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职场新人手册

        组内轮换也到了尾声,小组里迎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新人。因为项目经常需要跨组合作,兼之每周都有碰头会,所以各小组长间也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新来的这个人,从其它几个组长那里传来的评论是:“也就那样。”

        组内流行的方式是说好不说坏,所以这其实是相对比较差的一评论。于是大概询问了一下小胖同学在前几个组的情况。

守则一:不懂就要问

          第一个小组的组长是技术出身,在他看来: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还在IT这一行混,就一定要有坚实技术基础。大概考察了一下小胖的技术水平之后,组长摇头叹气的将她扔给了组内的技术大牛。

          其实菜鸟们最难沟通的就是这些大牛。自己挠破头都不明白的问题,小心翼翼的张口一问,对方的眼神和口气无一例外的是“1+1=2这种问题难道还需要我来给你证明?”大牛也许是无心的,可是菜鸟们的自尊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人因此就不敢再张口了。

           就这样,在第一个月结束后,小胖的技术没有半点提高,只得了一个象征性的“性格活泼”的评语。

守则二:勤奋很重要

        第二个小组是维护组,客户关系高于一切。长袖善舞的组长亲自带在身边演示如何跟用户沟通。

         可是后来就受不了,小胖同学对办公椅实在太热爱:能打电话就不去用户办公室。在组长出差的一周时间里,竟然没跟关键客户有任何沟通。

        小胖的解释也很合理:“用户忙,我每次打电话都没人接”

         小组长对此满是苦笑:9点上班,我每天都7点半跑来食堂跟用户一起吃早点。她的架子比我还大,这么快就上升到电话吩咐了。

          这件事之后,小胖沦为了组内秘书,负责订饭报办公用品等杂七杂八的事情,然后带着“团结和睦”的评语离开。

守则三:有些捷径不一定适合走

         第三个小组的项目在10月事情最多,组里人手紧张。组长忙得脚不沾地,正逢部门要求对新人加强锻炼——于是随手将项目中可以独立的一小块扔给小胖。

          过了半个月组长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每次经过小胖身后,电脑屏幕上都是花花绿绿的taobao呢?抽空一问:原来小胖把工作都派给合作单位了

          组长于是立刻把小胖叫来:这个工作主要是给你锻炼的,可以请求其他人协助,但是我更希望你能在这个项目里有所成长。

          没两天美工跟组长开玩笑:你们组的小胖太强了,我帮她美化页面又不是帮她调程序,非让我把整个开发机都拷过去——我来找你申请内存 

         组长无奈,叫小胖来重申了一遍美工和组内人员的分工情况,接着两天后,合作单位的技术人员坐到小胖旁边调程序,小胖则吃着喝着看着。

          这下组长大怒,问小胖:你怎么不自己独立做!

          小胖很是无辜:前一个组的技术工作就是这样安排的阿!

         于是第三组的组长在我询问的时候抱怨:维护组跟用户沟通的那股勤快没学会,走捷径倒是一看就会用。     

守则四:多想,多反省

        于是小胖进入我的组。刚开始自然是需要先进行私下商谈。对组内的项目工作和分工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我问小胖:“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

         小胖一脸茫然:“我不知道。”

         这么直接倒是让我吃了一惊:“刚来的时候,项目经理没有跟你谈过话么?”

        “谈了。”

        这就是了,我们组一向有询问个人发展的习惯——上到项目经理下到小组长,跟下属谈话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谈到这个话题。区别只在于谈话各人会因为性格和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像小胖这样的新人,至少应该被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问题问过四次以上才对。同一个问题被问了多次,她还只能说“我不知道”,显然是没有想过的——面对这种没有随便的答案,我开始理解前三个组的组长安排工作时的考虑了。

        “那么,经过了前面三个组的锻炼,会不会有一些想法呢?”

         小胖回答的很快:“好像也没怎么锻炼。”

        “为什么呢?”这正好是一个启发她反省的好机会

        “因为我是新人。”小胖回答的很直爽,“工作两三年后就好了。”

         回答人的表情太理直气壮,反而让我嘴里那句:“其实资历并不是决定因素”说不出来。

守则五:接受工作而不是选择工作

          谈话的时候,大概介绍了组内各个岗位的要求、包括需要擅长的领域、适合的人群以及与之冲突的性格,然后又问:“技术其实是最基础的,正好有一个很小的程序,难度比较低而且时间上没有特别的要求,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我可以派人指点你?”

         小胖大概是在第一组被打击怕了:“我觉得我不适合写程序。”

         “那么文档吧。”我想了想新手能做的工作:“虽然看起来是比较枯燥的一件事,可是有助于整理思路,而且对今后做管理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可行×××报告、技术附件这些东西对文字功底要求很高。”

          小胖想了想说:“我写的不是很好。”

          本来也不指望新人写的东西能一次写完就交出去,我承诺替她把关,于是小胖在组里开始了写文档的工作。

          半个月后,小胖受不了一个会议纪要被打回来三四次的折磨,对我说缺乏文档写作的天资,要求换一个岗位。她要求的坚定,于是我也就没有告诉她我做新人的时候曾有过重写十三次的经历。

           剩下的岗位就只有实施——实施的工作在用人要求上严重的两级分化:做的高明人同时兼顾技术与管理,新人因为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只能做信息维护。

守则六: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小胖每天的日程安排是:早上9点上班,上午进行信息维护,下午则时刻泡在taobao上。偶尔跟我去开会,按时去按时回,像个影子。

            11月马上要结束,小胖即将去最后一个组,我对第五个组的小组长说:我是失败了,拯救这孩子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对方回答得很直接:我也是个干活的,只对项目负责。小胖这样的情况不归我管,我又不是她爹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