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作者:史海纵横

杨玄感,弘农华阴人,隋朝权臣杨素长子,袭爵楚公,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官拜鸿胪卿、礼部尚书。

杨玄感作乱之前,隋朝各地已经星星点点有抗税、抗役、抗官府的农民斗争。但是他是第一个举起反抗隋炀帝统治旗帜的贵族。

讨伐檄文一出,天下震动,群起响应,大家的斗争目标开始指向隋朝最高统治者。大隋几十年建立的威信开始瓦解,朝廷的影响开始减弱,为隋亡埋下了伏笔。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帮助隋文帝灭掉陈朝,又协助隋炀帝登上皇位,还帮隋炀帝平定了汉王杨谅的叛乱,封楚公,进位司徒。

杨玄感小时候傻傻乎乎,众人都认为他很痴呆,成不了什么气候。只有杨素不那么认为,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此儿不痴呆,长大必有成就!”

后来年龄稍长,杨玄感用心读书,专注骑射,成为了一个文物双全的全才。因袭杨素的军功,杨玄感年轻时就被封为柱国将军。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在随杨素的征战中,杨玄感总是身先士卒,亲自挥舞长矛,跟将士一起杀入敌阵。玄感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给敌人以巨大杀伤,时人把他比做项羽。

后来,杨玄感改任郢州刺史。刚一到任,杨玄感就安排众多耳目去打探官吏们的才能,然后一个个揭发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人敢欺骗和隐瞒的。官吏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为他树碑立传。

隋炀帝继位后,因感念杨素的帮助,封其为司徒、太子太师,加爵楚公,食邑二千五佰户。杨素一时恩宠有加,风光无限。

但是位高权重的杨素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暗地里经常派人询问杨素的身体情况,盼望他早点死。杨素知道后,自知谨小慎微也很难活下去,在卧病的时候,坚持不吃药,最终死去。

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此时让杨玄感一直耿耿于怀,想找机会为父报仇。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没多久,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和斗争。杨玄感在隋炀帝第二次征发高句丽的时候,以督运粮草使的名义在黎阳发动反抗隋炀帝的暴乱。

杨玄感的起义得到了杨素的门生故吏的支持,应者云集,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幼时与杨玄感交好的李密闻听杨玄感造反,立即从长安赶来为好友出谋划策。

李密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自幼好读书,尤其擅长兵法,从儿时就跟杨玄感是好朋友。

李密的到来让杨玄感喜出望外,好友的支持也是他坚决造反的缘由之一。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李密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和杨玄感所处的位置,提出了三条对策:

第一条乃是上策,率军从黎阳北上占据幽州,依靠地理优势阻断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归路,使得隋军在关外断粮而自溃。

第二条乃是中策,西进潼关占据长安,扼守关中与隋朝对峙,进而夺取天下。

第三条乃是下策,就近攻取东都洛阳,直接推翻隋朝的统治。

杨玄感在连打了几场胜仗后,自以为隋朝气数已尽,天下人都会支持他,所以选择了下策,直接攻击洛阳。

但是洛阳毕竟是东都,城池高大坚固,城内粮草充足,杨玄感率军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

远在高句丽的隋炀帝闻听兵变后立刻回师,派武贲郎将陈‬棱‬进攻‬黎阳‬,武卫将军屈突通进攻‬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

由于兵力悬殊,杨玄感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只得向西撤退。当败军到达商洛县时,被追兵追上。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杨玄感自知难逃一死,对身边的弟弟杨积善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知道难免一死,与其被人捉住忍受屈辱,不如你杀了我!”

杨积善自知无力挽回,抽刀斩了杨玄感后而自杀。跟随杨玄感造反的余党全部被杀,这场叛乱仅持续了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

杨玄感之乱沉重打击了隋朝的统治,造成了其统治阶层内部的分化,关陇贵族开始抛弃隋炀帝,各大军阀开始自立,其中就包括后来建立唐朝的唐国公李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