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作者:小书童讲历史

金庸先生一生共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武侠小说,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可谓空前。

但是,主流文化似乎并不认可金庸的武侠小说,认为能登大雅之堂,并不能和严肃的文学相提并论。王朔就将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称之为“四大俗”。

那么如何评价金庸的武侠小说呢?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纵观金庸的武侠小说,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有明显的历史背景,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故事生动,情节紧张;人物塑造,性格鲜明,形象逼真;语言精确,文笔流畅。

一般武侠小说反映的武林故事,翻来覆去,尽是拜师访道、寻宝夺笈、血债复仇,抄袭仿制,陈陈相因,总是离不开个人恩怨,自我扩张,直到把武侠小说逼进了死胡同。

金庸则是武林异数,以其雄才健笔,抒写民族兴亡的历史,描绘时代风云变幻的壮观,使人感到历史脉搏的跳动,构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一大特色。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重要历史人物为骨干,以国家之仇、民族之恨、百姓之苦为基调,使读者和书中人物共呼吸、同患难、喜怒哀乐,休戚与共。

以“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为例,反映了南宋中期到元末明初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宋、金、元,元明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成吉斯汗、忽必烈、朱元璋、常遇春都占有一席之地。武穆遗书、倚天屠龙秘笈成了书中的脉络,众多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洪七公、全真七子与杨康、欧阳锋、裘千仞、完颜洪烈,这些正与邪,忠与奸、好人与坏人也全在民族矛盾这块试金石上得到明显的分野,形成两边截然不同的层次。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金庸的十四部小说

金庸先生曾说过:“这跟我喜欢历史有关。历史很奇怪,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很多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武侠小说一直以来,大多是倾向虚构,给人一种不尽真实的感觉。我想改变一下。在历史的基础上撰写武侠小说,那样,有了现实的背景,读者读起来,便会有更大的真实感。”《碧血剑》《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等五部,虽然不具有“射雕三部曲”那样的情节和人物的连贯性,也陆续反映了明末清初的重大历史。特别是《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了。改朝换代的争斗、农民起义的成败成为串联作品的线索。粗略统计,以历史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占金庸武侠小说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

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样担负着表现作品矛盾冲突的演变和人物性格形成的文学功能。情节故事丰富完整,紧张生动,起承转合,天衣无缝,构成金庸作品的另一个特色。

在这方面的成就亦非泛泛作家所能比拟的。金庸的武侠小说,吸取我国白话小说的优良传统,借助优秀外国小说的表现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其故事多从单线入手,由一事引入另一事,埋下伏笔,造成悬念,形成一个高潮后戛然而止,故事在紧张的气氛中收束。其中《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情节最为丰富,结构最为复杂。以《天龙八部》为例,故事由段誉来无量山看比武八始,引入第二个男主角乔峰,再引出第三个男主角虚竹。这一特点很像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武十回》《宋十回》分头交代各路好汉上梁山那样,最后形成高潮,在少室山群英大会上,分别点出三个主角的不同结局。高潮迭起,情节紧凑,使读者爱不释卷,欲罢不能,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射雕英雄传(剧照)

文学作品要求人物塑造,形象真实,个性鲜明。才能深刻揭示其社会本质。武论小说人物刻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整部作品的可读性和对其文学价值的评价。

平庸的武侠作家自然只能塑造一批批平庸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武而不侠,女主角总是多情娇媚,男主角总是风流俊雅。要么武功盖世,深不可测,三步流红,五步喋血;要么性格乖张,行为古怪,满口胡言,浑身酸味。总之,赵钱孙李,千篇一律。

纵观观金庸笔下的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人物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可以说,达对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金庸笔下的男女主角,你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他们以国家比利益为重,以天地为逆旅。不为利诱,不畏强暴,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和赴难牺牲的精神。所以每部作品的基调都比较高。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天龙八部(剧照)

金庸先生说过:“在我所写的许多男性人物中,胡斐、乔峰、令狐冲、杨过、郭靖这儿个是我比较特别喜欢的。”试以这些男主角为例,分析金庸朔造人物形象的特征。

先说《飞狐外传》的男主角胡斐,他聪明活泼,寄身于商家堡,历遭苦难,是个急天之难的行侠仗义的人物。他为了素昧平生的钟阿四一家四口的血海深仇,和独霸一方的大土豪南霸天誓不断立,血战到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体现了见义勇为的英雄本色。

如果说,小斐恰如雏燕展翅,不畏艰险,那么,《天龙八部》的主角乔峰则是凌空翱翔,傲视群雄的雄鹰。乔峰一现,如朝霞初展,毫光万丈,群魔辟易,所而披靡。乔峰性格豪迈,疾恶如仇,兼有超群骇俗的武功,顶天立地的男儿气概,大可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在金庸笔下,他却是最具悲剧性的人物,而他悲剧性的由来,则是他寄生于辽国,抚养成长于宋朝,他成为民族矛盾冲突的牺牲品。为了千万无辜生灵,在忠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毅然以断箭头插入自己的胸膛,无声无息地倒在千军万马之前。从此恩怨、荣辱、毁誉一笔勾销,天地窒息、草木悲风,这一切极大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惊愕激愤之情汹涌,久久不能平静,乔峰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令狐冲(剧照)

《笑傲江湖》男主角令狐冲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令狐冲潇洒落拓、放荡不羁,是个“隐士”型的侠客。他自幼父母双亡,尝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滋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身不由主地卷入阴谋家、野心家、伪君子武林夺盟的斗手,依委其间,屡遭构陷,但他能与命运抗争,自强不息,更兼身怀绝学,武功卓异,于是他一如美国好莱坞能片“西部枪手“一样, 一剑在手,所向无敌。作者塑造令狐冲这个人物的用意,在他的《笑傲江湖·后记》说得很清楚:“人生在世,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是不可能的,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热衷于政治和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

金庸塑造引人注目的大侠始于《射雕英雄传》,姑且不论《射雕》是否是金庸最成功的作品,但可以直言,《射雕》是金庸最重要、影响最深的小说。《射雕》一问世,金庸先生才得到“金大侠”的头衔,确立了武林小说盟主的地位。

《射雕》布局奇巧,人物塑造鬼斧神工,文字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典范。《射雕》更重要的成就还在于,塑造了郭靖这个“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英雄式人物。郭靖从小在蒙古包里长大,由于天性淳朴善良,加上勇敢过人,义无反顾的品德,深得成吉斯汗的器重,建功立业,成绩斐然,被封为“金刀驸马”。后来他觉察成吉斯汗,并吞大宋江山的野心,终于反目成仇,同时解除了和华筝公主的婚约,娶得美眷如花的俏黄蓉终身为伴。郭靖为人严肃拘谨,诚朴厚重。对国家忠,对父母孝、对师长敬、对朋友义、对爱情专一,道德品操,臻于完美。所以他能憎爱分明,临阵不乱,即使处理儿女私情也不轻率。这些大仁大义,为国为民可贵的品德,就是连灵巧如杨过,飘逸如洪七公,高傲如黄药师,强势如成吉斯汗都对他敬佩不已。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韦小宝(剧照)

金庸成功地塑造一系列人物,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诚如陈家洛,高雅华贵,身怀绝学,德才兼备,只是内心抑郁,临事犹豫不决,空负好身手,最终一事无成,豹隐回疆,有道是:“长使英雄沮沾襟”;袁承志谦厚奋发,技艺超群,身负重任,但他有勇无谋,不善变通,悲天悯人,失却良机,身后寂寞,寄居海外,只落得“永忆江湖悲白发”;张无忌品操端方,武功卓著,但他随机含混,拖泥带水,用情不专,处处受人制肘,淡然退出政治舞台,终归成不了气候;段誉风流倜傥,飘逸俊雅,但他不谙人情,不通世务,见异思迁,处处留情,终究不是世间人物;虚竹宅心仁厚,思想纯正,但他性格痴愚懦弱,拘泥苟且,只靠因事成人的机遇,步步 逼使他成功,完全不符合世俗之常理;韦小宝奸诈狡猾,贪财好色,典型的市井无赖,但他对朋友忠诚,讲义气,也不是个一无可取之人,他周旋于充满杀机的官场,官室,逢凶化吉,历险如夷,最后七美大团圆,享尽人间艳福,出乎意外,匪夷所思,看来极不合理,事理颠倒正是颠倒事理的社会所造成的。

金庸先生是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学者和竹家,就其十四部武侠小说而论,充分反映出金庸先生广博的文史知识,医卜书棋无一不精,兼之他对伦理、道德、人性的深刻了解和纯熟的文字表现技巧,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而真实,总境深刻而切理的作品。

金庸小说:王朔称之为“四大俗”之一,读者尊之为“空前绝后”

张无忌(剧照)

王静安在评价文学作品的“心境”时说:“抒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于抒情写景述事都有独到之处。其如抒情,即事抒情,融情于景都能做到真挚自然,言必“由衷”,就如儿女情态,也是水乳交融,两情依依。写最大如江南水色,大漠风光。小如花木泉石,幽谷林野,莫不雄浑旖旎,错落有致。叙事则迂迥变幻,悬疑反溯,丝丝入扣,令人如醉似痴,废寝忘食。言志则阐道析理,透彻精辟,淋漓尽致,足以激励人心,振聋发聩,足以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砥砺之心油然而生,一股历史兴亡的悲愤感情,涌塞胸怀。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不管你认不认可,金庸注定是一个奇迹,一个丰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