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决定历史走向的吴三桂,他当时真实实力如何,为何能改变历史

作者:认真胡扯

吴三桂是清末明初最有名的军阀之一,这位明朝总兵官,统帅帝国最后的野战部队投降了满清,最后做到平西王,并称帝自立。

那么,吴三桂在明朝末年投降满清之际到底多少实力,他能够为清朝打头阵横扫中原,统一天下,逼死永历帝,真的是因为他手下的关宁军强大无比吗?

今天我们就聊聊明末枭雄吴三桂在山海关时期的实力。

决定历史走向的吴三桂,他当时真实实力如何,为何能改变历史

山海关是明朝的军事重镇,这里是连接东北和北京的咽喉,山海关在明朝手中就可以避免八旗军对北京的直接威胁,而一旦山海关失陷,就意味着东北地区的敌人可以在几天时间中进攻北京城了。

所以,从满清崛起开始,明朝方面就对山海关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典型的如王在晋等人,将山海关打造成了一个军事体系,固若金汤。

另一方面,明朝从山海关到关外锦州宁远等地,部署了大量的精锐边军,他们就是所谓的“关宁军”,也被一些人称为“关宁铁骑”。

决定历史走向的吴三桂,他当时真实实力如何,为何能改变历史

首先我们要明白,关宁军不过是明朝边军中的一支,其战斗力并不比秦军、天雄军这些军队强多少,只是他们既然是辽地之人,自然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和动力,所以成了抗击八旗军的主力。

但实际上,关宁军在十余年中对八旗军的作战中,败多胜少,打到最后连野战也不敢打,守城又守不住,坑了不少外地来支援的客军,丢了无数城池钱粮军械。

不客气地说,关宁军是八旗军一直以来的手下败将,打十次输八九次,只能凭借火炮或者小规模战斗赢那么一两次。

因为关宁军和明朝末年所有的边军一样,已经军阀化,辽土将领喝兵血吃空饷已经上瘾了,几任总督都管不了他们,所以账面实力兵强马壮的关宁军,实际战斗力并不怎么样。

但就是这样的军队,已经是明朝末年最精锐的部队,“瘸子里面拔将军”。

决定历史走向的吴三桂,他当时真实实力如何,为何能改变历史

吴三桂身为辽地将门,是明朝辽地军事集团的代表人物。崇祯末期,随着大将凋零星散,吴三桂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的辽地利益集团的“话事人”。

崇祯十三年的松锦大战中,明朝“八总兵十三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吴三桂等人率领不足三万残兵败将退回山海关。这批人就是后来吴三桂掌握的主力,也是明朝边军最后的血脉。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杀,吴三桂加上山海关总兵高第等人的兵马,共有五万之众,其中三万人是乡勇。换言之,吴三桂在一片石决战前手中掌握的常备军不过两万人左右,这就是当时吴三桂的真实实力。

决定历史走向的吴三桂,他当时真实实力如何,为何能改变历史

一片石之战,李自成以六七万起义军进攻吴三桂,两天时间便将其打得崩溃,山海关北翼城直接投降。

吴三桂走投无路,只得剃发易服,投降满清,借助八旗军击败了起义军。

随后,多尔衮命吴三桂的关宁军为前导,引领八旗军南下中原,开启了满清统一中国之路。

吴三桂的关宁军外战拉胯,但是对待自己的同胞却凶狠异常,南下途中清军数次大掠夺大屠杀,都有吴三桂所部的身影。

在明朝时代保家卫国的时候军阀们避战自保,而充当清廷鹰犬,掠夺自己的同胞发财的时候,却争先恐后爆发出了比当年强得多的战斗力。在这些军阀和其私人武装眼中,没有国家利益,只有个人利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