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作者:本埠城乡咨询

爱米粒生活的地方叫桃源十里,桃源十里位于上山文化村,那么我们村跟别的村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来理一理“米”的家谱。

良渚、马家浜、河姆渡、跨湖桥、上山五大文化因为分布于不同年代,一般人很难分辨清楚。其实,一粒米似乎将五大文化串联了起来,其间则是大海与大陆的变迁。

在形形色色的粮食中,唯有米,用自己喂养了全世界 60%的人口。围绕米,各国各地的人们进化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历史、美食,没有米也就没有这些精彩多样的文明。远到俄罗斯大地、地中海沿岸、拉丁美洲,米也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万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全球各大河口三角洲开始发育。这些新成陆的三角洲濒临大河河口,水资源充足;接受丰富的河流泥沙供应,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生物资源丰富;古人在这些地区繁衍生息,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古文明。

现今,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群,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人口密度的 10 倍以上。而这些地区进入全新纪后的万年文明史,亦是米的历史。

米与人都是微末的个体,而“种”则是智慧与劳绩的引力奇点。而后人造万物、择地栖居,由是文明。米也成为了“米”。“米” 的上古家谱,同样是长三角(长江河口三角洲)地区史前文明的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良渚文明继承于马家浜和崧泽文化,但其文明程度显著高于马家浜和崧泽文化,呈飞跃式发展,是同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最先进的新石器文明之一。与马家浜和崧泽文化遗址分布零散不同,良渚文化遗址呈聚落群体化分布,文化遗址数量显著上升,这些特征反应良渚时期土地人口承载力显著增加,良渚社会空前繁荣。

良渚时期出土大量、玉器、陶器,玉器和陶器上刻有动物以及人类肖像,大量象征王权、具有宗教意义的玉器和具有等级特点的墓葬,充分体现了良渚文明时期生产生活出现分工、社会出现分层。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良渚文明以稻作农业为特点,水稻已完成驯化,水稻的生产力显著升高,在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发现数万斤炭化稻米。广泛使用制作精细的镑石犁、半月形刀、镰等石质工具标志着良渚文明已经开始相耕农业,对水稻田有较高的田间作业和管理能力。

良渚中期单个水田面积在l-2㎡和30-40㎡之间,晚期单个水田面积一般有 1000 ㎡,最大的有 2000 ㎡。水田多直接与天然河道或开挖的水渠相连。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不为人知的是,五千年前,由于东苕溪的改道北流,因西苕溪、东苕溪等径流的汇入,以及太湖平原碟形洼地的形成,该区湖泊发育、扩张,太湖也极可能在此时形成。爱米粒解释道,今天苏湖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地理面貌,也随饭稻羹渔的良渚文化而初见端倪。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马家浜文化距今七千余年,到六千年前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时期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在草鞋山和绰墩遗址还发现了马家浜晚期的水稻田,水田单个面积在约 1 ㎡到 10㎡之间。崧泽文化由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单个面积相对马家浜时期水田面积略有升高,其中,面积最小的约 0.8 ㎡,最大的约 105.44 ㎡,平均面积为 12 ㎡。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5500 cal. yr BP 以后,除了一些潮汐通道还受到潮流作用外,太湖平原冈身以西,包括古地势较低的古太湖湾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成陆或形成稳定的淡水湖沼环境

太湖平原冈身以西大部分地区也都基本先于古太湖湾演化为淡水环境;

古太湖湾/太湖古深切谷和太湖平原西-北部古河道的填充、淤塞以及茅山的抬升等原因,长江径流对古太湖地区的影响相应减弱;

太湖古深切谷填充以及古太湖湾显著缩窄或成陆,茅山-天目山山区径流(如西苕溪等)和长江径流向东汇入太湖平原腹地和东部地区

古三江(即吴淞江,娄江和东江)也极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始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千年前,古太湖湾/东苕溪平原稳定淡水环境的形成,不仅阻挡了杭州湾海水通过古太湖湾入侵太湖平原腹地,更重要的是使源于西部山区的径流以及减弱的长江径流流向太湖平原,为太湖平原带来丰富的淡水资源以及洪泛沉积物,古三江(即吴淞江,娄江和东江)也极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始发育。

这些水文条件的形成为良渚文明水稻种植的扩张以及水稻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而促进了良渚文明的飞跃发展。爱米粒说道,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我们再往前探寻就会真相大白。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河姆渡文化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距今约七千年、20-50 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 80 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

地处古浦阳江流域的跨湖桥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年,除了出土中华第一舟,还发现千余粒栽培稻谷米。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7000-6500 cal. yr BP 期间,太湖平原受到的海水入侵再次加强,可能为全新世期间该区发生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海侵(图 6-13),此时:

海水可能通过太湖西部太湖古深切谷或金坛东-北部低谷进入到太湖平原西北部的深阳和宜兴一带;

长江部分淡水极有可能经过安徽芜湖-南京高淳或江苏金坛北部的古河道/低洼地区与太湖古深切谷连通,并通过古太湖湾,向南汇入杭州湾;

东苕溪平原再次受到海水入侵,部分地区发育盐沼,极可能是对此时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响应。结合收集钻孔的结果,发现这次海侵是全新世期间对太湖平原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

惊奇的是,在八千五百年以前,太湖平原受到可能为全新世期间该区发生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海侵,太湖尚未形成,今杭州、嘉兴以及宁绍平原的沿海地区几乎全部位于海平面以下,长江径流几乎从这个“古太湖湾”到杭州湾入海——在爱米粒的解说下我们恍然大悟,怪不得跨湖桥文化的先民们要坐上独木舟了。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爱米粒说 I 米从何处来?随爱米粒追溯“米”的上古家谱

|图片来自网络

“米”从何处来?代表了长三角河口三角洲万年文明之源的上山文化为探讨稻作农业起源和新石器时代起源这两大世界性的史前考古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长三角的先祖在这里,告别山洞,搭建“远古中华第一村”,从此在大地上栖居。

上山文化处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交替阶段。有专家做过详尽的考察后分析认为,末次冰期后的暖湿气候使野生水稻的分布广泛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定居人口的增长对食物产生更大的需求与贮存要求,这两个因素促使狩猎采集型社会转向耕作社会。米也真正的成为了“米”。

而今河姆渡遗址、跨湖桥遗址中都能找到海浸的痕迹。也说明了上山文化的万年前,那些地方仍是海洋。

爱米粒沿着“米”的上古族谱,从长三角河口三角洲的现代文明辉煌-良渚文化-崧泽/马家浜文化-河姆渡/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一路溯返万年稻作之路。同样的,万年前,先祖刀耕火种,一路从“上山”下山,我们也随之超越万年的时空界限,想象吴越地域文化共同体的肇始。

原载:桃源十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