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作者: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1943年4月18日,太平洋上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突然遭遇美军飞机。战斗中,山本五十六坠机死亡。这是当年日本的解释。美国当年在发布这则消息时,也同样用了“遭遇”和“偶然”这样的词语。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山本五十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公布了击毙山本五十六的真相,原来是美军截获了日本的电报,并且成功破译了电文内容,采取了伏击的方式,一举将策划偷袭珍珠港的元凶山本五十六击毙。

1943年4月14日,珍珠港。早上8时刚过,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情报参谋埃德温·莱顿海军中校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进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办公室,莱顿手上的文件是太平洋舰队无线电情报分队凌晨刚刚截获并破译的日军机密电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定于4月18日视察巴拉尔、肖特兰和布因的日程安排如下:8时,乘坐一式陆上攻击机由六架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起飞;10时,到达巴拉尔,换乘猎潜艇前往肖特兰;12:30,乘坐猎潜艇返回巴拉尔;14时,乘坐一式陆上攻击机离开巴拉尔;14:30,抵达布因,在第一基地司令部午餐;16时从布因起飞返回拉包尔;17:40,回到拉包尔;如遇天气不佳,本视察日程向后顺延一天。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这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视察日程安排,是由日军东南舰队司令和第八舰队司令联名于4月13日20时发给巴拉尔、肖特兰和布因的基地、航空队和守备队主官的。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尼米兹

尼米兹看过电报,抬头对莱顿微微一笑,“你的意见,干掉山本五十六?”莱顿点点头,按照安排山本五十六将进入瓜岛机场起飞的战斗机作战半径,正是干掉他的绝佳机会。

尼米兹作为运筹全局的战略家,他首先考虑的是如果干掉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是否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将领来代替他,如果这样岂不弄巧成拙?尼米兹马上就这一点询问莱顿。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情报参谋,莱顿对日本海军所有的大将级别的将领情况都了然于心,随即向尼米兹逐一列举,分析每个人的资历、经验、能力和胆识,最后莱顿说:“在日本海军,山本五十六是最出类拔萃的,而且由于他在偷袭珍珠港中的高超指挥,使他成为天皇之外最受军民崇拜的人物,如果干掉他,将给日军士气和民心以沉重打击!”

尽管尼米兹心里十分想干掉山本五十六,但干掉山本五十六不仅仅是军事行动,还牵涉到诸多的政治因素,因此一向谨慎的尼米兹仍不敢轻易拍板,于是向华盛顿请示。

尼米兹的请示电报很快就转到罗斯福总统手里。此时罗斯福正与海军部长诺克斯和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一起共进午餐,罗斯福听了汇报,并没有立即表态,因为在西方世界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的国王和统帅,似乎颇有几分骑士风度。

但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德国还是英国,都组织过对敌方首脑和统帅的暗杀,倒是美国人还始终坚持这一惯例,所以罗斯福总统有些犹豫。倒是金上将的分析提醒了他,金上将认为,山本五十六要去的地方是前线,在作战区域内,一名海军大将和一名普通士兵一样,都是合法的射击目标!何况山本五十六还是毫无信用的发动偷袭珍珠港的元凶,早已失去了国际法的保护。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罗斯福总统

海军部长诺克斯也征求了随军主教关于截杀敌方统帅是否道德的问题,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也表示了同意。

罗斯福这才下了决心要干掉山本五十六。美国人为这次行动取了最恰当的名字—“复仇行动”。

尼米兹接到罗斯福总统指示后,立即开始制定行动计划。

为了作战能有绝对把握,他们询问了战斗机专家,对各种飞机的性能都进行了认真的对比,最后决定选用P—38“闪电”战斗机为参战飞机。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美军P-38闪电战斗机

P-38闪电战斗机是美军第一种双引擎战斗机,由洛克希德公司研制,最高时速732公里,最大航程3600公里,机上配有1门20毫米机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机炮配弹120发,每挺机枪配弹500发,火力相当强劲,各项综合指标都胜日军主力战斗机“零式”一筹。日军对性能优异的P-38“闪电”战斗机望而生畏,称之为“双发恶魔”。

机型选定后,尼米兹对莱顿说:“太好了,现在瓜岛的亨德森机场就驻有装备此种飞机的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正好派上用场。”

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隶属于南太平洋舰队,归哈尔西指挥。尼米兹于4月15日向哈尔西下达了命令,哈尔西接到命令后,立即向所罗门群岛航空部队司令马克·米切尔海军少将通报了山本五十六的日程安排,命令其出动P-38战斗机,想尽一切办法将山本五十六击毙。命令最后特别指出“罗斯福总统非常重视此次战斗,战斗结束速报华盛顿。此份电报不得转抄和保存,立即销毁!”

在制定作战计划中,最初计划在山本五十六从巴拉尔乘坐猎潜艇到肖特兰途中实施攻击,但很快就有人提出异议,当地日军有不少猎潜艇,无法确定山本五十六乘坐哪一艘,退一步说即使击沉了山本五十六乘坐的猎潜艇也难保证将其击毙。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决定只有采取空中截击座机的办法是最优的方案。但这对截击空域、时间以及双方飞行速度要求极高,稍有差错就会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提出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向来以守时著称,这样就可以为截击行动增添几分成功的把握。最终,大家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于是按部就班的开始执行。

4月18日,星期日。正如天气预报那样,晴空万里。

7:30,P-38战斗机引擎隆隆作响,飞行员依次登机。

7:35,飞机起飞编队完毕。为了不被日军雷达发现,机群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只使用罗盘和空速表导航,一直保持着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飞行。

此时,远在800公里外的拉包尔,山本五十六早早的起床准备行装,由于山本五十六平时穿的白色军装太过显眼,副官出于安全考虑提醒他换绿色军装,山本五十六同时想到布干维尔岛上有不少陆军,为了表示对陆军官兵的敬意,他听从了副官的意见,换上了草绿色军装。

山本五十六一行登上两架三菱“一”式陆上攻击机,同时还有6架“零”式战斗机担任护航。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日本零式战斗机

9:34,美军战斗机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已经到达了布干维尔岛附近,根据计划,11分钟后就将遇到山本五十六了,P-38战斗机群盘旋上升,拉开间距开始搜索。

9:45,距离计划时间还有一分钟了,空中毫无动静,美军飞行员心里开始焦急起来,山本五十六到底在哪里?突然一名飞行员打破无线电静默,兴奋的呼叫:“发现目标!发现目标!左前方10点钟方向!”山本五十六以他一惯的守时作风,准点来赴这次死亡之约!

此时山本五十六座机正准备降低高度着陆,突然,一架“零”式战斗机出列,向右急转——远处10多架P-38战斗机正向北飞来。随即6架“零”式战斗机极速爬升,与美军的掩护组缠斗起来,而美军的攻击组则朝日军的两架攻击机猛扑过去,两架攻击机见势不妙,急剧下降,企图以超低空摆脱攻击,而美军的攻击组哪肯放过,这时高空的“零”式战斗机才意识到上当了,有三架“零”式战斗机不顾一切的俯冲下来,但为时已晚,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已经被击中,燃起大火,转眼之间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布干维尔岛茂密的丛林中。

策划袭击山本五十六的内幕

日本零式战机

山本五十六座机被击落后,日军布干维尔岛驻军立即出动搜寻,两天后,陆军少尉滨砂盈荣指挥的搜索小队才发现了山本五十六的尸体,现场只见飞机机身被无数子弹洞穿,千疮百孔,四周散落着飞机的部件和11具尸体,其中一具坐在飞机坐垫上,手握军刀,姿态还相当威严,胸口佩戴着勋章的绶带,肩章上是3颗金质樱花的大将军衔,不用查看其口袋中的笔记本,单从左手缺了两个手指,就明白无误地证明这正是山本五十六。

随后赶来的医护人员检查了山本五十六的尸体,确定有两颗子弹击中山本五十六,一颗从颧骨打进从太阳穴穿出,另一颗从后射入穿透左胸,山本五十六在飞机坠毁前就已身亡,之所以还保持着威严的姿态,那是飞机坠地后唯一的幸存者高田军医摆放的,高田最终也因伤势严重且无人救护而身亡。

日军将山本五十六之死列为“甲级事件”,并开始进行调查,日军也曾经怀疑过密码被破译,就故意拍发草鹿任一中将前往前线视察的电文,作为试探。但美军识破了日军的伎俩,在电文提及的时间和航线上,没有出现一架美军飞机。因此日军认为密码绝对可靠,山本五十六之死纯属偶然。

山本五十六的死,对于日本海军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美军的这次胜利是无线电破译人员、司令部参谋人员和战斗机部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军事史上一次完美的奔袭。

继续阅读