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作者:谈判思维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第六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566篇推文。

全文共215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圣经约翰福音中,记载了有关耶稣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群法利赛人押着一个女人来见耶稣。

他们告诉耶稣,这个女人犯了道德不当之罪,并故意对耶稣说,

大师,这名女子在做不道德之事时被抓,根据摩西律法,她应该被处以乱石之刑罚,您看呢?

要知道,法利赛人这句话给耶稣设了一个两难的陷阱;

一方面,根据摩西律法,该女子确实要被处以“投乱石”之刑;

但另一方面,此时的巴Le斯Tan已经在罗马的占领下,摩西律法已经让权给古罗马律法,这种残酷刑法就不合适。

耶稣如果同意用摩西律法来处理这件事,他就会被冠上“煽动群众恢复旧法”的罪行;

而耶稣如果选择用现行的古罗马律法来处理,那么他一样会被冠上“不尊重祖先传统”的骂名;

无论如何,法利赛人都会抓到耶稣的把柄。

这真是阴险至极的一招!

伟大的耶稣该怎么化险为夷?

我们依然在“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

“简”、“利”、“奇”、“信”、“情”。

“谈判秒杀力”的这五字口诀,展示了强大的“说服力”。

简 - 简单,干净利落

利 - 利益,切身相关

奇 - 惊奇,出人意料

信 - 自信,坚实可靠

情 - 共情,同理共鸣

在这个系列里,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自然在生物身上所做的鬼斧神工般的设计;

而这些设计和“秒杀力”的这五个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动植物天生就拥有的“关键刺激”、“拟态”、“对偶”等。

“关键刺激”,(家猫对主人施加的“乞求呼噜”,鸽子对天敌形状的瞬间告警),体现了超绝的“简 - 简单”。

“拟态”,(蛾类翅膀上的“眼睛”,绿树蛙里的骗子,拥有双面的“四眼鸟”,头尾都是脑袋的灰蝶,特立独行的大木林蛛等等),体现了超绝的“情 - 共情”。

“对偶”,(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狒狒和龙虾),体现了超绝的“奇 - 惊奇”。

(有关“关键刺激”、“拟态”、“对偶”的详细介绍,您可在这个系列的前五篇推文看到。)

不知您有没有发现,这些展示强大说服力的东西,都和我们人类的语言无关。

而这和我们的常识完全相悖。

回想一下,如果你打算去“说服”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肯定是去“说”啊!

没错,我们人类似乎就知道用我们人类自己的语言去“说服”。

然而,大自然中蕴藏着的超绝的说服力,却寂静无声。

这是一种古老的、无声地说服艺术。

让我们继续把文首的故事讲完。

耶稣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法利赛人设计的陷阱太完美了,怎么做都不对。

耶稣是怎么应对的?

在圣经原文中是这样记载的,

耶稣并未立刻说话,而是选择蹲下,将身体蜷缩,用他的手指在地上写起了字,仿佛他什么都没有听到。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当法利赛人再次发问之时,耶稣挺身而起,回答道:

“你们中间没有罪的人,先来扔第一个石头吧”。

说完,他再次蹲下,将身体蜷缩,继续用手指在地上写字。

这些法利赛人听了耶稣的话,浑身一震,开始回想自己曾经犯过的罪行;

慢慢地,这些人从年纪最老的开始,一个接一个离开,直到走光。

在圣经新约的通篇文字中,有关这个故事的记载只有这么一段;

关于耶稣到底在地上写了些什么,没有任何典籍里记载了任何线索。

世界上的圣经学者们对此津津乐道,展开了大胆地猜想和讨论。

有的人说写的是“这些法利赛人自己的罪行”,有的人说写的是“这些法利赛人的名字”;

好吧,无从得知。

可我觉得,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是他写了什么,而是他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场合和时机做这件事?

这不符合逻辑啊?

如果你被人质问、胁迫,你的第一反应是“蹲下、蜷缩、写字”吗?

然而,你要知道,耶稣是以其强大的游说能力著称的伟人,他一向有着卓越的说服力和谈判力。

也许,他的秘密就藏在他“写字”的行为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文字?

让我们用“谈判秒杀力”的观点来试着诠释一下这个故事。

在耶稣第一次被法利赛人质问的时候,他的做法是,

蹲下,将身体蜷缩,用手指在地上写字。

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奇!有没有?

谁也想不到耶稣会用这样的应对方式啊。

真的算得上是“出人意料”!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除了“奇”,还有什么?

是不是能体会到耶稣在表达一种“示弱”?

他“蹲下”,让自己的身体远远低于这些法利赛人,被“居高临下”;

这是一种“毫不反抗、任人宰割”的姿势,在上一篇推文中,我们介绍过这样的策略在大自然中被称为“对偶原则”;

当你希望安抚对方,希望对方从“怒气汹汹”中恢复冷静,最直接巧妙的办法,就是利用“对偶原则”,去做与“愤怒”情绪“对偶”的行为,也就是“屈服”。

接着,当法利赛人第二次追问,耶稣的做法是,

挺身而起,说了那句智慧的话,然后再次蹲下,将身体蜷缩,继续用手指写字。

我们看到了什么?

信!有没有?

“挺身而起”,那是何等自信、可靠的样子。

而那句智慧之言,“你们中间没有罪的人,先来扔第一个石头吧”,充分体现了“情 - 共情”和“利 - 利益”。

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言辞更能激起“同理心和共鸣”的?

谁身上能没有或多或少的罪行?

该不该顶着自己良心上的压力来扔这第一个石头?

这是每个在场的法利赛人心中无法权衡的利弊!

整体来看耶稣的应对方式,够不够“简 - 简洁”呢?

干净利落!

耶稣的说服力如何?

原始而强大。

应该说,在这个故事里,耶稣说服对方所使用的并非只有人类的语言。

他还使用了第二种语言,一种古老、无声的原始语言。

“谈判秒杀力”,我们仍在继续。

-

这里是“谈判思维”!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第六篇” 待续

--- 桔梗

耶稣的智慧,古老而无声的说服艺术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