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跟着无尘读好书,构建良好亲密亲子关系(八十六)

作者:心理咨询师苗保平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询师苗保平,网名心若无尘。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岳晓东博士《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一书中的:“第9章我们的缘分尽了吗?”的章节内容。

跟着无尘读好书,构建良好亲密亲子关系(八十六)

正文:

婚姻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大服务项目。在此当中,心理咨询人员应采取什么立场?推动来询者思考什么问题?最终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婚姻咨询中的常见问题。在下面的手记中,我为一个从国内来的女留学生做婚姻咨询,其中我既没有劝和,也没有劝散,我只是竭力推动她多做反省与沟通,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题记

卫红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生。

她丈夫志刚半年前以陪读身份来美探亲。他来了之后一直赋闲在家,虽也偶尔出外打工,却总是零敲碎打的,不能持久。而且志刚的脾气越来越坏,卫红对他也越来越失望。

他们两人未聚则苦思,相聚则苦斗,其夜茫茫不见光明路。

卫红学英语,志刚学政经。两人性情相投,容貌相配,上大三时开始热恋起来。他们是校园里公认的一对才子佳人,毕业后即筑了爱巢。

当年,他们漫步于花前月下,轻吻于秀林清风。树头得知了曾替他们歌唱,池塘的青蛙曾替他们欢呼,白云曾为他们作证,夕阳曾为他们祝福。

后来,卫红不甘大学同学一个个都出了国,只有自己坚守岗位。大学四年中,卫红的学习成绩一向是拔尖的,凭什么在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上她要落后于他人呢?

卫红想不通,就与志刚合计要一同出国留学。但志刚却不怎么热衷出国,他愿意在国内干一番事业。他认为出国未必就有本事,留在国内就未必没出息。

志刚出身于高干家庭,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办什么事都很方便,所以他不愿放弃这片大好的“根据地”。

无奈之下,卫红开始单独联系出国事宜,结果很快被美国中部的一个州立大学录取,攻读英语教学法硕士学位,并得到了全额奖学金。卫红怀着兴奋的心情将此喜讯告诉志刚,可志刚却冷冷地说:“不是说好不出国了吗?”

“那我们班上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我学英语这么多年,难道就不该出去见一见世面?你也替我想一想呀。”卫红噘着嘴说。

“你可以等公派的机会嘛。”志刚答道。

“公派?算了吧,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卫红苦笑着说。

志刚皱着眉头,什么都没说出来。

卫红用手指着录取信说:“看看这儿,是全额奖学金哪,不去白不去。”

于是,两家人一起商量此事,最后决定放卫红“出洋”,学毕即归。志刚的家人还专门提到,他们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可以开始考虑要孩子的事了。

卫红“出洋”,志刚去机场送行,两人很是伤感了一番。他们自大学以来,还从未这样分离过。

当卫红含着热泪,一步三回头地告别志刚时,心里闪过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她不知道,随着那即将起飞的波音747班机飞向大洋彼岸,她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她还想到了前不久堕胎的事情。如果这事让志刚家人知道,他们肯定会极力反对她即刻出国的。毕竟他们家老爷子已是七旬之人了,家中已有了两个外孙女,就等着抱孙子了。

在这关键时刻,志刚义无反顾地支持了她。

旅途中,卫红将这一切感受都记在了日记本上,她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一个人出来留学。

*****

卫红到了大洋彼岸后,很快适应了异域的生活,学习也再现了当年的辉煌。

卫红感到自己的青春活力在重新焕发,利用课余时间跑了不少的地方,也越来越喜欢这片土地。更重要的是,她已经不满足于只获取一个硕士学位就了事,她要向博士学位挺进。而且,要向名校的博士学位挺进。

于是,她开始申请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大学的研究生院,居然如愿以偿地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了。卫红接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兴奋得哭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运气会这么好。她立即给自己家中打电话,约好时间让志刚来接电话。

“我被哈佛大学录取啦!”卫红对着电话话筒兴奋地喊道。可话筒那一边却是沉默。

“喂,喂,志刚,你听见了没有?”卫红尖声叫道。

“听见了,可你叫我怎么办?”话筒里终于传来志刚有气无力地回答。

“来美国吧,我会带你去逛纽约、华盛顿、大西洋赌城、迪士尼乐园,你难道不想出来见一见世面吗?”

“唉,可你叫我怎么对我父母交代,我爸爸前两天还问起你什么时候回来。”

卫红不再激动了。顿了一下,她接着说:“志刚,你一向是很有闯劲儿的,怎么在出国这件事情上变得这么缩手缩脚的?

“闯劲儿,闯劲儿也不一定要用在出国上嘛!”志刚的声音开始变大,“眼下我正与几个哥们儿合计着下海经商,连地儿都找好了,就等着你回来一起大干一场了。你的英文可以派上大用场啦,你说,你叫我怎么向那几个哥们儿交代啊?”

两人都不再说话。

这时,卫红的父亲接过电话说:“你们都不要这么浪费钱嘛,还是让我们先坐下来商量一下,然后再给你回信,好不好?”

“不行,”卫红斩钉截铁地答道,“依照美国大学的规定,如果我不在他们发出信后十五天内答复校方,就算自动放弃奖学金啦。”

“唉,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可以让人立即就答复你。你跟志刚也是有约在先的,现在改变也要有个商量过程嘛。”卫红父亲嘟囔着。

“我也是今天才得知消息的,而且,这是哈佛呀!”卫红不满意父亲不替自己说话。

“那你应该早点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让我们也有个思想准备,你干事总是爱给大家来个突然袭击…”

这时,志刚接过电话说,容他回家再做商量,并约好第二天再打电话。

后边的事情就不必多言了,反正是志刚辞了工作,没有下海经商,而是来美国陪读。

卫红和志刚终于团聚了。然而,昔日的激情却不再现,彼此越来越感陌生,越来越缺少共同语言。两人由小吵到大吵,由当初的异床同梦到如今的同床异梦,不过是半年多的工夫。

跟着无尘读好书,构建良好亲密亲子关系(八十六)

解读:

读完本章节内容,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我的脑海倒是蹦出了一大堆的场景和词语,来描述卫红和志刚的关系。

譬如:郎才女貌,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激情爱得火花四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外国的月亮明,还是中国的月亮好?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强扭的瓜不甜,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军事术语,在卫红和志刚的共同生活、婚姻关系中能不能找到?

自我,太过自我,不考虑被人的感受,一切以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

当离开了自己的熟悉、舒适的环境,能不能从头开始?

如何对待自己那一位的低潮期?是抱怨还是理解?

事业与婚姻,孰轻孰重?儿大当婚,父母的意见怎么办?当婚姻出现裂隙,能不能缝合,怎么缝合,奄奄一息的婚姻能不能挽救成功?落脚点在哪里?

本章节的内容蛮有代表性的。情节怎么发展,作者用的咨询方法能否见效,我也不知道结局?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期待。一起读书嘛,我也不想早看那么一步!也许,这样的解读、这样的感受更真实!

2021年11月26日#心理咨询师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