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播小麦怎么管理明年能高产,值得一看

作者:农资人—李娟

一、做好防冻措施,保障安全越冬。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生长量较小,越冬前无法形成壮苗,苗小、根系少,不能形成粗大的分蘖节,抗寒能力低于适播壮苗,遇到较强冷空气或低温天气,更易受到冻害。

这类麦田要因地制宜做好冬季镇压,提高防寒能力。麦田镇压的原则一是压干不压湿,种子出苗后一般不宜镇压,尤其对弱苗。二是压软不压硬,在冬前或早春镇压时要掌握适宜时间,土壤上冻前,叶片已失水,此时如果墒情适宜可以镇压,对叶片损伤较小。

目前麦田土壤底墒充足,一般不需要灌冻水。但对于坷垃大、坷垃多的粘土地,可以酌情冬灌。冬灌后有利于冬季通过冻融过程达到碎土的效果。

二、抓好小麦春季管理。晚播小麦明年早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小麦早返青,促春季分蘖多发早发,扩大群体,提高分蘖成穗率。关键措施是促进土壤温度快速回升,同时保障适宜的土壤墒情和养分的充足供应,并针对不同地块的苗情及墒情,分类科学管理。

狠抓早春期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主要措施是锄划镇压,目的是增温保墒防倒。晚播麦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群体比较足的麦田,早春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如土壤墒情较好,底肥充足,应将水肥管理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第二类是返青后群体小的麦田。这类麦田早春管理的重点以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扩大群体、争取多成穗为主要目标。一般麦田在小麦返青后抢时早管,改善墒情。

三、科学运筹肥水,增穗增粒。在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适期播种小麦春季每亩追施纯氮6至7公斤,晚播麦可增加到7至8公斤。在肥料品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含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速效氮肥。在追肥次数上,起身~拔节期浇头水的地块可一次追施。返青期浇头水的应分两次追肥,返青期亩追肥纯氮3公斤,拔节期亩追施纯氮5公斤。

加强后期管理。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浇水对保花增粒有显著作用,应根据土壤墒情在孕穗期或开花期浇水,以保证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晚茬麦要浇好灌浆水,以提高光合高值持续期,并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千粒重。

四.化学除草。化学除草省工、省时,效果好。晚播麦田要抓住早春杂草苗龄较小、抗药性差、麦苗遮盖度小的有利时机进行化学除草。麦田以阔叶杂草为主的,667平方米用20%陶氏锐超麦水分散粒剂5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除。麦田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667平方米用碇磺草胺12.5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除。对单子叶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将陶氏锐超麦与优先、咏麦混合使用。

五.及早防治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每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兑水60~70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在小麦拔节初期667平方米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30千克,在小麦茎基部顺垄喷施;防治麦蚜虫,667平方米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克,兑水20~30千克喷雾;防治小麦红蜘蛛,每667平方米用2%阿维菌素15毫升,兑水30~40千克喷雾,并兼治灰飞虱。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开始上移到地表危害麦苗,当田间麦苗受害株率达3%时,每667平方米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千克拌细土50千克,顺垄撒施,然后划锄。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20~30毫升加水300~500毫升,拌炒香的玉米糁、豆饼或麦麸1~1.5千克,于傍晚撒入田中。

六.严禁畜禽啃青。畜禽啃青会使植株抗逆能力下降、成穗数减少、穗小粒少、粒重降低,从而影响产量,应加强畜禽管理,严禁畜禽啃青。适播小麦一般开花期浇春2水,晚播麦应适当提前到孕穗期。晚播小麦尤其要做好“一喷三防”,注重喷施叶面肥和促进生长类的生长调节剂,通过增加粒重实现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