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作者:猫咪花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第1页 作者介绍

埃萨·德·克罗兹,J.M.,葡萄牙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波武阿—迪瓦尔津。在科英布拉大学攻读法律时,广泛阅读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文学作品,参加肯塔尔和布拉加组织的大学生团体“科英布拉派”。

1865年发动了反对以卡斯蒂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保守派的论战,文学史上称为“科英布拉问题”。埃萨·德·克罗兹于1866年去里斯本,执行律师业务,但其主要兴趣在文学。1866至1867年间,在《葡萄牙新闻报》上发表了许多题材不同的短篇小说,后来编辑为短篇小说集《粗野的散文》,其中写的大多是神怪、奇闻、幻想故事,显然受了雨果、海涅、波德莱尔、爱伦·坡等人的影响。

1867年后,埃萨·德·克罗兹前往埃及和巴勒斯坦等地旅行,1870年回到里斯本,与一群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交往,鼓吹社会改革,被称为“七十年代派”。他抨击当代葡萄牙文学“没有独创性,随波逐流,弄虚作假”,主张文艺应当描写现实,探讨现实问题。

1871年与若泽·杜阿尔特·拉马略·奥尔蒂冈合作,出版社会评论杂志《投枪》。1872年进入外交界工作,任驻古巴哈瓦那领事。在任期间,曾为保护从澳门来的中国劳工的利益作出努力。1874年调往英国任领事,所写关于英国情况的文章和书信,后来收集编为《英国书简》和《伦敦纪事》两本集子。1888年调往法国巴黎任领事,直至逝世。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第2页 内容概要

葡萄牙作家克罗兹(1845—1900)的长篇小说。阿马罗的双亲都是里斯本一位侯爵府中的仆人。他们在阿马罗还不到7岁的时候便相继去世了。阿马罗在笃信宗教的侯爵夫人抚养下成长。按照这位贵族夫人的遗愿,他15岁时便不由自主地进了神学院并最终当上了教士。

依靠侯爵小姐的庇护,阿马罗被派到莱里亚地区去当神父。莱里亚大教堂神父迪亚斯原是阿马罗在神学院时的伦理教师,他让阿马罗寄居在自己的姘头胡安内拉寡妇家。这个家庭是当地宗教保守势力的一个据点,经常有许多善男信女来此聚会。胡安内拉的独生女儿阿梅丽亚那时正当青春年少,长相标致,心地单纯,信仰虔诚,已经和镇上公证人的书记员埃杜瓦多订婚。

阿马罗的到来扰乱了姑娘和这一家人的生活。年青的神父利用阿梅丽亚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她对于自己的好感,和他的老师迪亚斯神父等人串通在一起,用阴谋诡计来离间阿梅丽亚和埃杜瓦多之间的感情,最终破坏了他们的婚约,逼得埃杜瓦多流落外乡,阿梅丽亚在阿马罗的诱惑下成了他的情妇,他们以宗教慈善事业为幌子经常去教堂司事的家里幽会。

不久,阿梅丽亚怀孕了。阿马罗为了避免事泄出丑,又和迪亚斯密谋,企图让阿梅丽亚仍然和埃杜瓦多结婚,只是因为找不到这个远走他乡的年青人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一阴谋。最后他们终于作出了一个各得其所的“巧妙”安排,让阿梅丽亚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偷偷地分娩。

阿梅丽亚离开阿马罗神父来到乡下,她在当地修道院院长费朗神父的开导下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想要摆脱阿马罗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是阿马罗却仍然缠住她,软弱的姑娘终于在生下一男婴后因难产而死去。阿马罗在假手他人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也离开了莱里亚到里斯本去继续履行圣职去了。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第3页 写作背景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葡萄牙的社会现实,对愚弄和毒害人民群众,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宗教势力以及和教会互相矛盾又互相勾结的政府当局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阿马罗和迪亚斯就是这种反动宗教势力的典型代表,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贪婪淫乱。他们敲诈无知教徒的大宗钱财,一个个养得脑满肠肥。他们轧姘头、玩女人,利用年青姑娘虔诚的宗教感情,造谣言、设陷井,卑鄙无耻地拆散了一对年青人的美满姻缘,逼得埃杜瓦多走投无路,害得阿梅丽亚惨死床褥。

作家对这些伪君子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划和嘲讽。在塑造阿马罗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时,避免了简单化、概念化的处理,他在详尽地展现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中,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人物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阿马罗当神父,并不是出于他的自愿而是出于侯爵夫人的安排。他也曾诅咒教士的职业,憧憬着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享受幸福而纯洁的爱情。当他发现自己对阿梅丽亚有了好感之后,也曾经有过自省,甚至从阿梅丽亚家搬了出来。等到他亲自撞见了自己的老师和寡妇私通之后,他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终于变得比他的老师还要卑鄙无耻。

到了全书的最后一章,他已经从一个宗教的受害者变成了反动教会的忠实鹰犬。作家这种既冷静又锐敏的观察和描写,既客观又细致的心理描写,再加上符合人物身份的精彩对话和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嘲讽手法,使人想起了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和左拉。正是由于上述各种特点,这部小说成为葡萄牙文学史上难得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之一。

二十一世纪,墨西哥90%的人是天主教徒,长期以来,墨西哥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腐败以及种种被遮掩的丑闻,即使是改革也无法削弱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广大群众虔诚地相信上帝,另一方面是教会无耻地玩弄群众,因此墨西哥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教会腐败题材的艺术作品受到教会的打压,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艰难地被创作出来。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第4页 读者评论

1、阿马罗虽然是教区的神父,但他并不信仰宗教,对他而言,教职只是他谋生的手段,对于教会的清规戒律,他的内心充满反感和诅咒。他无力抵抗情欲的诱惑,身披教职道袍的同时却和美丽女子阿梅丽亚私通。他对阿梅丽亚的爱情并不是虚假的,当教规挡住他与阿梅丽亚结合的道路时,他对宗教的诅咒是出自内心的。可是他留恋教士的权力,也慑于舆论的压力和教规的惩罚。他不断地宣扬教规,要求他人拜倒在教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之下。而为了维护个人的名誉地位,不惜强迫善良的阿梅利亚违背良心,不断地为他作出牺牲,使她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遭到残酷的折磨,最后逼得她舍弃刚刚生下的儿子,自己也丢掉了性命。

2、阿马罗的故事不是特例,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说明了人性中的痼疾。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种警醒, 一种思考,一种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以及对人类社会出路的探寻。片中,死去的爱米丽脸上的美丽晨光是对人性的肯定,因此现代社会的秩序建构不应当是对人性的压制,而应当是一种对向善性的引导,将人类从灵魂和肉体的分裂之苦中解救出来。

(未完待续)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5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