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来群:“邯郸学步”

作者:青梅煮酒聊聊世间万象
李来群:“邯郸学步”

李来群:“邯郸学步”

王毅人

说起“邯郸学步”,很多人马上会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古时候邯郸人走起路来特别好看,因而引来不少外地人都来到邯郸学习走路,因而有“邯郸学步”之说。如今,这里讲的李来群“邯郸学步”,倒是学的另外的“步”。

初试锋芒

李来群1959年9月生于河北省邯郸市。父亲李怀敬是搬运工人。来群刚10岁的时候,就成了家跟前棋坛的常客。他常看邻居于大爷和人下棋,等只剩下于大爷一人时,他跃跃欲试上了场。他杀不过于大爷,就学着跟他下,冬去春来,于大爷居然不是他的对手了。孜孜以求的李来群放学后还常到别的棋摊看棋,大人们每走一步,他都在脑子里转一下,如果轮到我该怎样走,再看看人家怎么走,无形之中,他向大人们学了不少的着法,自己的棋也长了。后来,他听说市里文化宫常有高手比赛,就跑到那里看大人们下棋。有一次,他找了个“时间差”,在攻擂的人一时没上场的时候,他先上了场,并一鸣惊人,获得了“三连胜”。

这一下轰动了整个工人文化宫。在一旁观战的邯郸市广播局副局长秦连元自然喜得不得了。他觉得这是一棵好苗子,一定得好好培育。自此,李来群经常在秦老师的门下学棋。来群原来靠的是聪颖、刻苦,下的是“野路子”,可是他看了秦老师送给他的一本本棋书后,没多久,他的开局水平就有了一个飞跃。说来也神奇,13 岁那年,他居然登上了全市象棋比赛冠军的宝座。

1976年,在石家庄市举行的河北省象棋比赛中,秦连元又给高徒李来群介绍了一位新“教头”,他叫刘殿中。说起刘殿中,好多黑龙江棋手都熟悉,他曾从师“东北虎”王嘉良,18岁就曾获得全国第七名,是中国棋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有了名师指教,李来群的棋艺自是“更上一层楼”。1977年3月在家门口举行的“邯郸杯”全国象棋邀请赛上,李来群斧快刀狠,力克蒋志良、蔡福如、刘星等高手,以11胜1负的成绩获得了冠军。这一年,他在全国个人赛中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1978年又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他正在向冠军的宝座靠拢。

李来群:“邯郸学步”

一步之遥万仞山

1980年,李来群开始向冠军冲刺了。这一年,全国个人赛规则有些变化,通过预赛选拔分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李来群在甲组比赛中,力克黑龙江王嘉良、广东吕钦、北京臧如意,战平上海胡荣华、广东杨官璘,以6胜3平2负的成绩与湖北柳大华、上海徐天利同分,只是小分低于对方,柳大华、徐天利获得冠、亚军,他屈居第三。也可能真是运气不佳,也可能实力稍稍差一点,不管怎么说,1981年他要再次冲刺了。说起这次冲刺,他又觉得有些幸运。胡荣华在上一年比赛中意外落马,降到乙组,可以说中国象棋真正到了群龙无首的年代。从1960年到1980年,胡荣华从15岁开始,称霸棋坛20年,连续获得10次全国冠军,成为中国象棋史上的一段神话。柳大华首先打破了这种神话,而来群要继续打破这种神话。

这一年的9月份,全国象棋个人甲级赛在温州举行,前9轮比赛,他获得了6胜3和的成绩,这个成绩是棋坛上多年少见的,这股不败的“旋风”震撼着赛场上的每一个人,人们已经预感到一个新的全国冠军马上就要诞生了。然而形势急转直下,在后来的两轮比赛中,李来群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接连败在杨官璘和柳大华手下,即或这样,他仍然是最高分,只是小分又是比同分的柳大华低而再次屈居其后。为此事,辽宁象棋老将曾赋诗一首:“飞兵直越九重关,壮士叩鼎一挥间。功成何须折‘杨柳’,一步之遥万仞山。”

比赛的失手,不能不使李来群痛苦,然而他很快就从懊悔中解脱出来,他觉得自己既要提高棋艺,也要迎接“赢得起、输得起”的考验。在1982年的全国个人赛中,李来群经得起考验,在前三轮比赛中接连战胜了邹立武、蔡福如和胡荣华,最终以8胜5和的佳绩获得了冠军。这是有中国象棋全国赛以来,诞生的第五个全国冠军,也是全国象棋冠军第一次过黄河,以王嘉良为代表的北派棋手多年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一年,李来群23岁。

接下来,在1984年、1987年和1991年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上,李来群又获得了3次全国冠军,成为继胡荣华之后,同杨官璘一样,获冠军次数并列排在第二位。当然,近些年许银川赶了上来,也获得了四次全国冠军。

棋王下海

我是1980年在福州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预选赛上认识李来群的。那时他才19岁,已经有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当然为人们所注目。在我印象中,李来群功底扎实,很难找到他的便宜,所以他很顺利地就进军甲级。

再次见到李来群是198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象棋团体赛上,由李来群、刘殿中、黄勇、阎玉锁组成的河北队,一路斩关夺隘,艰难地登上了冠军宝座。说艰难,还得说河北队对上海队的一场。第一局李来群先手对胡荣华,两人以五六炮边马对反宫马开局。中局扭杀之后,胡荣华略有先手,战至85回合,李来群岌岌可危。这时,胡荣华一步软手,走了平炮打兵,李来群顺势弃兵取士,顿使局面平稳下来。一盘输到家的棋被李来群巧妙地磨和了,否则冠军谁属还难以预料。说起这盘快20年的棋,李来群和胡荣华都记得,李来群曾对我说过,胡荣华不走我这棋都输了。

1988年,黑龙江棋院举办了首届中国象棋比赛,参赛的有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王嘉良、赵国荣、卜凤波等,香港棋王赵汝权、菲律宾棋王陈罗平也参加了比赛。比赛的第一局,李来群后手很快战胜了陈罗平。

第二局他和赵国荣相遇。李来群和赵国荣在1987年全国个人赛中同积21分,分获冠亚军。赛前来群对我说,他的精力不如赵国荣,过去两人用时差不多,如今用时比国荣紧张了。李来群说自己能吃不能睡,一有大的比赛休息不好,这一点不如胡荣华和赵国荣。他还说,国荣已有问鼎之力,如今他基本保持了前3 名,前几年已获两次亚军、两次季军,如要夺冠,既要稳,又要狠,尤其要狠,不怕名次靠后,夺冠就更有希望了。此番交手,李来群先行,双方走成五七炮对屏风马阵式。13回合时,两人仅用11分钟,其中国荣用3分钟,来群用8分钟,正应了来群说的行棋不如国荣快的话了。战至21回合,来群主动兑掉两子,简化了盘面,握手成和。(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象棋缘”。阅读更多棋坛名人传记。)

7轮比赛最紧张的一轮应属第六轮。最有希望获得棋王的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赵国荣在这里同时相遇了,李来群对柳大华之战是本次棋王赛中最关键的一局,因为四位悍将之战只剩下最后一局了,前5局都是和棋,如果此局分出胜负,“棋王”十有八九会落在胜者的头上。这一盘,先是柳大华有一个妙杀,被他错过了。来群后来和我说,他也有胜机,也被他贻误了。然而,旁观者清,一旁的胡荣华看明白了,他说两人都晕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晕,棋王可能就不姓胡了。当然,胡荣华和赵国荣同是4胜3和,加赛快棋后,胡荣华才加冕“棋王”的。

翌年,第二届“棋王”赛继续在哈尔滨开枰,有7位棋坛高手参赛。前两轮,来群一胜一和,第三轮遇上了赵国荣。这一局,李来群先手走中炮过河车,赵国荣应以两头蛇。这是一场势均力敌之战,到吃饭时尚未见分晓。饭后两人又挑灯夜战。至115回合,形成车马士单相对车双象的局面。按常规,车马不易胜车双象,况且是两个“超一流”高手。可这回,来群巧妙入局,拿下这关键的一盘。这之后,来群如有神助,又连下赵汝权、徐天红两城,提前一轮把向棋王胡荣华的挑战权拿到手。这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棋王”挑战赛的六番赛上,李来群以4:1的成绩提前结束战斗,夺取了“棋王”之冠。

时光又推移了5年,到1994年我听说李来群下海了,而且事情做得并不错。乍一听说,我真有些为李来群惋惜,我常想,如果做生意,全中国找比李来群强的人大有人在,可如果说下棋,很难找出几个人能和他比肩。

我也想过,把象棋视为自己生命一样的李来群,真的能投棋从商吗?其实,我真的想到李来群心里去了。他割舍不了象棋,只要一有时间,他尽可能参加全国个人赛和团体赛,而且成绩不菲。1998年在全国象棋团体赛上,李来群坐阵一台,和队员们共同拼搏捧回一个冠军杯。这一年和接下来的1999年,李来群两次打入全国个人赛的前六名,而到了2000年,李来群的个人等级分又回升到第六名的位置,真是令同行们叹服。

李来群:“邯郸学步”

人生如棋

1996年,中国象棋协会在广东番禺召开换届会议,我和李来群都参加了会议。闲暇时,我和他聊起来今后的打算。他说,下象棋和做生意都让他舍不得,只不过一段时间内做得多些或少些。1998年全国个人赛在深圳举办,我正赶上外出到深圳,一天晚上,我约李来群、胡荣华、赵国荣和孙志伟小酌,大家说了许多酒酣耳热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怎样减少象棋和局。近些年来,象棋和围棋比起来,热度显得不够,这里有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象棋和棋过多,而围棋没有和棋。

席间,胡荣华说了句残局时应允许士过河,这样就很难有和棋了。当然,这是笑谈。来群说的倒在理,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棋手素质。拿开局来说,过去多走中炮,而胡荣华走出飞相局后,很快成了他的镇山宝。李来群的士角炮及五九炮对过河车也是他的看家本领。另外,来群的残局也是一绝,有时看来和定的棋,到了来群手里,过它二三个小时,他居然胜了。过去车马双兵仕相全对车马卒士象全基本成和棋,可如今到了来群手里,非给你磨赢不可。有时即或全是车马兵,可他占位好,他也可能把你拿下。来群可能喝点酒,话匣子打开了,看得出他对象棋的挚爱。

2002年盛夏的一个星期天,我突然接到来群的电话,原来他已来到哈尔滨,我们相约一聚。当我们举起酒杯时,话题又离不开象棋。我们谈了许多人的近况,可我最关心的还是来群的情况。我问他,现在参加大赛能顶下来不?他点点头。他为了让我信服,对我说,他总有一种感觉,一坐在棋盘前,世界上好像就是眼前这一盘棋了。说到这,我插了一句:“你两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快棋赛上,忘了时间,超时作负,实在可惜。”他又点点头:“就是,有些太投入了。”他话题一转:“不过,我在棋盘面前还能找到感觉,过去自己下的一盘又一盘棋,高手们下的一盘又一盘棋都能浮现在眼前。”分手时,他和我说,我不会忘了棋,一有机会我就会下。

果然,来群走后没几天,我在报上见到一条新闻,越南象棋代表队去河北访问,李来群披甲迎战,大获全胜。要知道,越南队队员的水平绝不比我们象棋大师的水平低。

前不久,我又在媒体上又看到一条消息,今年全国象棋甲级队实行联赛,李来群为河北队赞助20万元,而且关键场次他要披甲上阵。

看了这条消息,不知怎的产生一个念头,我盼来群早些回到棋坛来,再在中国棋坛上领跑几年,那样,中国象棋的水平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李来群:“邯郸学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