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西两魏的五次大战,高欢、宇文泰谁强谁弱

作者:乐观的木子先生

在历史上南北朝末期,北方政权的两个奸雄高欢、宇文泰,六镇起义的时候他两人都是在尔朱荣麾下效命。这个时期的高欢比宇文泰强太多了,此时的宇文泰只是贺拔岳手下的一个将领。贺拔岳和高欢两人是同一级别的,尔朱荣死了以后,高欢开始反出了尔朱家,有了自己的势力。高欢挑拨离间让侯莫陈悦杀了贺拔岳后,宇文泰用雷霆手段接管了初步成形的关陇集团。

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当上皇帝后,朝政由高欢把持,这时的宇文泰还在苦心发展贫瘠的关西地区。没过两年,孝武帝元修不满高欢的专政,又被奸臣斛斯椿蛊惑,准备逃往关陇投靠宇文泰。孝武帝跑到宇文泰的地盘后,高欢说元修弃国逃跑,废除帝位,另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分为了东、西两魏。

投靠宇文泰的元修,怎么都不会想到宇文泰比高欢还狠,宇文泰深知元修不是一个简单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他一旦成长起来,自己苦心经营的关陇地区那不是帮他白干,于是找了一个借口,说元修和他堂妹元明月通奸,就直接处死了元修,立了元宝炬为皇帝。

东、西两魏的五次大战,高欢、宇文泰谁强谁弱

东、西两魏成立后,大小战争不断,背后其实就高欢、宇文泰的博弈,在公元537年的时候,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大战,小关之战,也叫做潼关之战,当时关中地区爆发天灾,高欢乘机向宇文泰用兵,高欢以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为帅,统率大都督窦泰、秦州刺史韩轨等攻潼关。首战不利,被西魏王罴击退。

高欢随即以三路大军进攻宇文泰,高敖曹领一路大军攻上洛,窦泰领一路军攻潼关,高欢自己领一路大军驻扎在蒲坂,宇文泰分析出高欢分兵的利弊,决定先破窦泰领导的大军,只要窦泰一败,高欢就不战而退。窦泰屡战屡胜,已成骄兵,宇文泰在小关袭击了窦泰,窦泰突围无望,选择了自杀。士兵被俘虏上万人,高欢见窦泰被击溃,也来不及救援,就下令撤退了。

第一次大战,高欢以失败告终,并且损失了大将窦泰,由于关中地区闹饥荒,宇文泰不得不带人去东魏地盘抢粮食,占据了恒农。也是在小关之战的同一年,高欢整顿人马,带领二十万大军准备消灭宇文泰。西魏的关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大饥荒,大约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于这场大饥荒。面对高欢的大兵压境,西魏的几座城池选择投降了高欢。

宇文泰得知高欢率领大军来犯后,随即从恒农回师,准备迎战高欢,这时宇文泰只有一万多人,而高欢有二十几万大军,为了不重复小关之战的失败,高欢决定不分兵。当高欢得知宇文泰在渭曲芦苇荡中埋伏时,他想到了用火攻,这时跳出来两个猪队友,侯景和彭乐。

东、西两魏的五次大战,高欢、宇文泰谁强谁弱

侯景认为应该生擒宇文泰宣示百姓,如果他被烧成焦炭,谁会相信我们真的大胜呢?这时莽夫彭乐也请命出战,东魏军的贸然进攻被宇文泰埋伏,这一战高欢大败,此战下来,高欢丧甲士八万人,丢弃铠仗十八万。气的高欢直跳脚,彭乐也是在这场大战中表现出他凶猛的一面,肠子都被刺出来了,还继续和西魏军交战。这一战也是把宇文泰养肥了。

经此两战之后,西魏缓了一大口气,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38年,宇文泰带着西魏文帝元宝炬回洛阳祭扫魏朝先帝陵庙,高欢命大将侯景、高敖曹重兵包围洛阳金墉城,第三次大战河桥之战爆发,宇文泰先是被侯景击溃,随后西魏大军来援,侯景战败逃跑,猛将高昂被东魏自己人害死,高欢得知高昂的死讯,气的如丧肝胆,高欢随即领兵前去抵抗,把宇文泰杀败,这一战下来,高欢收复了去年战争失去的地盘,虽然是胜利了,却损失了猛将高昂。

在公元543年双方又爆发了第四次大战,高昂的哥哥高仲密投降西魏宇文泰而引发的战争,这场战役差点成了两魏军事领袖高欢、宇文泰的丧身之战,东魏这边高欢被贺拔胜追杀,西魏那边,宇文泰被彭乐追杀,都只差一点点。这一战高欢算起来我是惨胜,回去后的高欢狠贺拔胜差点杀了自己,就把贺拔岳留在东魏的几个儿子全部杀了,贺拔胜听到这个消息后,活活气死了。

东、西两魏的五次大战,高欢、宇文泰谁强谁弱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546年双方又爆发了第五次大战,玉壁之战,这场战争也成了高欢的死亡之战,已经五十几岁的高欢,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玉壁守将是西魏名将韦孝宽。高欢选择出兵的时间是十月,北方地区天寒地冻,东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战死冻死七万多人,高欢眼看久攻不下,又损失了那么多兵马,就病倒了,于是选择退兵,第二年高欢就病死了。

从东、西两魏分家后,大战役打了五场,宇文泰赢了三场,高欢惨胜两场,而且宇文泰赢的战争都是以少胜多,一方面顶住西魏内部压力(关中大饥荒),一方面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高欢,总的对比下来,军事上宇文泰还是要胜过高欢(小编自己的想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