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犁《铁木前传》里的信仰与人生

作者:文学书屋
孙犁《铁木前传》里的信仰与人生

《铁木前传》是孙犁农村生活题材的一部作品。 四个年轻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在农村合作化的大背景下的河北农村,似有似无的感情悸动,对现实和迷惘,对理想的迷惘。两个家庭的变化,两个老人历久弥坚的友情 在经济地位微妙变化后的破裂。

孙犁《铁木前传》里的信仰与人生

铁木前传的主体还是四个年轻人,黎老头的两个儿子四儿,六儿,傅老刚的女儿九儿,还有全村的焦点小满儿。九儿对六儿的爱慕是从小开始的,童年的两小无猜,从小的青梅竹马,让他们的友情有一丝丝亲情的味道,但两位老人的矛盾激化也没使这段姻缘有了结果,四儿应该是爱慕者九儿的,他觉得九儿是一类人,会同样不喜欢落后的六儿,他看不出九儿发呆时的思绪,看不出九儿为六儿担心,脸红。六儿的感情有些复杂,他是知道九儿的心意的,又不愿伤害童年的感情,对小满也不是爱恋。六儿是个更想赚钱的少年,小满儿对六儿也是这样的微妙感情,谈不上爱情,有点暧昧。他们是同一类人,所以彼此能理解,有种相惜和彼此同情的感觉。 小说最后也没有具体交代四人的感情,一段关于童年的议论让读者无限遐想。

孙犁《铁木前传》里的信仰与人生

孙犁,一位儒雅的知识分子,这部作品显得如此鹤立鸡群,迥异于同时期的其他农村合作化小说。孙犁,含蓄婉转的风格和画境般的环境不仅仅透露出的也不是一味的苦涩,也可以找到乐的影子。那些难以为继的日子里,傅黎两家相依为命的点滴,隔着遥远的岁月,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这也是人性的美好。尽管多年后两家分道扬镳,这些记忆仍然作为珍贵的东西封存在人物心底,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说到最后,其实苦乐何尝不是相溶的。回忆是轻松的,也是沉重的;信仰是坚定的,也是孤独的。然而孤独中自有坦荡,无奈中亦有坚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