑的慢了都要挨板子,你可以慢慢晃悠!现在的话讲,那真是拽得二五八万一样了。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称臣不名,古代人互相称呼之间叫字不叫名,叫名字是不礼貌的,比如张良字子房,大家都得叫他子房兄,哪怕刘邦不与他称兄道弟,也得这么叫子房,但是跟皇帝说话的时候就是臣张良如何如何,所以你经常会听到那时候的人自我介绍,在下姓张名良字子房,所以直呼姓名是不礼貌的,对帝王说话说臣张良那其实就是一个放低自己身份的事情,除了自己可以说自己名字以示谦虚,别人是不行的的,但是萧何这一下就是当年的特殊待遇了,称臣就行了,不用说名字,很厉害了!潜台词就是不用放低自己!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剑履上殿这个就不用细说了,那更是了不得的事情,仰面视君即有刺王杀驾之意,斩立决或者殿前武士金瓜击頂。

曹操立于献帝身旁,有可能是为了效仿他!你觉得呢

这就是金瓜铜锤,想想你的脑袋想想它,造反?还是算了吧

都不能直看皇帝,不然是铁锤硬还是你脑袋硬,是大刀锋利还是你的脖子硬?何况带剑上朝!那就相当于过命的交情了,超出了君臣之礼了。所以后世也有说法曹操这样做是想比肩萧何,做一个大大的忠臣,虽然后期没有这样做而已,千古历史如长河,人如青烟缥缈过。是非对错留给后人去说吧!

结语:忠也罢,奸也罢,百年过后身躯入荒郊,成也罢,败也罢,朝代更迭总是人命消逝太多。正所谓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经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参考资料:魏书

图片:电影《关云长》、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